北京三院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17:12 点击:246425

多地一大波事业单位要招人!提供4.5万个岗位!  又到了毕业季啦,毕业的小伙伴都在找工作,也有不少人打算跳槽。现在,机会来了!   近期,多地启动了2017年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公开招考工作。目前,上海、湖北、安徽、青海、陕西、贵州、宁夏、内蒙古、云南、广西10省份确定将在6月3日进行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笔试,10省份的总招聘人数超4.5万人。 资料图 啥是事业单位招聘考试?   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考试由来已久,2006年开始实施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暂行规定》就明确,事业单位新进人员除国家政策性安置、按干部人事管理权限由上级任命及涉密岗位等确需使用其他方法选拔任用人员外,都要实行公开招聘。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在编的事业单位人员中,大约有800万是医院工作人员,高校职员的占比也较大。   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需要的程序包括7个步骤:制定公开招聘方案;公布招聘岗位、资格条件等招聘信息;审查应聘人员资格条件;考试、考察;体检;公示拟聘人员名单;订立聘用合同,办理聘用手续。   与公务员考试相比,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竞争程度相对较低,事业单位招聘也能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近年来,各地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逐步正规化,成为一些考生进入体制内工作的北京三院

国、产、安、全、感、也许是被标题党长期不懈的努力培养出了阅读习惯,现在逛趟超市都力求在食品包装纸上看到戏剧冲突,完成三观共振。 那些写着“安全,健康,无公害”的标签,俨然公众号标题,严重契合内心价值取向,字字打中痛点,不得不看。如果在货架上扫视到这样的食品广告标语,我往往能极为迅速地做出购买决策——但我一定不会承认,这跟爸妈“朋友圈”逢“养生”二字就开始搞狂热的偶像崇拜一脉相承。 不过,这至少说明我的安全意识有所提升,尽管在逛超市的那番情景里追求的也不过是虚假的安全感——对他人无凭无据承诺的自信,只是为了按摩一下自己。 在构建自信心的教科书中,有一句老生常谈“永远不要找别人要安全感”,在防范危险的手册中,也不乏“我的安全我做主”的呼应。这类说辞有一个贴切的比喻:一只站在树上的鸟,从来不会害怕树枝断裂,因为它相信的不是树枝,而是自己的翅膀。 但是,安全感真的只是个人的事吗?保罗·G和孙向东在《安全感》一书里指出,相信自我诚然是安全感的一种,但是正如安全不能代表安全感,个人的安全感也并不能代替安全。安全感不仅仅是与自我有关的私人情绪,而是对真实情况安全与否的心理反馈和滞后表现。 比缺乏安全感更糟糕的是,安北京三院

突然上头条的可燃冰 你真的清楚它的来历吗?原标题:突然上头条的可燃冰 你真的清楚它的来历吗? 5月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我国正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这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随后,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发布贺电,贺电指出,这是在掌握深海进入、深海探测、深海开发等关键技术方面取得的重大成果,是中国人民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又一标志性成就,对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简介 可燃冰又称气冰、固体瓦斯,学名叫天然气水合物,被誉为21世纪最理想的潜在替代能源,主要蕴藏于陆地永久冻土带和海底全球海洋总面积90%的具备天然气水合物生成条件。 随着传统油气资源的枯竭,人类急需寻找新的可替代能源,天然气水合物的发现无疑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天然气水合物石油天然气与水分子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结合形成的一种固态结晶物质,多呈白色或浅灰色,外观像冰且点火即可燃烧。 据估算全球天然气水合物蕴藏的天然气资源总量约为21000万亿方,可满足人类1000年的需求。目前已有40多个国家相继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和勘查,北京三院

原标题:一财点睛|我国试采可燃冰成功 利好油气钻采行业 18日,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在南海宣布可燃冰试开采成功,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一个实现了在海域可燃冰试开采中获得连续稳定产气的国家。 可燃冰是种高效清洁,储量巨大的新能源。预测资源量相当于已发现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两倍以上,因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开采难度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资料显示,世界上可燃冰分布区多达116处,在海底区域可燃冰的分布面积达4000万平方公里,占地球海洋总面积的四分之一,储藏的能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年。 我国对海底可燃冰的研究和勘探已经进行了30年,在南海西沙海槽、神狐等海区相继发现存在标志。根据2016年发布的《中国能源矿产地质调查报告》的最新数据,我国可燃冰预测远景资源量超1000亿吨油当量,开发前景广阔。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局长李金发表示,试开采团队将继续在附近海域再进行二至三个不同矿区和类别的试开采工作。积累更多试开采经验,为在2030年前进行天然气水合物商业开发打下基础。 李金发表示,从目前我们试采的连续性和产北京三院

致敬!“他的回国,让某国的航母演习舰队后退100海里!” 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 2017年1月8日,科学的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星悄然陨落...... 7年前的那个冬日,他顶着纷飞的雪花,从英国归来,大步流星走进这里的时候,震动海外。有外国媒体报道说:“他的回国,让某国当年的航母演习整个舰队后退100海里。”———他就是国际知名战略科学家黄大年。 黄大年是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25年前,他带着科技强国的心愿,出国留学、工作,成为国际著名的航空地球物理学家。 当得知国家的召唤,他放弃国外的优厚条件,回国带领科研团队寻求技术突破,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2017年1月8日,58岁的黄大年因病逝世。众多师生带着伤痛和怀念,默默垂泪,悼念送别。 斯人已逝,追思犹存—— 黄大年选择回国并为此而献身,是为了什么?是冥冥中一种历史的轮回?还是中华民族魂魄中绵延不息的一种不可阻挡的力量?在无限思念与崇敬中,往下看,一起走进他短暂却精彩的人生。 科学是他梦中的“情人” 吉林大学地质宫,507室。 “跟我们谈谈黄老师吧。”我们一开口,黄大年生前的秘书王郁涵眼圈立刻红了。 黄老师似乎没有离开,上次随老师在北京开会的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投影幕布前,黄大年正如醉如北京三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