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在线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4 02:00 点击:1094572

  精准捕获“糖链”有助揭示病毒侵染机制  最新发现与创新   科技日报讯 (记者郝晓明)记者日前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人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席夫碱水解的动态共价化学方法,实现了对唾液酸糖链的精确捕获,这为后续揭示病毒侵染机制、发现新的疾病生物标记物和药物靶点,以及开发抗病毒药物或疫苗打下基础。该成果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上。   唾液酸糖链的异常表达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标志。唾液酸通常位于糖链的最外端,这种特殊的位置及其广泛分布的特点,使得唾液酸糖链在病毒感染、免疫响应和癌症的发生、发展等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糖链在细胞膜表面分布众多,如同一层“糖被”覆盖在细胞表面,参与并调节一系列生物过程,包括细胞信号传导和细胞增殖等。由于唾液酸糖链的异常表达是多种恶性肿瘤的标志,目前已有20多种糖蛋白被批准作为临床癌症标记物,其中大部分为唾液酸化糖蛋白。同时,唾液酸糖链在人类对病毒的免疫应答和感染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禽流感病毒需识别人类上呼吸道细胞表面特定的唾液酸糖链才能实现感染;艾滋病病毒上的“糖盾”使得该病毒可以伪装自己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监控;人类冠状自考在线

  用高科技替代除草剂 保障粮产与食品“双安全”  热点追踪   “新冠肺炎疫情迅速蔓延全球,一些国家和地区正在加强贸易管控。对于我国粮食安全同样带来严峻考验。”近日,在江苏扬州江都区宜陵镇北斗导航数字化精准化物理除草新技术现场会上,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张瑞宏教授说,对于小麦生产,春天正是增产保产的关键之时。然而,面对田间大面积杂草的影响,种植大户面对农业劳动力紧缺,往往是采取过度使用除草剂来解决粮食生产中的问题。   “目前,除草剂使用已占农药用量的60%,成为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亟待通过开展农业技术创新来解决难题。”张瑞宏教授说。   小麦、水稻、玉米生长过程中,田间会产生大量杂草,这个时候就需要除草。在传统农业作业时期,主要靠人工清除。“但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农药化肥的不断开发,茎叶处理剂、触杀性除草剂等开始大量使用,用量至今仍居高不下。”扬州市农艺师季章定说,解决除草剂污染难题,已成为我国环境治理的大事,迫在眉睫。   专家介绍,除草剂的残留和毒性比虫药病药多得多,也强得多。大量过度使用除草剂,给农作物和环境带来的危害很大。如,苄嘧磺隆是全球范围内大自考在线

  (抗击新冠肺炎)广西保持“零新增” 现有密切接触者82人   中新网南宁4月13日电(记者 黄艳梅)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员会13日通报,4月12日0至24时,广西无新增确诊、疑似病例,无新增死亡病例。本日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   根据通报,广西累计报告确诊病例254例,治愈出院252例,死亡2例。广西现有无症状感染者4例,其中境外输入2例,湖北来桂人员2例。现有密切接触者82人,均在集中隔离医学观察中。   当前,境外疫情输入风险防范压力持续增大,广西壮族自治区外事办、南宁海关、边检、公安等部门加强协调联动,积极发挥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合作机制,织牢疫情防控网,做好联防联控工作和边境口岸入境工作,全面排查境外返桂人员情况,守好国门安全关。(完) 【编辑:苑菁菁】 自考在线

新疆托克逊县“牛奶西瓜”种植助农脱贫  中新网乌鲁木齐4月13日电(李靖海 胡国凯)走进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夏镇南湖村董双双农民合作社的设施农业大棚内,合作社负责人董月强正在带领当地的贫困户固定即将成熟的西瓜支架。 大棚内的温度让董月强满脸汗水。 李靖海 摄   “这个瓜秧子这样绑行不行……”该县夏镇南湖村村民艾米热汗·库尔班一边干活一边在询问董月强。当天在合作社的大棚里12名当地的贫困户在进行劳作。艾米热汗·库尔班告诉记者,每天他们在这里干活都是按小时获得劳酬,干的多拿的多,活也不是特别难、特别累,平均每天可以拿到150元,今年她已经在这里干了一个多月了,在这里已经连续干了三年。 大棚内盆栽西瓜长势良好。 胡国凯 摄   “以前我的经济收入也不好,这几年在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帮助下,多次组织我们种植户到内地去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特别是去年的9月份,县科技局组织县里的种植能手前往湖南省学习,我也有幸参加。在湖南长沙,看到当地大棚种植盆栽蔬菜非常的火热,既可以观赏又可以食用。从湖南回来后,我便有了种植盆栽西瓜的计划。种植盆栽西瓜非常繁琐,我和家人根本忙不过来,所以今年我也多请了一些我们当地的贫困户和愿意学习种植的农民来干活。”董月强自考在线

兰大教授再登南极大陆:恨不得与每一棵植物亲密邂逅  中新网兰州4月13日电 (孔子俊 段伊航)“南极的月亮真是又大又圆,好像就在头顶,伸手就能够着似的!”回忆起南极之行,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冯虎元忍不住用双手比划起他在千里之外看到的那轮明月,语气中难掩激动与兴奋。   2020年1月25日,作为中智联合科考团队成员,冯虎元同来自国内5家单位的14名队员以及智利南极发展公司的20多位船员一起,从智利蓬塔阿雷纳斯出发进入南极半岛,开启为期14天的南极大陆科考行动。这也是继2020年1月13日,兰大生命科学学院肖洒和陈书燕两位教授前往南极后,兰大教授再次登上南极半岛。 冯虎元此行主要目的是考察南极植物群落适应生境的情况。图为在南极采集的样本。 兰州大学供图   作为一名长期扎根西北的本土植物学家,面对南极这块植物学研究最后的“处女地”,职业本能驱使着冯虎元利用一切时间和机会开展调查,恨不得与南极陆地上的每一棵植物来一次亲密“邂逅”。   尽管出发前已经做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和不止一次的预演,但当第一次踏上南极大地时,冯虎元还是忍不住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真的是太壮美了!”一路上,他像个努力吸水的海绵,用镜头、眼睛、大脑……记录着南极的点点滴滴,争分夺秒地探索这片自考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