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55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12 09:49 点击:186639

原标题:王毅外长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当地时间2月17日,外交部长王毅在德国波恩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应约会见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王毅表示,今明两年分别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和《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双方应以此为契机,不忘两国前辈们的初心,认真总结两国关系发展正反两面经验教训,切实维护好两国关系政治基础,力争推动中日关系回到正确轨道。王毅强调,当前中日关系改善既面临机遇,也存在挑战。日方近期接连在重大敏感问题上采取消极举措,对两国关系改善进程造成干扰。日方唯有恪守承诺,言行一致,切实防止出现损害两国关系政治基础的事情,才能实现中日关系的真正改善。岸田文雄表示,今年是日中关系发展的重要年份,日方愿按照构筑日中战略互惠关系的思路,妥善处理双方分歧,扩大两国关系的积极面,办好日中邦交正常化45周年纪念活动,推动日中关系的改善。日方重视中方提出的重大关切,重申不支持“两个中国”和“一中一台”,不支持“台独”, 这一立场不会改变。4455

  周末再现重大利好!证监会2月1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将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调整再融资规则。该消息一出,已有上市公司立马做出反应:前一日刚发布停牌公告的兴业证券17日晚间便火速发布了终止增发的公告。根据证监会新调整的规则,一批停牌中的次新股的再融资方案将折戟。多位业内人士认为,新的监管举措有望遏制再融资乱象,缓解困扰市场的供需矛盾。  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三是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期限较长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全面趋严的资本市场监管,这一次将目标指向被认为导致A股市场“出血”的再融资乱象。业界普遍期待,监管“剑指”再融资乱象,能帮助疲弱A股缓解供需失衡的尖锐矛盾。  一家大型券商的投行副总表示,此次再融资新规是对不合理的再融资进行规范,对于与主业相关且融资规模适当的再融资,不管政策怎么变其受冲击影响都不大,最多就是审核周期长了一点;而募集资金购买理财产品、变更募投项目则在审核方面将更加严格4455

摘要 据券商中国报道称,2016年的最大权益融资,不是新股,而是增发!增发成为A股最强抽水机,一年的增发募资相当于2010~2013年四年总和1.45万亿(原文如此,编者注).2016年A股?增发募资总额达到1.46万亿元(原文如此,编者注),是新股募资的10倍,如将IPO、增发和配股合计,2016年的募资总额达1.62万亿元,变身为历史第一位。   近段时间以来,上市公司再融资一事,频繁被新华社等官方媒体提起,证监会也曾在新闻发布会上有所表示,但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似乎一直悬而未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今日(2月17日)下午,证监回官方微信发布了题为《证监会完善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规则规范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文章,明确对再融资“亮剑”。   证监会到底是怎么要求的?   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但对于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的,不受此期限限制。   三是上市公司申请再融资时,除金融类企业外,原则上最近一期末不得存在持有金额较大4455

摘要 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下简称《监管要求》),意味着一再吹风的再融资监管靴子落地。在证监会出台《监管要求》背后,是A股市场日益被诟病的再融资乱象,而最新的监管要求也势必将对上市公司再融资行为产生深远的影响。   鸡年伊始,再融资成为A股市场的热门话题。   2017年2月17日,证监会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关于引导规范上市公司融资行为的监管要求》(以下简称《监管要求》),意味着一再吹风的再融资监管靴子落地。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的,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前次募集资金包括首发、增发、配股、非公开发行股票。上市公司发行可转债、优先股和创业板小额快速融资,不适用本条规定。”   先让我们看一看近期A股市场的极端案例。   兆易创新(603986),一度被称为“A股市场最赚钱新股”。   由于本轮IPO默认23倍市盈率的“红线”,兆易创新首发价格为每股23.26元,募集资金仅为5.17亿元。在经历了上市首日顶格上涨及随后连续17个“一”字涨停板后4455

女博士研究“小姐”10年:你以为她们最在乎钱?丁瑜近照。受访者供图。原标题:女博士研究“小姐”近十年:你以为“小姐”最在乎的是钱?文|新京报记者张维编辑|苏晓明校对|郭利琴?对话人物:丁瑜,中山大学社会学与社会工作系副教授。曾就读于香港大学、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等。研究方向为性别研究,包括中国性产业与性工作者等。2016年6月,她出版专著《她身之欲——珠三角流动人口社群特殊职业研究》。?对话动机:2014年2月,央视新闻频道播出《屡扫不绝的东莞黄流》后,东莞警方重拳出击涉黄场所,并引发全国性严打涉黄犯罪活动。如今已逾三年。尽管存在法律的高压线,但性工作者毕竟是一个为数不小的群体,她们究竟过着什么样的生活?有着什么样的心理?学者丁瑜用将近十年的时间给出了答案。多年的田野调查,和她们同吃同睡,在丁瑜的笔下,结论有点让人意外:对于大多数小姐来说,物质利益并非她们进入性产业最重要的目的。小姐、妈咪、大姐大剥洋葱:为什么想到要研究“小姐”这个课题?丁瑜:纯属偶然。在英国读硕士时,有一门课程要求分组做报告,我们小组被分到了娼妓问题。查资料时,一位英国作者提到,这群女性在日常工作中,看起来权力很大,有很多可以自己商榷的时刻,但在资本主义环境里,她们是不太自由的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