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挂车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7:56 点击:11839

辛辛苦苦工作了一整年,如果没拿到年终奖就跳槽,岂不是亏了?据前程无忧论坛调查,大多数职场人都会等拿完年终奖再跳槽。那么问题来了:万一等不到年终奖发放就要离职,是否还可以拿到年终奖?通常来说,只有当雇佣双方的劳动合同或企业的规章制度上明确有年终奖,并且明确了年终奖对应的年度,员工在做满了这个年度之后离职,才能够拿到年终奖。还有些企业没有年终奖,但是会针对季度或者年度有其他奖励,比如根据绩效考核情况发放一定的奖励,其性质与年终奖有所差异,不能简单地认为是年终奖,这要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半挂车

我想成为坐在路边鼓掌的人我那上国中的女儿,她同学都管叫她23号。 她的班上总共有50个人,而每次考试,女儿都排名23。 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 我们觉得这外号刺耳,女儿却欣然接受。老公发愁地说,一碰到公司活动,或者老同学聚会,别人都对自家的'小超人'赞不绝口,他却只能扮深沉。人家的孩子,不仅成绩出类拔萃,而且特长多多。 唯有我们家的23号女生,没有一样值得炫耀的地方。 因此,他一看到娱乐节目那些才艺非凡的孩子,就羡慕得两眼放光。后来,看到一则九岁孩子上大学的报导,他很受伤地问女儿: 『孩子,妳怎么就不是个神童呢?』女儿说: 『因为我爸爸不是神父啊!』 老公无言以对,我不禁笑出声来。 中秋节,亲友相聚,坐满了一个宽大的包厢。众人的话题,也渐渐转向各家的小儿女。趁着酒兴,要孩子们说说将来要做什么?钢琴家,明星,政界要人,孩子们毫不怯场,连那个四岁半的女孩,也会说将来要做电视的主持人,赢得一阵赞叹!15岁的女儿,正为身边的小弟弟小妹妹剔蟹剥虾,盛汤揩嘴,忙得不亦乐乎。 大家忽然想起,只剩她没说了。在众人的催促下,她认真地回答: 『长大了,我的第一志愿是,当幼儿园老师,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 众人礼貌地表半挂车

有人说,随和就是顺从众议,不固执己见;有人说,随和就是不斤斤计较,为人和蔼;还有人说,随和其实就是傻,就是老好人,就是没有原则。那么,随和到底是什么?随和,是一种素质,一种文化,一种心态。随和是淡泊名利时的超然,是曾经沧海后的井然,是狂风暴雨中的坦然。一个人如果随和一点,他就会“日三省吾身”.常检视自己的行为,哪有不进步的道理?随和一些,更能与别人和睦相处,得到他人的认可与帮助,为自己的成长腾飞插上“隐形的翅膀”.做到随和的人,必定是高瞻远瞩的人,宽宏大度的人,豁达潇洒的人。而胸怀狭窄的人,做不到这点。“难得糊涂”就妙在其中。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只有随和的人,才能发现周围的真善美,才可以真正享受生活赐予我们的快乐。在随和中,我们可以拥有宽广的胸怀、高瞻远瞩的目光和无以伦比的智慧。随和的人,是聪明的人,他以睿智的目光洞察了世界;随和的人,是谦虚的人,他始终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随和的人,是宽宏大量的人,在人与人之间发生摩擦时,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他能够以谦和的态度对待对方;随和的人,是没有贪欲的人,他可以很好地控制自己的世俗欲望……总而言之,品味随和的人会成为智者;享受随和的人会成为慧者;拥有随和的人就拥有了一份宝半挂车

教育孩子最常见的5大错误http://http://edu.sina.com.cn/bbs/2010/1103/1200026966.html家长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往往会不经意间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其中以下5种最为常见。过度表扬“宝贝你太聪明了”之类的表扬如果经常挂在嘴边,要么容易让孩子产生骄傲自满情绪,继而盲目自大懈怠;要么无形中给孩子平增压力,一旦成绩不理想,将会承受更严重挫败感,对今后学习、成长都很不利。过度关心“今天老师有没有提问你?”“数学考得怎么样?”“都和谁一起玩儿了?”……孩子刚放学到家,还没来得及喘口气,一些家长尤其是母亲,便急不可耐的把孩子问个底朝天。父母的心情,很容易理解,但长期这样做,只能引起孩子的抵触心理,往往造成事与愿违尴尬局面。哄骗孩子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打针很疼”时,父母经常会哄骗孩子说:“宝贝,没关系,不疼的。”可这样并不能消除孩子恐惧心理。较明智的做法应该是:“宝贝,妈妈知道,打针是疼,可是打完针后病才能好。”意识到自己得到理解后,孩子的感觉会好些。冷嘲热讽“就知道玩,一提学习就没精神”,“都是一样的孩子,你怎么就不如别人”·当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一些妈妈就拿出吵架看家本领,对孩子极尽冷嘲热讽之能事,完全不顾及孩子脆弱的自尊心及心理半挂车

能不能在面试时提一下薪水问题?一般来说,劝大家先不要去谈薪水,尤其是刚欲走上职场旅途的“新人”,什么事都没干,先在那里老三老四地讲“自己的价值”,讲“根据市场行情自己应该拿多少钱”等等,这很可能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一个眼睛只盯着钱的人是不讨人喜欢的。但也有人说:“我听了你的意见了,面试时不谈工资。可是有的面试官在面试时非要我说,那如何是好呢?” 为了预防某个面试官逼着你说出你对工资的心理价位时,一般来说,你可以先做两件事情。第一,你可以从报刊媒体发布的各种职位工资收入市场调查中去了解一下情况。但是,这只能是作为你的参考。记得过去有个调查是这样说的:大学生第一年平均收入最低为800元左右,最高为5000元左右。这样的参考价就很让人摸不着头脑。第二,如果你是新手,那你可以事先找师兄师姐打听一下,他们刚入职时每个月可以拿到多少钱。如果你已经有过工作经验,那更好办,同行业同职位总能找出几个亲朋好友来,问一下他们也好备着做急需时用最后,你还可以使用前程无忧客户端,上面有一个功能叫“薪酬查询”,可以找到自己所在的行业和职位,了解大致的薪酬数目。半挂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