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科班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3 14:18 点击:1102474

  新“丹麦神话”:中医药救了凯琳女士一家  本报记者 胡定坤  4月13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刘庆院长收到一条特殊的留言,它来自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合作伙伴“中丹创新中心”主任凯琳·维斯·安科斯提娜(Karin Vith Ankerstjerne)女士。  当时,刘庆正在为对方的健康状况担忧。因为就在几天前,他刚刚得知,凯琳已经确诊患上新冠肺炎,病情比较严重,正在居家隔离。她曾向刘庆如此形容自己的感受:“这个疾病让人筋疲力尽,病情不断反复,从未这样难受,只能躺在床上,一起来就会被病毒踢趴下。”   这次,凯琳带来的是好消息。她找了哥本哈根的中医医生对症治疗,“喝了熬制的中药,症状很快缓解了很多,特别是呼吸困难的情况减轻了”。她的母亲、丈夫、女儿被她传染,但发病时间较晚,跟她一起“服用完中药后病情迅速好转,及时遏制住了病情恶化”。  在遥远的丹麦,凯琳为何会将目光投向中医药呢?这要从一次发布会说起。2月21日,科技部副部长徐南平在国新办发布会上介绍,中医药参与了全国85%的新冠肺炎患者的治疗。总体来看,当前的中医治疗有一定疗效,中西医结合治疗,效果十分明显。  《南华早报》英文版报道了这一新闻,给正在经受疾病折磨预科班

  首个新冠病毒3C蛋白酶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问世  科技日报合肥4月26日电 (记者吴长锋)记者从合肥高新区了解到,由中科普瑞昇公司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联合科技攻关团队,利用细胞工程技术以及分子生物学相关技术,紧急开发了以荧光素酶报告体系为基础的针对新冠病毒3C蛋白酶的药物高通量检测细胞体系。该体系应用了蛋白复性的原理,能够在48小时内同时对几千个药物进行快速筛选和精准评价。  药物的发现和机制研究中,与抗病毒表型筛选相辅相成的是根据病毒生物学行为的特定靶点进行药物发现。如在新冠病毒复制的行为中,一些关键环节有可能成为药物发现的靶点。其中3C蛋白酶,即主蛋白酶(Mpro),它能够识别特异性的酶切位点,将多聚蛋白前体剪切为多个非结构蛋白,最终组装形成病毒的复制—转录酶复合体。因此3C蛋白酶成为新冠病毒中最具特征的靶标之一,也是抗病毒药物发现的热点靶点之一。但是由于3C蛋白酶需要自剪切才能活化的特点,存在体外单独表达活性极低的局限,因此,发展快速、稳定、便捷的体内表达体系能够极大促进针对新冠病毒3Cpro的药物发现以及支撑相关机制研究。  中科普瑞昇公司负责人刘青松博士表示,该体系具有稳定可靠、可实现高预科班

  飞絮藏新冠病毒、吃香椿致癌……   4月又有新谣言上榜  本报记者 马爱平  4月,天气转暖,万物生长,一些传言也正悄悄发芽。   最近,柳絮像雪花一般飞扬,这给部分过敏的小伙伴,造成了一定的不适症状,更有一部分人担心,杨柳絮中会不会存在新冠病毒?鸡蛋炒香椿是人们餐桌上一道家常美食,现在正是吃香椿的时节,但近期有传言称吃香椿致癌,果真如此吗?联合国粮农组织最近发出警告,如不尽快采取措施维持全球食品供应链,那么4月至5月份,将会出现粮食供应危机,似乎在一夜之间,全球的粮食供应就紧张起来了,于是许多人就准备囤粮了,有这个必要么……  4月,让我们看看有哪些传言正在刷屏朋友圈。  杨柳飞絮中存在新冠病毒  吹面不寒杨柳风。4月到5月,又到了杨柳飞絮飘扬的季节,每逢此时,就少不了关于杨柳飞絮的各种传言,今年在新冠病毒的“加持”下,这些传言又有“变种”。近日有一则传言引发不少关注,称杨柳飞絮中存在新冠病毒,这是真的吗?  日前,在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副主任王成硕指出,根据现有研究,没有证据证明杨柳絮中存在新冠病毒。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预科班

  巴黎非饮用水中检出新冠病毒引发关注  病毒“潜水”不用怕,严格消杀可保安全  本报记者 谢开飞  近日,据央视报道,法国巴黎一环保官员表示,在巴黎的非饮用水,如用于清洁街道、浇灌绿植等供水中,发现了微量的新冠病毒。但该官员强调,居民饮用水由“完全独立”的供水网络供应,“可以毫无风险地饮用”。   这一报道引发广泛关注,疾病的介水传播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相关专家表示,水中存在微量的新冠病毒并不可怕,关键是落实好饮用水的各项净化和消毒措施,确保饮用水安全。  污水消毒处理能防介水传播  病原微生物污染饮用水可导致介水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各国把控制饮用水的生物风险作为饮用水安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  据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南方生物医学研究中心欧阳松应教授介绍,水中病原微生物主要包括病原菌、病毒和原生动物(原虫及蠕虫)。病原菌主要包括大肠埃希氏菌、军团菌、沙门氏菌等;病毒主要包括肠道病毒、甲型肝炎病毒、诺如病毒等;原生动物主要包括隐孢子虫、贾第鞭毛虫、痢疾阿米巴虫等。病原微生物对环境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可在自然环境中存活几天、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病原微生物经水传播进入人体,达到致病剂预科班

  降压药与新冠病毒关系亲近,我国学者研究判定——  阻击新冠肺炎,这类药是“协警”而非“帮凶”  本报记者 张佳星  截至4月23日,Altmetric(论文的社会化影响力指标,追踪包括微博、Twitter或者Facebook等在内的社交媒体对某课题的影响力)最新数据显示,我国学者关于降压药与新冠肺炎高血压患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最具影响力前5%的研究之一。   上述研究发表在4月18日的国际心血管领域顶级杂志《循环研究(Circulation Research)》上。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研究团队经数月繁琐调查和严谨统计学研究的论文,对来自湖北省9家医院的3430例新冠肺炎确诊住院患者,其中包括1128例合并高血压的患者,进行了系统研究,论文揭示了在真实世界中“普利类/沙坦类”降压药与新冠肺炎高血压患者死亡率的关系。  有专家评论说:这些回顾性的数据研究,确实为目前正在进行的药物对新冠肺炎疗效的进一步试验提供了支持。  通过对于武汉一线临床数据的回顾性研究,正在加深人类对于新冠病毒感染疾病的认识,使得人类逐渐揭开新冠病毒致病机理的“面纱”。  是敌是友?曾产生截然不同的两种判断  新冠病毒攻击人体细胞的“门”是一种被称为ACE的蛋白(ACE2)。凑预科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