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慌方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2:38 点击:205185

摘要 【退出大年逢政策利好:IPO审核提速背后的PE格局】今年以来IPO审核速度正持续加快。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IPO审核企业数量已达到约百家,通过率近90%。   今年以来IPO审核速度正持续加快。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以来,IPO审核企业数量已达到约百家,通过率近90%。3月7日,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在回答记者提出的“IPO会一直保持目前节奏吗”的问题时表示,“你猜的差不多”。  从2009至2011年前后,中国市场曾掀起全民PE热潮。按照一般情况下“5+2”的期限来算,很多当时成立的机构如今已经进入退出潮。退出大年赶上政策“放水”,给各家投资机构带来利好。  “基石资本去年有很多项目进行了IPO,整体周转比以前快。但其实扣掉中间两次IPO暂停的时间,我们的项目退出时间也没那么长。现在企业从向证监会提起申请到审批过会,大概要18个月左右的时间甚至更短。如果说有些企业审核没那么快,可能是跟自身的规范性有关。”基石资本管理合伙人林凌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IPO审核加速对机构的投资策略产生了什么影响,机构在IPO退出和并购退出间如何权衡?Pre-IPO基金会否心慌方

摘要 【对话杨珮珊:500 Startups的“第一要务”】 2月,总部位于硅谷的早期投资和创业加速机构500 Startups宣布任命杨珮珊(Edith Yeung)为大中华地区主管及合伙人,专注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的投资业务。(21世纪经济报道)   2月,总部位于硅谷的早期投资和创业加速机构500 Startups宣布任命杨珮珊(Edith Yeung)为大中华地区主管及合伙人,专注中国大陆、香港及台湾的投资业务。  这位新任中国业务负责人出生于香港,16岁到美国留学,在硅谷工作20余年,是硅谷科技投资领域的意见领袖。  “我现在第一要做的,是代表投资项目的CEO来把中国不同的渠道搞清楚。这对现阶段的我们来讲是最重要的。”3月,杨珮珊在上海一家合作伙伴的办公室里,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  3月,杨珮珊的行程遍及香港、上海、北京等地,和来自中国不同城市的被投企业以及合作方见面。她说,接手大中华地区的业务之后,办公地点和时间安排都会跟随着中国创业者的节奏,比如,她4月还会和很多中国创业者们一起到硅谷,参加Facebook的F8开发者大会。  阿里巴巴创投基金后续投资。  500心慌方

摘要 【一回,戛纳掌门人终于开口】2017年1月,蒂埃里·福茂出版了自己长达600页的戛纳日记《官方单元》(Sélécti>人人都想知道,这些入围戛纳主竞赛和次级单元的影片,究竟是如何入了福茂的法眼?在这一点上,《官方单元》没有让人失望,福茂清楚地记下了他对于大部分入围影片的想法,以及与影人沟通的过程,不少过程都非常精彩,日后定会成为极佳的影史八卦。虽然站在后设的立场看来,他对于影片的判断也并非精准无误。比如因为三观不正而在去年遭到影评人痛骂的美国影片《最后的模样》,在福茂的日记中却是一部“充盈着人道主义光辉”的动人之作。不过,也正是这样的“失误”还原了福茂作为“选片人”而非“电影节之神”的真实状态,让他和他的工作看起来不再那么高高在上。  日记体的书写方式让《官方单元》显得平易近人,阅读此书的过程,就好像在翻看一位老友内心最隐秘的历程。在书中,福茂展现出令人难以置信的坦诚,他毫不遮掩自己对于红毯自拍的厌恶,又常常忍不住揶揄断章取义的媒体,甚至花好几页的篇幅,离题万里地记录自己在巴黎贝西体育馆观看演唱会的经过……他一边带着权威般的威严色彩为戛纳组委会的每一个举动辩护心慌方

原标题:“太阳花”肆虐之后……3年前的3月18日,台湾爆发了背后有政治力量组织鼓动的“太阳花学运”,致使已经正式签订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不能生效,一直搁置。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面对太阳花肆虐后的现状与未来》社评,提醒社会反思:“太阳花”让民进党重回执政、“时代力量”崛起、国民党崩盘式挫败,除了政党版图的大挪移,这场社会运动为台湾留下了哪些痕迹与启示?评论摘发如下: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个影响,是造成民主体系运作的许多困难。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能以最平和的方式处理争议与权力的轮替,把过去以暴力方式解决争议的“比拳头”政治权力逻辑,转变为较为和平的“数人头”,大幅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及权力轮替时的冲突成本。“太阳花”却打破了民主尊重的底线,让反对的人可以凭一己好恶,以“公民不服从”反对既有政策。这种方式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执政威信受到根本性伤害。第二个影响,是令两岸关系全面停摆与退步。“太阳花”的核心动力是政治人物鼓动的恐中与反中情绪,情绪之火助燃了政党轮替,几乎烧尽了国民党的政治资本。但大火并没有随“学运”落幕而结束。“学运”首先宣告了服贸、货贸等制度化经济合作协议心慌方

摘要 【闽系“四兄弟”经营差异显现: 业绩与盈利能力成反比】日前,受关注度较高的四家闽系内房股——旭辉控股(00884.HK)、宝龙地产(01238.HK)、禹洲地产(01628.HK)、融信中国(03301.HK)已陆续公布年报。(21世纪经济报道)   日前,受关注度较高的四家闽系内房股——旭辉控股(00884.HK)、宝龙地产(01238.HK)、禹洲地产(01628.HK)、融信中国(03301.HK)已陆续公布年报。  综合来看,这四家闽系房企均保持了向好的业绩增长能力。旭辉去年完成合同销售金额530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75%,超额完成上调后的438亿年度目标;宝龙实现销售额176亿元,同比上升约23.3%;禹洲地产以232亿元超额完成2016年上调后的合约销售目标,同比上涨65.54%。上市时间最短的融信则在去年获得了246亿元合同销售额,增速在“四兄弟”中排名第一。  然而,规模和利润不可兼得。融信在去年销售额107%的高速增长中,净利润仅12.92亿元,同比下滑9.8%。旭辉净利润为28.08亿元,同比增长33.98%;宝龙地产净利润27.49亿元,同比增长17.7%;禹洲地产净利润20.88亿元,同比增长25.19%。后三者的利润增长心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