葵力果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2 11:02 点击:1095885

  “今天我就结束集中休整了,明天返回曲靖,再过一天将见到家人,然后马上投入到新的工作岗位。”4月1日,在云南省昆明市花之城酒店集中休整的邓星梅接受体检时说。   邓星梅是云南省曲靖市政协常委、九三学社曲靖市委会副主委,曲靖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2月15日,她被任命为曲靖市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队长、云南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副队长,带领云南102人的队伍,匆匆踏上征程,驰援武汉市汉阳体校方舱医院。至3月22日回到昆明,邓星梅在一线奋战了33天。   初到武汉,街道上空无一人,偶尔出现的车辆也是来去匆匆,门店紧闭,整个城市仿佛睡着了,宁静得让人心酸和痛惜。“我去年9月份到过武汉的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考察交流学习,和那时的繁华相比,疫情笼罩下的武汉,让人感觉很压抑。”于是,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和队友们争分夺秒,最大限度抢救病人,帮助武汉早日战胜疫情。   在汉阳体校方舱医院,云南医疗队所管片区一共收治管理50个病人,每天为患者检测体温、抽血化验、核酸检测、CT检查、派发药物、日常护理……   一系列的操作都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紧张有序地开展。   “整个救治过程,病患很信任我们,医从性得到了很好体现。”邓星梅回忆,信任葵力果

  【你有多美】红区小燕子 战“疫”排头兵   在天津市发布的第二批“最美逆行者”中,一张笑脸引起很多人的关注。她就是市海河医院综合ICU护士长、护理重症一队队长孙燕。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她带领护士们奋战在红区,参加抢救,护理患者,管理病区,她的工作危险、辛苦而庞杂。   “把护士当成自己的孩子和姐妹,把患者当成自己的亲人。”作为红区护理的排头兵,她让患者感受到了温暖,让护士们保持着高昂的斗志。   决心:重任在肩 冲锋在前   1月20日20时许,正要下班的孙燕接到领导电话,让她马上准备接收患者。她毫不犹豫,立即赶往病区——从那一刻起,她便成为这场战“疫”中的战士。   在感染一病区,孙燕担任护理应急队队长。大年初一早晨,全院医护人员开始为新病区做准备,当晚,孙燕带领护理应急队的队员们进入感染二病区,开始收治患者。10天后,她又带领护理应急队的队员们进入感染四病区接收患者。四个病区相继收满患者,孙燕得时刻关注病区工作的同质化、规范化,及时与各位副队长沟通,落实工作流程,动态调整人力。   在红区内,物资、设备、药品的管理至关重要。为做好重症病区内物资、设备、药品的定点、定量摆放,孙燕身穿葵力果

河北石家庄一对一帮扶扶贫企业全部复工复产  央视网消息:在河北石家庄,通过一对一帮扶,扶贫企业实现了尽快复工复产,通过增设公益岗位,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基本生活水平也得到了保障。   在石家庄梁家湾村的扶贫微车间里,村民刘翠芳正在忙碌着。2019年,村里盖起了核桃初加工的微车间,刘翠芳就和村里的4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一起当起了上班族,有了稳定的增收,家里的日子也好过了起来。   像这样的扶贫微车间在石家庄市有102个,带动近200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但是受疫情的影响,扶贫微车间一度停工停产,工人们也没了收入。石家庄市紧急增设公益岗位,优先安排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临时就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水平不降低。   临时保障是应急之策,企业复工复产才是根本。刘翠芳所在的微车间,依托的是当地最大的核桃加工企业赞皇县利通商贸有限公司。受疫情的影响,外地的核桃运不过来,企业便迟迟不能开工。   赞皇县的农业农村部门便紧急协调车辆,开通涉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打通运输通道。   通过一对一的帮扶,目前,石家庄市39家扶贫龙头企业、102个扶贫微车间已经全部复工;同时,今年的850多个扶贫项目也在陆续开工。 【编辑:白嘉懿】 葵力果

  记者 岳怀让   境外疫情输入压力剧增,人口只有7万的边境小城绥芬河成为战“疫”要地。   据绥芬河市政府官网消息:4月14日,牡丹江市委常委、绥芬河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王兴柱主持召开市委10届86次常委(扩大)会议暨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传达贯彻黑龙江省委书记张庆伟在绥芬河市检查指导疫情防控工作时的讲话精神和牡丹江市委12届104次常委会议精神,研究贯彻落实意见。   会议要求,要坚决贯彻落实省委书记张庆伟同志在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落实落细落小具体措施,扎实做好防控疫情各项工作。要充分利用口岸旅检通道临时关闭的宝贵“窗口期”,深查疫情防控各个领域潜藏的风险隐患和漏洞,细化优化操作流程,研究改进办法,堵漏点、补弱项,织密织牢防控网。   会议强调,要守住“三防”底线,做到一线人员防护到位,医护人员防护到位,隔离人员管理到位。要从严从细抓好全流程闭环管控,扎实做好监测筛查、隔离管控、对接转运等工作,确保形成全链条闭环管控机制。要完善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推演,检验预案科学性,理顺流程提升效率;要加强综合协调,完善沟通联络机制,及时上报和反馈信息;要葵力果

  雪域新城传大爱——写在北京对口支援玉树10周年之际   新华社西宁4月15日电 题:雪域新城传大爱——写在北京对口支援玉树10周年之际   新华社记者陈凯、王大千   身负重托,暂别亲人,一任接一任的北京援青干部背起行囊,奔赴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开始援建之旅。   江山远阔,十年同舟共济,跨越了空间距离。用首善标准抓好项目,以抗灾重建传递大爱,北京智慧在玉树开花结果。   千里援建民为先   玉树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高寒缺氧,这里许多地方被称作“生命禁区”。2010年玉树地震发生后,北京响应中央号召,派出最好的援建队伍,全面拉开对口援建玉树的大幕。   “来时不适应,干了放不下,走后舍不得。”第一批北京援青干部领队张光连的一句话,成为此后援建团队的共同感受,“带着使命来,我们都是一心为民。”   以民为本,安居为先。灾后重建伊始,前方指挥部请来城市规划等领域的专家,综合考虑外观、供水、排水、垃圾收运等多种功能,先后设计出30版图纸,定稿12版,对隆宝镇、哈秀乡实施全面重建。   这些平均年龄超过40岁的北京干部和专家,在极度缺氧环境中,住帐篷、画规划图、与工人同吃同劳动。带着冰葵力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