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图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7 11:24 点击:188786

华夏经纬网 2017-02-22 09:09:03中新网北京2月21日电 (记者 应妮)国家艺术基金21日在北京召开2017年度专家大会电视电话会议。文化部部长雒树刚指出,成立三年的国家艺术基金目前仍处于开创期和探索期,要坚持更高标准和更严要求。国家艺术基金理事会理事长蔡武对基金成立三年来的工作做了全面总结,并结合2017年度项目申报情况对评审工作做了安排部署。他介绍,国家艺术基金三年来共立项资助2087个项目,通过对艺术创作、展览演出和人才培养等关键环节直接注入了约18.8亿元资助资金,发挥了孵化与助推的作用,有力地调动了国内各级各类艺术单位、机构和艺术家开展艺术创作、艺术活动的积极性,推动了一批优秀作品从“高原”向“高峰”迈进。同时,通过推行基金制管理和项目化运作,对艺术单位、机构完善内部管理、规范运行发挥了引导、示范作用。雒树刚表示,国家艺术基金作为推动艺术繁荣发展的新平台、新机制,在总体上仍然处于开创期、探索期,要坚持以更高的标准和更严的要求,不断完善资助体系、监督机制,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加大成果椒图

华夏经纬网 2017-02-22 08:47:59新华社北京2月21日电(记者史竞男)记者21日从国家版权局获悉,2016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2007698件,突破了200万件大关,同比增长22.33%,再创历史新高。其中,作品登记1599597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407774件,著作权质权登记327件。国家版权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企事业单位及国民版权意识的大幅提升,各地版权登记机构著作权登记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著作权登记量呈现出持续高速增长的发展态势。来自国家版权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首次突破了100万件大关;至2015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达到164万件;2016年,我国著作权登记总量突破了200万件,增长迅速。特别是软件著作权登记量从2014年的20万件增长到2016年的40万件,仅仅用了2年时间,进行软件登记的著作权人数量也从2011年的3.5万增长到了2016年11.6万。“数字表明我国各类作品和软件的创造、创新能力极大提升,进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该负责人椒图

青海独有曲种展新姿 平弦现代戏《魂系金银滩》开排华夏经纬网 2017-02-22 08:53:442月21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平弦现代戏《魂系金银滩》在青海西宁开排。图为启动仪式现场。 罗云鹏 摄中新网西宁2月21日电 (记者 罗云鹏)21日,国家艺术基金扶持项目平弦现代戏《魂系金银滩》在青海西宁开排。平弦,又称西宁赋子,是青海省独有地方曲艺曲种之一,其广泛流传于该省河湟川水地区,2008年青海平弦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当日开排的《魂系金银滩》以罹患癌症的藏族女书记卓玛措为切口,讲述其与生命抢时间,在努力为藏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同时,收养汉族流浪儿童、援资贫困大学生以及赡养孤寡老人等一系列感人故事。据了解,该部作品在平弦坐唱的传统形式上融入了现代戏表演元素,主创团队涵盖四代平弦剧人,而演艺团队中绝大部分为“90后”新生代,青海省演艺集团也冀此“以戏带人、以戏带团、以戏带研”。《魂系金银滩》导演杨君表示,该剧是一部充满向上向善的正能量戏剧,但也不是观众所诟病的应景之作和阿谀奉承之剧,剧组将朴实无华地展现基层干部的点滴贡献。(完)椒图

华夏经纬网 2017-02-22 09:03:53中新网德化2月21日电 (记者 孙虹)作为中法文化论坛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21日在“世界陶瓷之都”福建德化县启动。德化县委书记梁玉华认为,首届大奖赛在德化举办,以“中国白”为主题,这既是对德化白瓷辉煌历史和成就的肯定,又是对“中国白”的继承和弘扬,必将促进德化陶瓷文化的发扬光大,推动德化乃至中国与欧洲及“海丝”沿线各国的交流合作。当天,法国罗丹博物馆馆长卡特琳·舍维约,佳士得中国瓷器及艺术品国际主管热拉尔迪娜·勒南,法国赛尔弗国家陶瓷艺术中心主任罗曼·萨尔法,国际当代陶艺家赵梦,中法文化艺术研究中心副理事长佳玥等研究专家、学者、艺术家相聚一堂,畅谈陶瓷艺术创作和发展。“此次大奖赛是一个为发掘、选拔、培养、宣传国际优秀陶瓷艺术家而特别设立的驻场项目,通过为当代优秀艺术家搭建一个交流平台,让他们基于各自所属文化,以德化白瓷为载体,进行现代陶艺创作和创新,引领现代陶瓷艺术的提升。”赵梦说。“白如雪、明如镜、薄如椒图

“非遗”油纸伞制作技艺进校园:让孩子了解传统文化华夏经纬网 2017-02-22 09:02:452月21日下午,福州非遗油纸伞制作技艺课程走进福州四中课堂。 吕明 摄中新网福州2月21日电 (陈丹妮 叶秋云)21日下午,在福州第四中学日升楼的“非遗传承讲堂”里,17名该校的高一女生正认真制作着油纸伞。她们或低头贴着伞面,将绘制好的伞面纸与伞骨粘合;或进行贴边,将伞面延伸出来的纸张用胶水包进内层。这是福州“非遗”进校园系列活动的一堂课。从去年起,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油纸伞制作技艺传承人严磊与福州四中合作,将油纸伞制作以选修课的形式带入课堂,成为该校的“校本”课程。如今,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这个班上的学生们已从理论晋级到实践阶段,开始制作属于自己的油纸伞。严磊在课堂上讲授如何进行油纸伞包顶,17名学生纷纷抬起头听讲。 吕明 摄油纸伞是“福州三宝”之一,从前在福州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当地有句俗语叫“包袱伞”,意思是出门人所带包袱中都有一把油纸伞。然而,随着时代的更迭,油纸伞已渐渐消失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即使是如今把油纸伞制作当职业的严磊,曾经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