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12:41 点击:142525

新华社厦门11月14日电(记者尚昊)13日晚闭幕的第2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上,厦门市首部由政府策划主导、投资出品的大型人文纪录片《开台王颜思齐》获得第22届中国电视纪录片长片十优作品。这部纪录片由厦门市海沧台商投资区主创,真实还原了“开台第一人”颜思齐纵横台湾海峡,拓展海上贸易,征召大陆百姓开发、建设宝岛台湾,受到后人世代敬仰与缅怀的故事。今年9月11日,该片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播,两个月以来,已在该频道重播十余次。第2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组委会评委们认为,《开台王颜思齐》兼具文化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和学术价值,是一部恢宏壮丽、雅俗共赏的精品之作,为两岸文化深度融合提供了全新模式和范本。“既是纪念先贤、弘扬乡土文化,更是深化两岸认同,加强两岸融合,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海协会副会长孙亚夫评价此片。“想不到大陆有如此宏大的制作。希望这部纪录片能早日在台湾播放,让更多台湾年轻人了解这段历史。”台湾南投县文化局局长林荣森表示。颜思齐是明朝万历年间至天启年间东南沿海一个海商集团的领袖,他较早招徕闽南百姓拓垦台湾,率众纵横台湾海峡,因而被尊为“开台王”。第22届中国纪录片学术盛典由中国电北京交通大学

由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文艺工作委员会主办的“歌舞中国——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电视歌舞汇演”活动正如火如荼进行,优秀入围节目进入最后筛选阶段。经过组委会对参赛代表队提报资料的严格审核,入围三十六强代表队第三批入围名单14日出炉。入围名单包括云南省陆良县《有一个美丽的地方》 、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鲁日格勒》、福建省福州市《心中的天堂》、山东省烟台市《烟台焖子》、四川省富顺县《沱江恋》、河北省围场县《我的蒙古马》、广东省中山市《美丽中国》等10个节目。五十六个民族欢聚北京,入围的代表队将代表各民族在中央电视台星光演播厅进行民族艺术盛典大型晚会录制,晚会邀请祖海、耿为华、泽旺多吉等明星亲临现场,与全国少数民族艺术团队同台演出。同时组委会精心安排了以"印象北京"为主题的首都艺术之旅。参观国家大剧院、走长安大街,览天安门,游历祖国首都名胜古迹,品尝老北京美食佳肴,感受祖国华夏五千年古今文化。媒体全程跟拍、采访,真实记录丰富精彩的首都艺术之旅。本次活动将于11月在中央电视台星光影视园隆重举行。宗旨是保护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促进民族文化大繁荣。这将是一场集开幕式盛典、才艺比赛、晚会盛北京交通大学

新华社北京11月15日专电(记者白瀛)导演张艺谋参与创办的当红齐天集团与联想集团15日在京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后者科技产业基金“联想创投”战略投资前者旗下SoReal娱乐品牌,双方将联合打造虚拟现实(VR)技术全产业链,而张艺谋的新片《长城》也将利用VR技术进行产业开发。张艺谋介绍,当红齐天集团以虚拟现实为主要科技手段,致力于打造沉浸式社交娱乐体验,今年推出的SoReal品牌基于“可自由行走虚拟现实交互技术”,目前在北京王府井、三里屯设有体验中心,不久将拓展至新加坡、日本、美国和澳门、台湾等地。“科技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且发展速度超过我们的预期。”张艺谋说,“凡是所有跟影像有关的技术革新,我都特别感兴趣。VR极大地丰富了我们的感受,是非常有前景的。”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说,虚拟现实技术将在游戏、电影、体育、娱乐、医疗、工业等领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因此也是联想未来重点发力的领域,此次与当红齐天达成协议后,将进一步联合万达集团等合作伙伴,一起打造基于“联想硬件、SoReal内容及解决方案、万达线下流量”的VR创新体验。当日,张艺谋透露,他执导的魔幻立体动作片《长城》将于12月16日起在全北京交通大学

新华社上海11月15日电题:诗意·感人·和谐·青春——上海国际艺术节难忘镜头扫描新华社记者孙丽萍第18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15日落幕。那些令人惊艳的、来自全球数十个国家地区的缤纷绚丽的展览、演出,犹如焰火般散去。而依然有一些镜头,凝固在人们的记忆里。重温那些难忘时刻,我们或许会理解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意义。文化自信,恰恰映照于这些难忘的场景。文化自信,来源于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传统、文化历史的继承与创新发展;文化自信,亦展现为在世界舞台上自如地以艺术表达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特质。上海国际艺术节正以自信而开放的姿态,推动民族文化和世界文化有机融合。诗意——中国民乐开幕演绎“诗经”之音创建18年,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次以一台民乐演出担纲开幕演出,让全球知名艺术节倾听“中国声音”。万古同此长夜。舞台上,一轮圆月照彻亘古洪荒的夜空,1500年历史的二胡、9000年历史的骨笛,用音符抚醒了沉睡于诗经中的《风》《雅》《颂》篇章。这是泱泱“礼乐之邦”的大国风范,飞出古老的历史纸页,羽化为舞台上缭绕的仙音。在乐声中,人们仿佛看到古人在月下饮酒,对山涧抚琴,隐于林中吹笛——久违的古典诗意与当代中国重逢北京交通大学

新华社呼和浩特11月16日专电(记者刘磊、王靖)“凭啥眼镜收费?”“这是我们电影院的新规定。”“这电影我不看了,给我退票!”“不要意思先生,不能退票。”连日来,呼和浩特市横店电影城等影院因收取3D眼镜费用,连连与消费者出现口角冲突。不少人认为,3D眼镜收费涉嫌强买强卖,有损消费者利益。近来,广州、深圳、成都、呼和浩特等地有部分影院开始不再免费向消费者提供观看3D电影的眼镜,并且这种现象正在向更多的影院扩散。由于购买3D眼镜需要花费十几、二十几元,甚至更高的费用,消费者普遍不情愿,并纷纷质疑这种做法。在呼和浩特横店电影城大厅,一位消费者对记者说,临近电影要进场了,影院才告知需要自费购买3D眼镜。因为生气,自己坚持不在影院花钱购买3D眼镜。但由于影院不给退票,这名消费者最终裸眼观看了当晚的3D电影。他认为,这纯属于“被消费”、强制消费,对消费者很不公平。“不免费提供3D眼镜完全是为了消费者好。”呼和浩特横店电影城市场部经理杨培峰说,有媒体报道过有人因用了不洁3D眼镜而感染了眼部疾病,有偿提供眼镜是为了消费者的眼部卫生安全。但当记者问到内蒙古地区多年来是否有因3D眼镜而感染眼病的事发生,杨培北京交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