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9 01:18 点击:157883

摘要 2016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2016年12月16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办法》的发布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形成融资功能完备、基础制度扎实、市场监管有效、投资者权益得到充分保护的股票市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工作的意见》等文件部署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依法监管、从严监管、全面监管”工作要求的重要内容。  《办法》的发布有利于切实保护我国资本市场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券期货投资产品普遍具有专业性强、法律关系复杂,风险收益特征千差万别等特性,而现阶段,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主要参与群体的中小投资者在专业投资知识、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等方面相对较弱,合法权益易受到侵害。因此,规定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履行适当性义务,“使适当的投资者参与适当的产品投资”,避免投资者遭受不适当的投资风险,成为保护投资者,尤新民晚报

摘要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现代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管控创新风险的做法。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是现代金融服务的基本原则和要求,也是成熟市场普遍采用的保护投资者权益和管控创新风险的做法。目前,我国证券、基金、期货行业均建立了各自的投资者适当性制度。从期货行业来看,中国证监会颁布的《期货公司监督管理办法》第四十七条中规定了期货公司应当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并规定了适当性管理的原则。中国期货业协会及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等机构也出台了针对期货资产管理、金融期货等业务的投资者适当性规定,细化了投资者入市门槛,强调了“买者自负的同时,在制度上强化了卖方义务,进一步落实了”把适当的产品销售给适当的投资者这一理念,对行业各类业务的健康有序开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随着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日益丰富、复杂及融通,投资者适当性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而分布在各类市场、产品中的适当性制度零散、割据,重复交叉或者又有未照顾和覆盖到的地方,特别是产生了监管真空、监管套利等问题,原有的适当性安排已不能适应投资者保护的要新民晚报

摘要 近日,证监会正式颁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作为适当性管理的“母法”实施,将建立统一而又分层的投资者分类制度、确立产品分级机制、强化经营机构的适当性义务。《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础制度建设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   近日,证监会正式颁布《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办法》作为适当性管理的“母法”实施,将建立统一而又分层的投资者分类制度、确立产品分级机制、强化经营机构的适当性义务。《办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资本市场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的基础制度建设又向前迈进了重要一步。本报从今日起邀请证券期货市场相关机构、专家学者对此全面解析。  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期货公司等机构既是中介服务提供者,又是大块头的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在购买投资产品以及参与市场交易时,都处于相对弱势地位。而一个不可能在短期内改变的现实是,我国个人投资者规模大,中小投资者众多,且素质高低不均。因此,必须建立起一套有约束力的制度,新民晚报

摘要 2016年年底,债市的血雨腥风把公募行业的“定制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由于委外资金进驻,公募基金规模得以急速扩容,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变化更显得刺激;另一方面,由于委外资金的批量赎回,定制基金不得不面临净值大幅波动,基金公司的流动性管理风险大大增加。   2016年年底,债市的血雨腥风把公募行业的“定制基金”推到了风口浪尖。由于委外资金进驻,公募基金规模得以急速扩容,基金公司的规模排名变化更显得刺激;另一方面,由于委外资金的批量赎回,定制基金不得不面临净值大幅波动,基金公司的流动性管理风险大大增加。  其实,委外定制基金的大量发行,正在引起监管层的担心,近期已有关于新基金申报特别是委外基金申报的窗口指导出台,基金公司申报产品不能再“任性”,申报数量和节奏被控制,委外定制基金披露将更加详细。  那么,万亿元的委外资金缘何盯上了公募基金?  笔者认为,银行等机构自身投研团队发展缓慢,与委外资金的急速增加不匹配,数以万亿元的委外资金急需一个新的出口,而投资能力较强且发展规范、透明的公募基金自然成为委外资金的理想去处。  不过,穿过新民晚报

摘要 从长期来看,潜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依然没有被改变。   从长期来看,潜在经济增速下行的趋势依然没有被改变。  博时基金固定收益总部研究员李睿表示,川普当选以来,市场过度夸大了财政刺激所可能带来的效果。  事实上,财政刺激既无法改变人口的趋势,也无法带来的新的技术突破,它只能通过政府加杠杆来推动短期的经济增长,无法扭转潜在经济增速的长期下行趋势。当前全球经济依然处于债务周期末端,从中长期看,我们无法通过债务的扩张(政府加杠杆)来解决负债过多的问题。事实上,政府加杠杆会进一步加剧债务的存续压力,最终倒逼政府放松流动性。川普的“宽财政+紧货币”组合,存在天然的不自洽性。当前市场对于“宽财政”和“全球复苏”的预期打得过满,市场存在超调的可能。在潜在经济增速下行趋势不改的情形下,我们依旧对债市维持长期看好的观点。  从中期来看,利率的突破式下行,需要政府在政策上放弃对实际增速的诉求,破而后立,在破局之前,政府政策将继续在“稳增长”和“控杠杆”之间摇摆。  利率也将在震荡中蓄势,有交易性机会,但缺乏大的趋势性机会。当前经济虽然已出新民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