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市场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9 06:09 点击:158145

印顺大和尚:佛教界要当好自然的“改造者”和“守护者”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09:01:07图为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发表主旨演讲。洪坚鹏 摄中新网海口12月17日电 (记者 洪坚鹏)“佛教界首先要牢固树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努力打破‘人类乃万物之灵长’的狭隘观念,努力摒弃人类‘主宰’自然的癫狂行为,要当好‘改造者’,更要当好‘守护者’,促进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海南省佛教协会会长印顺大和尚17日表示。当天,第六届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传承弘扬·生态文化”分论坛在海南海口举行。印顺大和尚、《中国生态文明》杂志总编杨明森、中央党校哲学部教授乔清举、深港环境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吴锋等人围绕文化、佛教与生态文明建设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印顺大和尚发表主旨演讲时说,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作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佛教文化中包含丰富的生态智慧,是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文化资源。印顺大和尚表示,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依正不二”的生态平应用市场

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09:02:23中新社合肥12月17日电 题:名家学者齐聚安徽合肥 纵论“裱糊匠”李鸿章一生功过作者 王灿 张强“李鸿章对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不仅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外交的代表人物,还是中国近代工业、文化、教育等多方面的积极探索者。当前我们要把他放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辩证地看他的功与过。”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教授汤奇学17日在安徽合肥说。2016年是李鸿章逝世115周年。为期三个月的李鸿章文化节17日在李鸿章故里——安徽合肥磨店社区开幕,数十名名家学者、李氏后人汇聚一堂,论“李鸿章文化”。汤奇学介绍,文化在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发展中举足轻重,研究李鸿章文化,要抓住李鸿章对现代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李鸿章创办的新式学校,培养的就是“工匠精神”,对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李鸿章重视科技、教育,我们应该发扬。”李鸿章,安徽合肥人,世人多尊称李中堂,亦称李合肥。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曾经代表清政府签订了《越应用市场

韩美林创作“大吉大利”丁酉鸡年生肖邮票特别版首发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08:42:20李明 摄中新网北京12月16日电 (记者 应妮)《“大吉大利”鸡年生肖邮品大师特别纪念版》16日在北京韩美林艺术馆首发。80岁的韩美林为特别纪念版倾情创作了“雄鸡图”,并亲笔题名“大吉大利”。《“大吉大利”鸡年生肖邮品大师特别纪念版》邮品主体采用2g黄金材质打造,全套还包含《丁酉年》生肖邮票四方连1套、《“大吉大利”鸡年生肖邮品大师特别纪念小版张》1版、《“大吉大利”鸡年生肖邮品大师特别纪念封》1枚,以及饱含韩美林与生肖鸡年的渊源与创作感想的文化册一本。其邮品形式内容丰富,元素多样,诠释了大师创作生肖邮品的纪念价值。时隔33年,继创作1983年猪年生肖邮票、1985年熊猫邮票之后,中国邮政特邀今年80岁的韩美林再度出山,创作2017《丁酉年》生肖鸡邮票,同时批准《“大吉大利”鸡年生肖邮品大师特别纪念版》的发行,将成为中国邮政史又一经典之作。李明 摄在发布会上,韩美林动情地说:“我们祖国的版图常常被比喻为一只雄鸡,中国人民对鸡也有着特殊的情感。鸡谐音‘吉’,寓意着风应用市场

杭州和广州“双城联动”聚古塔 15位名家联手书“吉福”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08:45:4515位书画名家在杭州六和塔下共同创作“吉福图”。 梅芳燕 摄中新网杭州12月16日电(梅芳燕)又是一年岁首年终。今日,来自浙江省杭州市和广东省广州市的15位书画名家汇聚杭州六和塔文化公园,为即将到来的丁酉鸡年“书福”。在杭州传统民俗文化中,广泛流传着“南有灵隐烧头香,北有六和敲头钟”的俗语,六和敲钟是当地老百姓迎接新年的方式之一。钱塘江畔的六和塔重建于南宋,是中国现存最完好的砖木结构古塔之一,其也是杭州的地标性建筑,更见证了杭州一千多年的岁月流转、四季更迭。“从1997年开始,六和钟声敲响,到2006年,‘六和迎新祈福笔会’开始举办,此后每年举行一次,给老百姓过年增加了年味。如今,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活动,把六和塔的祈福文化充分挖掘出来并传承下去。”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钱江管理处党委书记、主任任晓红说。在今年的祈福文化中,西泠印社理事、广州美术家协会主席周国城,带领9位来自广州的书法名家来到六和塔书福。二十多年前,周国城为六和塔提写了“七宝庄严”牌匾,至今挂应用市场

华夏经纬网 2016-12-19 08:47:34中新网耒阳12月17日电 (记者 李俊杰 通讯员 许焕杰)12月17日,被时人誉为“荆楚之才”、“江左之秀”的东晋著名哲学家罗含学术研讨会在其故里湖南耒阳市启幕,来自中国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等社科机构及高校的30余位学术界人士聚首耒阳,全面审视罗含文化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罗含(公元292—372年),是东晋时期耒阳人,家世显赫,其曾祖父、父亲都曾任过太守,罗含担任过郡太守、长沙相、朝廷侍中,是《晋书》列传的朝之重臣。其《更生论》是湖南最早的哲学著作。罗含的史地代表作《湘中记》(三卷)开中国山水散文的先河,对中国的地理学、旅游学、方志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导向和范本意义。东晋至唐时期,罗含声名显赫,晋书以“梦鸟文藻”、“白雀栖堂”、“兰菊丛生”三个隐喻为架构为其列传,叹为史中奇观;唐代杜甫、李商隐等文化巨人对其极为推崇。当天的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们分别从各自不同学科对罗含进行严格的人生及学术“体检”。在他们看来,罗含一生笃爱学习,善于哲学思辨,站在哲学的制高点来构应用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