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山有眼3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2 15:16 点击:136595

伊军两年来首次攻入摩苏尔 将与IS展开巷战(图)伊拉克部队攻入摩苏尔东区原标题:摩苏尔将迎巷战伊政府军缩小包围圈对IS包围伊拉克特种部队4日宣布夺取摩苏尔市的东部6个区,进一步缩小对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势力的包围圈。随着攻势深入,伊拉克特种部队正遭遇更顽强的抵抗。另一方面,“伊斯兰国”为拖延政府军攻城进展和躲避打击也绞尽脑汁,竟然点燃多处油田,借漫天黑烟掩盖行踪。【两年来首升国旗】伊拉克官员说,特种部队当天对“伊斯兰国”发起又一重大攻势,在炮火和空袭帮助下一举攻克萨马赫、卡德拉等摩苏尔东部6个区,并在当地升起伊拉克国旗。这是摩苏尔被“伊斯兰国”控制两年多来,这座伊拉克第二大城市首次升起国旗。此前攻城战斗场面伊拉克陆军中将卡西姆·贾西姆·纳扎勒说,摩苏尔东部另一区域也已被特种部队攻下大部分,极端武装“正试图逃离”。伊拉克特种部队一名指挥官说,特种部队可能继续向纵深挺进,准备直接攻打至流经摩苏尔中心的底格里斯河。美联社报道,随着战事推进,伊拉克政府军正着手准备在摩苏尔市内与极端武装的巷战,因被困摩苏尔的平民仍超过百万,市区人口稠密、房屋密集,政府军可能面临数周、甚至数月的战斗。【IS且战且退】伊拉克陆军中将纳扎勒同时承认,政府军在近期的战斗中隔山有眼3

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遭遇严重雾霾原标题:燃放百万鞭炮 印度雾霾逼停首都千余小学印度首都新德里连日来遭遇严重雾霾,大约1800所小学被迫于5日暂时关闭,预计7日空气质量好转后重新开放。自10月底以来,新德里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指数持续爆表。按照印度科学和环境中心的说法,这是新德里过去17年来最为严重的一场雾霾。最新一轮雾霾,起因于新德里市民10月30日燃放数百万只鞭炮以庆祝一个宗教节日,结果该市空气质量一夜之间急剧恶化。新德里市政官员约根德拉·曼4日告诉法新社记者:“由于新德里雾霾不散,所有小学将于周六(5日)关闭,预计周一(7日)可正常开放。”印度多数中小学校每周上课6天,其中周六一般只上半天课。这一停课安排将影响全市大约90万名小学生。近年来,新德里空气质量每况愈下。分析人士表示,随着印度各地城市化进程飞速发展,汽车尾气、火力发电厂、工业排放、焚烧秸秆、穷人使用明火取暖及做饭等多重因素导致雾霾频发。印度环境部4日召集多个邦的官员开会,商议整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杨舒怡新华社专特稿)隔山有眼3

世界最大古柽柳林因建水电站要迁移 专家:或致古树覆没穿越百年沧桑存活至今的全世界最大一片古柽柳林,眼下却面临一场生死难卜的命运。这片古柽柳林位于青海省同德县,正处在规划中的羊曲水电站库区,2018年底大坝落成后,这里将被全部淹没。对此,羊曲水电站的工程投资方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提出了移植保护方案。北京植物园副总工程师郭翎在实地考察后明确反对古柽柳移植,“大树如果活不了,单算活下来的小树成活率有什么意义?”郭翎告诉澎湃新闻:“当地的土壤特性与移植工期不存在古树移植施工的可行性,强行移植很可能使这批古树全军覆没。”古柽柳整个占地面积78.5公顷,有小叶杨伴生。核心区域超过16公顷。 澎湃新闻记者徐晓林图2010年7月,正在进行青海地区高原植物区系考察的吴玉虎在位于黄河上游的青海省同德县然果村附近的滩地上偶然发现了一片古柽柳林。让搞了一辈子植物分类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吴玉虎诧异的是,眼前的柽柳都长的异常粗大,与植物志记载的灌木状的柽柳属有着天壤之别。经过与中科院新疆地理与生态研究所研究员潘伯荣联合考察,吴玉虎最终确认了这是一片全世界独一无二的野生古柽柳林。经过实地测量,古柽柳林地处海拔2660 米以上的河滩潮湿沙地上。周边环境属于干旱的荒漠隔山有眼3

石家庄回应“环境监测点禁止货车通行”:已清除路障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委宣传部官方微博11月5日消息,媒体报道学府路存在治理渣土车卡口问题后,新华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责成五七街道办事处进行整改。一是责令五七街道办事处清除路障,恢复通行。二是鉴于学府路是渣土外运主要通道,车辆载重大、车速快、违章多,事故多发,组织城管、交警等部门加强对学府路沿线的联合执法力度,依法查处非法运输的渣土车等重型车辆,规范交通秩序,切实保障沿线学生、居民出行安全。三是研究采取设立减速带和交通违法抓拍系统等长效措施,解决居民反映的车速过快、噪声扰民、道路遗撒严重等问题。四是派人调查事情经过以做进一步处理。11月4日晚,三个查车点已全部撤除,交警、城管部门已经开始上路联合执法,学府路交通秩序正常。隔山有眼3

“回不去”的农民工:农村不想回,城市难安家资料图第二落点,第三视角原标题:“回不去”的农民工2016年广州积分入户开始了,这对农民工来说是个好消息,通过申请就可以留在城市,成为真正的城里人。1984年,中国确立商品经济,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对产业工人需求量大增,大量农村人口从中西部、省内其他地区流向广东沿海寻求就业机会。也是这一年,“农民工”一词诞生。2013年,广东省人社厅的数据显示,广东的农民工人口已经达到2700万人,成为第一“民工大省”,大量农民工集中在珠三角地区。30多年后,第一代农民工已经逐渐老去。根据国家统计局2015年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工人口已经突破2.7亿,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再创新高,达到17.9%。在这批农民工中,大多早已返乡种田养孙。但还有一批人,不甘心重蹈父辈的农耕劳作,或只身一人或拖家带口“扎根”城市。南都记者采访多位在珠三角地区打工的农民工,他们曾在去留间抉择,但最终选择留下。他们没有户口,没有社保,像是这座城市的“隐形人”。但无论如何,家乡是不回去了,或者说是回不去了。资料图闯荡20年来只回过老家4次,他觉得自己只适应广东的生活了60多岁的胡德海背有点驼,这与他长期的职业有关。但驼背并不影响这个男人的心情,他整天笑呵呵的,一笑,隔山有眼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