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un.syn.cn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8 10:01 点击:1111433

近日,江苏宿迁一名小学老师,公开组织全班学生为肖战应援的视频火了,旋即引来铺天盖地的批评。5月11日,宿迁市沭阳县教育局已对此事作出调查处理:学校对当事老师作出停职停课的处理,教育局对该老师所在学校的校长进行了诫勉谈话,当事老师写了检讨。前阵子,肖战卖新单曲《光点》时给粉丝的任务除了销量,还有歌曲宣传,肖战本人录制了视频,正式发起挑战号召粉丝们搞出新玩法,声称:如果桥段有趣的话,就有机会得到肖战本人的翻牌互动。于是,这位小学老师便利用职业之便,发动三年级的小学生们,全班起立又唱又跳又喊口号,为新歌《光点》打call。肖战才是这台闹剧的始作俑者,疯狂的娱乐资本才是背后的受益人。这种事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这些年随着“饭圈文化”盛行,经常出现一些教师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带着学生为爱豆应援的新闻,微博肖战超话里甚至有一个“教师天团”,里面有1000多名各年龄层的老师“打卡”。此前网上就爆出,一位女教师甚至为了偶像,当着两百多名学生的面斥责一名不爱自己偶像的学生,还有老师让孩子们配合自己大喊“肖战是老师的男朋友”。饭圈“圈地自萌”也就罢了,但一些老师一心给“爱豆”打call时,忘了自己教书育人的使命,忘了自yun.syn.cn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庆玲)在今天教育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表示,教育部和国家卫健委正在研究制定疫情防控、夏季体育课和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案。在体育课的课程设置、内容调整、器材使用和安全保障等方面都会提出明确要求,特别是上体育课、体育锻炼,不允许戴N95口罩。   王登峰指出,开学以后,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体育课和体育锻炼必须要给予科学的指导。同时,他也指出,“在体育锻炼运动场上也可以不戴口罩,但是也有人员距离的要求”。   此外,关于学生在校园内戴不戴口罩这一问题,王登峰表示,在中小学校园内不戴口罩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在低风险地区;二是要确保进入校园的每个人都是健康的;三是校内疫情防控措施要做到位。针对高校的疫情防控,他表示,由于大学生的生源比较多,所以在高校的教室等人员密集的地方还是要戴口罩。   来源:中国青年报yun.syn.cn

  本报北京5月1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曼玉)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北京协和医院护理部主任吴欣娟透露,到2019年年底,全国注册护士数量达445万人,较10年前增加了一倍以上,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护理人员超过70%。   吴欣娟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表示,总体来看,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情况非常好,但还存在一些结构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基层医疗机构、偏远地区、农村,护士人数相对不足,基层医疗机构的护士在百姓的慢病管理、健康教育、疾病预防等方面还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她说。   “我们需要在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上进一步满足社会的需求。”吴欣娟希望社会对护理专业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希望更多的有志青年能加入护理队伍。她建议,院校护理课程的设置更要结合实际,比如这次疫情提示,应增加一些公共卫生护理、突发事件应对等方面的课程。另外,应该根据社会需求,在老年护理、康复护理、社区护理、重症护理等人才的培养上加大力度。   来源:中国青年报yun.syn.cn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8日报道,在研究了全球新冠肺炎大流行的数据后,科学家发现,严重缺乏维生素D与新冠肺炎死亡之间存在着强烈的相关性。与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小的国家相比,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等新冠肺炎病亡率高的国家,患者维生素D水平普遍较低。 由美国西北大学牵头的研究小组对来自中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伊朗、韩国、西班牙、瑞士、英国和美国的医院和诊所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了上述结论。 在开展此项研究之前,由瓦迪姆·巴克曼领导的研究团队注意到,各国新冠肺炎死亡率之间存在无法解释的差异。其他人假设,这可能是由各国医疗质量、人口年龄分布、检测率或冠状病毒不同菌株的差异造成。但巴克曼团队持怀疑态度,之后他们受到启发,开始研究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 巴克曼说:“医疗质量等因素似乎都没有发挥重要作用。比如,意大利北部的医疗保健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医疗系统之一,但此处的死亡率很高。此外,即使同一年龄段的人,病亡率也存在差异等等。” 通过分析全球公开的患者数据,巴克曼团队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细胞因子风暴之间有很强的相关性,同时也发现维生素D缺乏与死亡相关。 细胞因子风暴由免疫系统过度反应引起。研究人员指出:“细胞yun.syn.cn

3月24日,一向以权威著称的《科学》杂志发布报道,荷兰、英国、德国、澳大利亚4国研究机构即将开展一项特殊的临床试验:验证已有百年历史的抗结核疫苗——卡介苗,能否有效加强人体免疫系统,帮助人类抗击正在全球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 5月3日,日本爱知学院大学浅原正雄博士也对卡介苗的“抗疫效果”提出质疑。 那么,卡介苗能否助力抗击新冠病毒?本报为读者做了一些梳理。 深层联系:卡介苗或能“训练免疫” 消息一出,迅速引起全球关注。古老的卡介苗与新兴的新冠病毒间究竟有啥深层联系? 之所以强调深层,是因为从表面看,二者堪称“风马牛不相及”。卡介苗作为一种疫苗,主要作用是针对性提高人体对结核杆菌的防御能力;而新冠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与结核杆菌相比,从结构到遗传物质都有天壤之别,不会被卡介苗激发的抗体“误伤”。 但是,除了抗体这种特异性免疫武器,人体还有以白细胞为主力的非特异性免疫防线。 近年来,丹麦、荷兰等国研究人员发现,卡介苗似乎能够通过“训练免疫”,即长时间刺激、训练白细胞,强化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从而加强对其他病原体的抗击能力。2018年,荷兰奈梅根雷德博德大学米海·内特亚等人在《细胞L》杂志发文称yun.sy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