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7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6 17:30 点击:191597

网络截图原标题:父亲把7岁儿子捆绑吊起欲放河中 只为逼其学好算数中新网眉山2月28日电(刘刚 张镥)27日晚间,有网友上传了一段视频到四川眉山市《眉山人网》论坛上并报料称:今天中午在眉山通惠河边桂苑小区门前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一幕。一位父亲教子心切,把年仅7岁的亲生儿子用绳子捆绑起来欲放入河里,目的只为逼孩子做好算数!记者随即与该论坛负责人取得了联系,证实了报料的真实性。从视频中可以听到孩子在不停哭喊,甚至撕心裂肺地向自己的父亲喊出“求你了爸爸”等话语。而该父亲却丝毫没有动容,同时还不停地给孩子列出算术题让其解答。“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榜样,父母的言行是孩子学习最直观的教材。”许多网友纷纷吐槽,对孩子来说,童年应该享有更多的轻松和欢乐,而绝非只有学习的压力。大家都不认同这种极端、粗暴的教育方式,即便是为了让孩子好好学习,但这样的方式很可能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引起其对立的情绪,更可能会导致孩子以后遇事也通过极端方法来处理。(完)2217

摘要 【首批12只社保重仓股出炉 4家公司现国家队身影】伴随着2016年年报披露节奏加快,实力强劲、资金规模庞大的社保基金持股情况也已逐渐浮出水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其合计持有1.05亿股,累计持股市值达17.80亿元。(证券日报)   伴随着2016年年报披露节奏加快,实力强劲、资金规模庞大的社保基金持股情况也已逐渐浮出水面。《证券日报》市场研究中心根据统计显示,截至昨日,在已披露2016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有12家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社保基金的身影,其合计持有1.05亿股,累计持股市值达17.80亿元。  从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持股数量来看,上述12家公司中,新城控股、阳光股份等2家公司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持股数量在1000万股以上,分别为:2447.52万股、1741.14万股,此外,社保基金去年四季度持有永新股份(987.00万股)、金马股份(799.99万股)、健民集团(798.48万股)、博腾股份(781.96万股)、利尔化学(726.35万股)、武汉控股(699.99万股)、新力金融(588.91万2217

美国、日本与韩国三方,在华盛顿就(朝鲜)召开会谈,会后的联合声明指出,朝鲜的核武及弹道导弹计划,直接威胁到美日韩三方,美方坚持对韩国及日本的防卫承诺,包括提供“进一步阻吓力量”,三方也讨论了其他可行办法,用来制肘朝鲜的开发武器资金。美日韩三国负责朝核事务的高级官员27号在华盛顿会晤, 会后三国在联合声明中强调将加强三边安全合作来应对朝鲜威胁,维护全球核不扩散,并领导国际社会对朝鲜进一步的挑衅作出回应。 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尹汝尚,韩国外交部和平交涉本部长金烘均,日本外务省亚洲大洋洲局局长金杉宪治27号在美国国务院举行三方会谈。 三国会后发表了一份联合声明,三位官员在会议中就朝鲜核项目以及弹道导弹项目对美日韩三国安全构成的直接威胁表达了共同看法,他们指出朝鲜是公然无视联合国安理会相关决议。美国朝鲜政策特别代表尹汝尚重申了美国对韩国和日本坚定不移的防御承诺,包括提供延伸威慑。 此次会议是继三国外长本月在德国波恩举行会谈后,三方高级官员再次会晤商讨朝鲜半岛局势。三国外长曾共同探讨了如何共同实现全面,可核查,不可逆转的朝鲜无核化。在27号的三方会谈中,三国代表也继续磋商如何确保所有国家完全,有效地履行联2217

翼龙II无人机成功首飞 水平和美军“死神”相当“翼龙”Ⅱ首飞画面中国航空工业又添新“名片”: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翼龙”Ⅱ首飞成功2月27日,中国航空工业自主研制的新型长航时侦察打击一体型多用途无人机系统——“翼龙”Ⅱ在中国西北某高原机场成功首飞。27日是中国农历“龙抬头”的日子,随着一声放飞指令,指挥控制地面站内的试飞员按下控制键,“翼龙”Ⅱ无人机01架机进行滑跑,飞上天空。整个首飞持续了约31分钟,飞机于11时47分起飞,12点18分降落,首飞圆满完成。此次“翼龙”Ⅱ首飞成功标志着我国进入全球大型察打型无人机一流水平,中航工业成都所副总设计师、“翼龙”系列无人机总设计师李屹东兴奋地说:“中国新一代察打无人机诞生了!中国成为全世界继美国之后具备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研制能力的国家。”翼龙无人机系统总设计师李屹东李屹东表示,此举标志着中国具备向海外市场交付新一代察打一体无人机航空外贸产品的能力,在全球航空装备外贸中的竞争力升级。“翼龙”Ⅱ还是中国首款装配涡轮螺旋桨发动机的无人机。他透露,基于中国“翼龙”系列无人机在海内外表现优异赢得的品牌声誉,“翼龙”Ⅱ无人机在首飞前就已收获了中国无人机外贸目前最大一笔海外订单。雷强试飞翼龙II担任此次首飞任务的是中2217

原标题:地方政府,别打小算盘(子夜走笔)百合《人民日报》( 2017年02月28日02 版)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少企业经营困难增多,利润水平下降。这时候,经营成本上升、缴费负担加重,有可能成为压垮企业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政府主动帮忙卸下一些负担,让企业喘喘气、歇歇脚再轻装上路,企业的步子会迈得更快更稳。广东“清零”省定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了一场“及时雨”。但这类收费,是不是越少越好?眼下尚有争议。但可以明确的是,行政事业性收费越多,肯定越不好。近年来国家出台一系列减税政策,营改增试点全面推开,减税力度很大,不少地方财政吃紧。怎么办?有地方就想“税不够,费来凑”:税收占财政收入比重,一般应在90%左右;可一些市县,各种费的收入却占了20%—30%,有的甚至更高。本来,国家减税是要“放水养鱼”,激发市场活力;但税与费此消彼长,这么下去,水没放出多少,竭泽而渔的危险倒有可能发生。一个地方收费过滥,谁还愿意来投资?企业惹不起躲得起,逼走了企业,经济能好吗?经济下滑带来的,是又一轮财政收入下滑。地方政府不能光顾眼前小算盘,更要算清长远大账单。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