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865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2 00:19 点击:1109005

目前,境外疫情仍在持续蔓延,境内个别省份也有零星病例和聚集性疫情发生,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是当前疫情防控的重要任务。在积极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的同时,要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北京疾控中心提醒您:仍不可麻痹大意。 适当的体育运动有利于身心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但参加体育运动锻炼的朋友,在出入体育健身场地时一定要做好防护,将各项防控举措融入日常生活,重点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如乘坐地铁、公交车前往运动场地时应遵循交通管理部门的防控管理要求,特别是乘坐地铁、公交车时要佩戴口罩。 二、前往体育场地应遵守相关部门规定,使用健康宝等方式进行状态验证后进入体育场地。 三、户外运动原则上不用戴口罩,但应避免与他人近距离接触。 四、开放的体育健身场地,应以田径和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隔网运动为主,暂不宜组织足球、排球、篮球等团体性身体对抗类的体育运动项目。 五、使用或接触公共体育器材后应保持手卫生,清洗之前不要用手碰触口、鼻、眼睛。 六、运动休息间歇时避免扎堆聊天,应保持安全社交距离,遇有人多场景时,应佩戴口罩。 七、活动结束或回家后要及时冲澡,更换衣服,保持手卫生。 小贴士: 足不出户也me865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5月6日在日内瓦新冠肺炎例行发布会上表示,世卫组织正与相关方讨论再次派代表团前往中国,关注不同动物的接触史,以找到病毒来源。对于世卫组织开展新冠病毒来源调查的最新动态,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7日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说,中方同意在适当的时候对溯源问题作出结论。   华春莹表示,中方多次强调,病毒溯源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应交给科学家和专业人士去研究,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中国政府和世卫组织一直保持良好沟通,坚定支持世卫组织开展工作,也会继续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在包括病毒溯源等问题上与世卫组织展开合作。中方同意在适当的时候对溯源问题作出结论。   在回答有记者“中方是否反对世卫组织进行溯源调查”的提问时,华春莹强调,中方反对的是美国等个别国家企图将病毒溯源问题政治化、迫不及待要搞有罪推定的国际调查。中方将继续与世卫组织开展良好合作。只要是有利于未来人类更好地应对重大传染疾病的事情,中方都会本着负责任的态度作出应有贡献。(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马子倩)me865

大闸蟹学名中华绒螯蟹,是中国的传统美食,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不同产地的蟹,无论品相还是价格都相差巨大。优质的中华绒螯蟹经常遇到冒名顶替者,例如在利益驱动下,不少蟹商将外地螃蟹贩运至阳澄湖,被放到阳澄湖里浸泡一段时间,最后打捞上来谎称“阳澄湖大闸蟹”,这种假冒蟹也被称为“洗澡蟹”。 追溯高质量农产品的来源,对于食品安全和规范市场秩序都至关重要。然而,面对大闸蟹真伪难辨的窘境,长期以来一直缺乏产地溯源的有效技术手段。市面上普遍采用的外观鉴定和商标方法,从科学角度来讲并不准确,也不能有效保证广大消费者据此吃到真正的大闸蟹。 那么,有无破解之道呢?科学家把目光对准了一种金属同位素——锶(Sr),这是一种矿泉水中常见的金属元素。锶的同位素是一种很有潜力的食品溯源指标。锶在自然界有4种稳定的同位素:88Sr、87Sr、86Sr和84Sr,其中87Sr是由87Rb(铅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放射性衰变形成。 经过长期的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学院黄方教授课题组,通过采集4个湖区57个中华绒螯蟹及其生长水域的水样和饲料样品,对其进行了准确的Sr同位素分析。 结果显示,同一只中华绒螯蟹不同部位的Sr同位素组成一致,来自同一产地的me865

截至5月6日,深圳市所有境外输入病例均已出院,深圳口岸已连续30天无境外输入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81天本地感染病例零报告,这是南方日报记者从深圳市政府5月7日举行的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的消息。 深圳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吴兵在通报最新防疫情况时透露,截至5月6日24时,深圳市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462例,其中境外输入39例,境内病例423例。现在院治疗仅有1例,累计出院458例,其中轻型普通型373例,重型72例,危重型13例,治愈出院率99.1%,未发生医务人员院内感染和医院聚集性疫情。 目前,深圳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总体处于平稳可控低风险状态,但疫情防控仍旧不能松懈。深圳正在不断完善常态化防控机制,针对境外输入、社区小区、企业和学校防控等关键环节,养老机构、医疗机构、公安监管场所、工人宿舍、餐厅等重点场所,境外来深返深人员,健全及时发现、快速处置、精准管控、有效救治的常态化防控机制。 5月5日,香港特区政府发布了复学时间安排;5月11日,深圳市小学高年段以上学生也将复学。跨境学生怎么办?对此,深圳市口岸办副主任贺群表示,《居住在香港跨境到深圳上学学生疫情防控方案》目前已形成初稿,近期将在征求港方意见的基础上呈me865

  志愿者加入垃圾分类行动、酒店停止提供“六小件”一次性用品、外卖平台增设环保反馈机制……5月1日,新版《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实施,区内各部门各行业也纷纷行动起来,积极落实《条例》相关内容,持续推进辖区的垃圾分类工作。   新版“生活垃圾分类LOGO”社区亮相   5月6日早上8:30,听涛雅苑小区的垃圾分类指导员冯彦飞已换好工作服,在居民楼前设置的几个厨余垃圾投放点开展厨余垃圾检查、转运工作。不同以往的是,伴随着《条例》的正式实施,投放点也迎来了新面貌,增添了带有新版“生活垃圾分类LOGO”的公示牌。   记者在现场看到,新版LOGO以绿色为主基调,由绿色的英文字母C和灰色、红色、蓝色圆球组成,四种颜色分别代表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和可回收物。公示牌在小区内设置的厨余垃圾专用投放点和其他三类垃圾投放桶架上均有增设,公示牌上对可回收物、厨余垃圾、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分别用不同颜色字体和区块划分,并对每类垃圾包含的投放物种类和投放要求进行分别罗列。同时,展板上还设有专门区域,对各垃圾投放点管理单位、收集服务单位、责任人、电话、服务时间、垃圾去向等均进行了公示。公示表最下方me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