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法律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1 23:17 点击:1098924

  4月,是爱国卫生月。今年爱国卫生月的活动策划把宣传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作为一个重点内容。全国爱卫办副主任、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司司长毛群安形容爱国卫生运动是我国防控传染病的“传统法宝”。他表示,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有效地改善了环境卫生状况,为疫情防控奠定良好的基础,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家承担起应尽的社会责任,形成群防群控、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爱国体现的是我们每个人的社会责任,是团结起来办大事的理念,爱国主义精神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毛群安说。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群众性运动。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疫病流行,群众缺医少药。1952年,毛泽东同志题词指出:“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粉碎敌人的细菌战争”,在全国倡导发起轰轰烈烈的爱国卫生运动。   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不仅要靠医疗卫生的“小处方”,还要靠社会治理的“大处方”。一直以来,爱国卫生运动在防控鼠疫、血吸虫病以及SARS等传染病过程中充分发挥了统筹协调作用,为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群众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开展爱国适用法律

  本报北京4月20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邱晨辉)“今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中国农业也是一次大考和检验。目前农业企业复工复产有序,春季农业生产加快恢复,2020年粮食和农业有望继续丰收,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在今天以视频直播方式举行的2020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作视频致辞时说道。   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研究员许世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国国内农产品市场总体保持平稳,除了与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个别品种外,目前受国际市场联动影响不大。   根据大会当天发布的《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0-2029)》,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达到6.6384亿吨,再创历史新高。大米、小麦进口量仅占全年消费量的1.5%和2.7%,自给率达到95%以上。   “主粮供给是安全的,粮食部分进口主要是调剂市场的品种需求。”许世卫说,预计2020年主要粮食品种供给充裕,生产量能达到一个较高的水平。   此外,我国“菜篮子”产品丰富。许世卫说,水果、蔬菜、水产品一直是我国主要出口优势产品。受疫情影响,我国部分产品出口可能受阻,而这一部分正好可适用法律

   20日,国家发改委在线召开4月份例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创新和高技术发展司司长伍浩对目前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回应。   “初步研究认为,新型基础设施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以信息网络为基础,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谈及新型基础设施的概念,伍浩说。   伍浩介绍,目前来看,新型基础设施主要包括3个方面内容:   一是信息基础设施。主要是指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演化生成的基础设施,比如,以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基础设施,以数据中心、智能计算中心为代表的算力基础设施等。   二是融合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深度应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撑传统基础设施转型升级,进而形成的融合基础设施,比如,智能交通基础设施、智慧能源基础设施等。   三是创新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支撑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产品研制的具有公益属性的基础设施,比如,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科教基础设施、产业技术创新基础设施等。   “当然,伴随着技术革命和适用法律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全国现有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持续下降,但经陆地边境输入风险仍在上升。少数地方发生“共用被污染环境导致感染”事件,各地都须保持高度警惕,严格执行公共场所防护防控措施,“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这根弦儿要时刻紧绷,不能有丝毫麻痹和侥幸心理。 4月20日,北京市正式发布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经营服务指引4.0版,要求餐饮行业全面推行公筷公勺,体温正常且“北京健康宝”状态为“未见异常”者方可进入餐厅就餐,停止承办酒席宴会群体性聚餐活动等。此举旨在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动复工复产工作,保护消费者与从业人员健康安全,满足市民生活服务需求。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发布,一季度北京GDP同比下降6.6%,其中3月份主要指标降幅收窄,显示目前北京市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复工复产有力推进,基本民生得到较好保障,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要做到疫情防控常态化与复工复产加快恢复“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定要充分重视北京作为首都的特殊地位,坚决落实“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要求,把疫情防控网络筑牢织密。 按照北京疫情防控规定,在严格做好防控措施的前提下,与居民适用法律

据报道,某报记者近日在解封后的武汉采访,发现一家餐馆循环广播“不洗手不给吃饭……”有人在微信平台上就此进行投票,持赞成态度的人达到95%,反对者的比例连1%都不到。由此表明,经此一疫,人们的卫生意识确实有了很大提升。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还在世界范围内肆虐,其发展变化的前景还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在国内疫情得到抑制,既要复工复产又要严防反弹的背景下,实现“两手抓两不误”的重要一环,是做好各项防护工作,特别是民众个人的防护。 如果新冠病毒不能像非典病毒那样,在炎热的夏季彻底消失的话,人类或可能长期与病毒共存。既要恢复正常工作生活秩序,又要严加防范感染风险,培养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就至关重要。张文宏医生曾表示,在做到戴口罩、洗好手、保持好距离这三点的人中,还鲜见被传染的例子。所以,如果各个餐厅在坚持控制就餐人数及距离的同时,把洗手作为一项刚性、硬核要求,对防止“病从口入”一定是大有裨益的。无怪乎那么多人对此表示支持。 需要指出的是,在各地所有正常开业的大小餐馆中,还真不是百分之百都具备洗手条件。相关主管部门应该将其作为一项开业和复工的硬性条件,必须达到要求才予批准。每个人也要从我做起,努力适用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