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0496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8 02:05 点击:1109181

  新华社兰州5月8日电(记者胡伟杰、多蕾)记者近日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采访,发现在新的脱贫模式带动下,一颗土豆被人们“玩”出许多花样。  在庄浪县脱毒种薯繁育科研基地,一株株绿苗正在栽培板上茁壮生长,栽培板下是一串串像葡萄一样挂着的小土豆。“这些可不是用来吃的,而是用来种的。”陇源薯业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马强强说。  “如果划分辈分,我们种的土豆是奶奶辈,农户种的是儿子辈或孙子辈。”马强强打了个比方。  原来,“奶奶辈”的土豆学名叫“原原种”,“儿子辈”的土豆叫“原种”,“孙子辈”的土豆叫“一级种”。“一级种”再繁育一代,名为“二级种”,也可以作为商品薯来种植。   一颗土豆,为何如此复杂呢?  庄浪县的自然环境很适合种植土豆。然而,按照传统方法种植土豆,经常出现品种退化,土豆植株变矮,薯块变小,产量下降,严重的还会绝收。而种植脱毒种薯,产出的土豆不仅品质优、熟期短、病害轻,而且卖相好,产量也大。  庄浪县朱店镇三合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杨川平对此深有体会。“过去,土豆只要一染上病虫害,就没治了。因为品种退化,我有几年不敢种土豆。”他说。  2017年,庄浪县组建一家农业产业扶贫开发公司,下设包n0496

  疫情防控常态化 专家:戴口罩“三个必须” 公共场所可正常使用空调   中新网上海5月8日电 (记者 陈静)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应该如何戴口罩?孩子开学后体育课一定要戴口罩吗?楼宇、公交车开不开空调?这些都是民众关心的问题。   上海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治所所长吴寰宇8日表示,口罩佩戴要求概括起来是“三个必须”“两个建议”。三个“必须”分别是:有发热、鼻塞、流涕、咳嗽等症状的人员及相关陪同人员,赴医疗机构就诊或前往公共场所(场合)时,必须佩戴口罩;医务人员、公共服务行业从业者、从事疫情防控相关工作等人员,在岗期间,必须佩戴口罩;乘坐轨道交通或长途客车,进入医疗机构、福利机构及学校等国家有明确要求的场所,必须佩戴口罩。   据悉,针对年老及体弱者,包括慢性基础性疾病的人,在外出时,从自身防护角度,建议佩戴口罩;建议民众随身携带口罩,用密封袋带在身边。吴寰宇表示,如果遇到密闭空间、人群密集区域或者需要与他人密切接触时,建议视情况佩戴口罩。   对于学生上体育课以及民众体育运动是否需要佩戴口罩,吴寰宇表示,如果活动是在室外或者户外,而且没有近距离肢体接触的项目,可以不戴口罩;如果项目n0496

  中新社郑州5月8日电 (记者 刘鹏)人口大省河南近年来瞄准医保基金监管突出问题,展开欺诈骗保专项攻坚行动。2019年,该省1964家定点医药机构被宣告暂停医保服务。   河南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孙晓灿8日在河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为重拳打击欺诈骗保行为,河南成立了由省政府分管省长任组长,医保、发改、公安、财政等13部门参与的基金监管领导小组,全面推进全省医保基金监管及重大案件查处工作。   据通报,2019年,河南共接受和查处国家转办及省级举报的有效线索111件。此间,官方成立了28个检查小组,重点对大型公立医院、民营医院和乡镇卫生院进行全面、穿透式检查;在全省29个统筹地区展开交叉互查,实现了现场检查全覆盖。   孙晓灿披露,2019年,河南共检查定点医疗机构68166家,处理违规定点医药机构13960家。其中,1964家医药机构被暂停医保服务,140家被解除服务协议,行政罚款321家,移交司法机关16家,移交涉案人员23人,拒付追缴医保基金超81729万元人民币。   据知,2019年,河南全省参加医保人数逾1亿人,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完) 【编辑:黄钰涵】 n0496

  永定河迎来2020年补水季   谁踏惊涛向海波   “看见了吗?远处那白花花的,就是水啊。”站在河堤上,南地村的大婶给邻村村民指点着。以往平静的河堤公路上,因“永定河水来啦”的消息,这几天竟变得有些“沸腾”,大兴沿河各村村民们甚至居住在城里的市民都来到河边,观看永定河水的到来。   今年是永定河补水的第二年,丰沛的黄河水正在缓解永定河的干渴。本报记者走访了永定河沿岸,向人们了解永定河补水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望水   永定河重现河水奔流   从门头沟沿着永定河一路走来,可以看到奔流的河水。以往人们可以轻易走上的河滩,如今大都被栅栏拦着,偶有通往河边的小路,也被拉上了禁行的铁丝、挂上了警示标识。   下午时分,位于京拉线公路安家庄村西北侧的停车场上,一位保安大叔正在和过往的人们聊着永定河的变化。他的主要任务就是看守住停车场旁几处通往河边的出入口——这些出入口已经被拦住,数米开外就是永定河水。   这里的河水约有二三十米宽,目力所及的地方,小树只剩下树冠。用大叔的话说,其实包括部分村民种植的酸枣树、河边的小路、灌木,都已经没在了河水以下。这种场面去年补水季才第一次出现,“我没想到,n0496

  新华社厦门5月8日电 题:琴岛又闻琴声起——鼓浪屿复苏见闻  新华社记者康淼、赵文才、闫红心  清晨,轮渡船在鼓浪屿钢琴码头缓缓靠岸。坐落在厦门鼓浪屿一栋百年别墅里的虫洞书店,迎来一天当中的第一波客人。  书店二楼是一个音乐艺术空间,空间一角,摆放着一架供来访者弹奏的钢琴,一位身着长裙的姑娘坐到琴前,细长手指划过黑白琴键。旋律婉转,琴声如诉。曾因新冠肺炎疫情归于沉寂的鼓浪屿正在复苏。   鼓浪屿又名琴岛,是南国海上的一颗“明珠”,因为“城在海上、海在城中”被誉为“海上花园”。这里背陆临海、风景优美,一年四季繁花锦簇。游人漫步岛上,常会有琴声入耳,移步换景,景动曲生,成为鼓浪屿独特的观光体验。  疫情发生后,鼓浪屿一度景区封闭、商户歇业、琴声消寂。“疫情是一场挑战,却也把大家团结到了一起。”鼓浪屿街道工作人员杨坤杰说,“让小岛恢复往日的生机和活力,成了疫情期间岛上居民的共同目标。”  经过一个多月的小岛战“疫”,有序复工复产被提上日程。  3月6日,鼓浪屿景区露天景点正式恢复开放;4月10日起,鼓浪屿核心景点面向游客限时免费……轮渡航线陆续开通,餐馆民宿开始营业,游人归来,琴声又起,曾n0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