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铁十二局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22 10:05 点击:201028

“圆梦丹青”残疾人书画家“百人计划”活动在京举行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35:463月16日,“圆梦丹青”残疾人书画家“百人计划”行动推介会在北京举行。李映 摄中新网北京3月16日电(记者 张希敏)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中国残疾人事业新闻宣传促进会共主办的“圆梦丹青”残疾人书画家“百人计划”行动推介会16日在北京举行。此次推介会上,著名书画家刘曦林、著名人物画家苗再新、著名书法篆刻家陶钧以及著名书法家张鸿林等4位国内知名艺术家分别对听力残疾人兰珍妮、辇宏伟的书画作品作出了指导,并对他们艺术生涯的科学规划提出宝贵的建议。兰珍妮,一岁时因打针失去了听力。在父母、学校和社会的关心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学会了“看口型”说话,跟健全孩子一样上了普通学校,并于2007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辇宏伟,因先天听力残疾,一直从事个体经营。1997年开始自学中国书法艺术,2000年拜师系统学习书法技法和理论知识。主要研习隶书、章草。“圆梦丹青”优秀残疾人书画家“百人计划”行动,是中国残联在十三五规划当中“仁美书画展”系列活动重要的文化亮点之一。行动本着创新形式、创中铁十二局

传统文艺成网络直播“清流” 20万人看二胡演奏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58:10中央民族乐团乐队中胡首席蔡阳参与演奏的直播现场。中新网记者 宋宇晟 摄中新网北京3月17日电(记者 宋宇晟)你能想象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演奏二胡能吸引超过20万人观看吗?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作为直播领域的一股“清流”,传统文艺内容果真有市场吗?这类直播内容的反响如何?中新网(微信公众号:cns2012)记者进行了调查。从今年1月开始,中央民族乐团乐队中胡首席蔡阳就开始在直播平台上演奏二胡了。大约两个月的时间,她已经做了十几次直播。她告诉记者,平均下来,每次直播能有两万多人观看,而最多的一次曾有20多万网友在线观看。采访中,蔡阳用“惊到了”这个词向记者形容看到这个数字时的感受。“国家大剧院的音乐厅全部坐满了就是2000左右的位置。我觉得20万人跟2000人,这个数字对比很可怕,所以我认为直播平台真的很大。”有超过16万的粉丝关注这位男主播弹古筝。网络截图事实上,蔡阳并非个例。记者注意到,各大直播平台上确实不乏传统艺术、传统文化类的主播。有些还受到不少网友关注,例如斗鱼上中铁十二局

山西五台山大圣竹林寺观音菩萨圣诞日举行剃度法会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52:20 10位净人发愿辞亲出家,请求大和尚恩准剃度。飞雪 摄中新网五台山3月16日电 (范丽芳 付轶群)拈香、礼佛,登法座……2017年3月16日(农历二月十九),适逢观世音菩萨圣诞日,中国佛教圣地五台山大圣竹林寺举行剃度法会。10位净人经过严格考验,缘份具足而剃度出家。本次剃度法会礼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山西省佛教协会会长、大圣竹林寺住持妙江大和尚为戒和尚,达云法师为剃度阿阇梨。剃度仪式开始,引礼师举腔唱诵《炉香赞》,妙江大和尚、达云法师依次拈香、礼佛,登法座。大和尚恩准后,向求剃度的净人们开示出家的功德和意义;依律问遮难,确认大家正信出家。飞雪 摄10位净人发愿辞亲出家,请求大和尚恩准剃度。大和尚恩准后,向求剃度的净人们开示出家的功德和意义;依律问遮难,确认大家正信出家。求剃度者转身向外,朝父母所在方向作“最后一拜”,辞别父母,以表割爱辞亲,一心办道。在中国佛教供奉的诸多菩萨中,观音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是慈悲和智慧的象征,历来在中国民间广受礼敬供中铁十二局

河南举办列子文化研讨会 望留住城市基因华夏经纬网 2017-03-17 08:57:28郑州市圃田乡列子祠中的列子塑像。李盼 摄中新网郑州3月16日电(韩章云)“历史文化名人的遗产不能再被丢弃了,不仅仅是列子文化,还包括所有中华古圣先贤们流传先来的精神和物质财富。”3月16日,在纪念列子诞辰2467年研讨会上,众多与会历史文化学者发出疾呼,呼吁相关部门重视保护城市中的历史名人,以传承历史文脉,留住城市基因。3月16日,“2017年列子文化研讨会”在郑州市郑东新区召开。本次研讨会的主题为“列子文化传承与保护”,参会专家围绕列子生平的研究、《列子》研究的综述、列子文化内涵的时代文化价值、列子寓言传说的保护与传承研究、列子与道教文化关系之研究、列子文化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研究等科研题目展开研究讨论,并提交有关列子文化研究方面的理论成果。2017年列子文化研讨会现场。韩章云 摄列子是战国前期思想家,郑国圃田(今河南郑州市)人,列子是继老子之后道家的又一代表性人物。列子所撰的《列子》是道家的一部经典著作,书中大量运用寓言故事进行说理,如“歧路亡羊”、“疑中铁十二局

品乡音抒乡思 浙江诸暨八旬老人醉心编集家乡话十载华夏经纬网 2017-03-16 15:55:35黄河清编集的“诸暨家乡话”手稿 诸暨市委外宣办提供中新网绍兴3月16日电(见习记者 陈洁 通讯员 张幼华 王白)“来,跟爷爷念‘落国步’,就是玉米的意思。”在不同于吴侬软语的硬朗腔调中,82岁的浙江诸暨老人黄河清将地道的诸暨方言口口相传,也用手中一杆笔将乡音留住。从编集家乡话到整理出书,一本《诸暨方言》浸润的是老人十年点滴心血,承载的是“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浓浓乡情。“月是故乡明,话是乡音亲”,方言携带着当地悠久的文化密码,抑扬顿挫间饱含浓郁深沉的乡土情结。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而言,一句地道的家乡话,便足以让人热泪盈眶。对此,长居浙江金华的黄河清有着最深刻的感受。虽身在外地,黄河清却未改乡音,“我平常聊天都是说诸暨话,旁人一听到我的说话声,便知是诸暨人。”一口地道的诸暨方言已是他身上鲜明的个人标签。2006年,“金华诸暨人联谊会”新编通讯录前夕,作为会长的黄河清与乡友一拍即合,为增近乡情共同编集了“诸暨家乡话”刊印在通讯录中。这个温馨的举动也获得遍中铁十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