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不过初相见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30 21:33 点击:1081361

  严格防护筛查 有序开放门诊(来自疫情防控一线的报道)  ——实地探访武汉部分医院恢复正常医疗秩序  3月12日,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介绍,武汉市计划分4批把全市50多家收治新冠肺炎的定点医院向医疗资源丰富的10家医院集中,腾出医院,逐步满足广大市民的日常就医需求。目前武汉市各医院门诊、急诊开诊情况如何?非新冠肺炎患者能否得到及时诊治?记者日前来到武汉部分医院实地探访。  武汉协和医院是武汉市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定点收治医院。最近,该院本部已陆续恢复了部分其他专科门诊。3月16日下午3时许,记者在该院门诊楼前,看到不少前来就诊的患者进出,经红外体温仪检测体温正常方能进入一楼大厅。从值班台到急诊室,医护人员均是“全副武装”——防护服、护目镜、口罩,裹得严严实实。  在二楼的候诊大厅,不少患者正等待叫号。专科门诊分诊台处,护士忙着问询候诊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并提醒大家依次排队、保持距离。   “进楼时测了一次体温,在分诊台登记时又测了一次,待会儿进去检查前还得测一次。”今年57岁的张先生说,自己是黄冈人,在武汉打工,就租住在医院附近。最近他身体不太舒服,听说协和医院恢复了正常门诊,立刻赶过来,“诊断最美不过初相见

  市疾控专家支招   通勤复工12小时防护指南   本报记者 刘冕   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态势不断巩固和拓展。返岗复工如何做好防护工作?市疾控专家们给出一份市民返岗复工健康防护“指南”,覆盖通勤工作的12小时。疾控专家提示,在疫情防控期间,除上班、购买生活必需品以外,应尽最大可能减少外出,以居家生活为主。   【8时】   搭乘公共交通工具都需要如何防护?   疾控专家:上班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比如公交车、地铁或者打车等,应全程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厢式电梯,如需乘坐应全程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电梯表面,避免用手揉眼、抠鼻等行为。有发热、干咳等症状的乘客,不应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开私家车上班需不需要戴口罩?   疾控专家:开私家车独自上班,且没有搭乘过疫区客人或疑似病例,可以不佩戴口罩。   骑车和步行上班,如何防护?   疾控专家:酌情佩戴口罩,尽可能减少与他人近距离接触,保持与其他人的距离至少在一米以上,避免扎堆聊天。   路上看手机,手机应该如何消毒?   疾控专家:可关注权威机构发布的疫情消息,做到心里有数,不传谣、不信谣、最美不过初相见

  吃野生动物大补就是个谎言  【环保笔谈】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社会上关于严厉打击野生动物非法交易尤其是禁食野生动物的呼声日益高涨。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规模庞大的野味产业被“踩了刹车”。然而,要想革除滥食野味的陋习,把《决定》落到实处,还有一件事情必须下大力气去做,那就是加强全社会的“野味科普”。   当前,有些地方并未把食用野味视为陋习,而是当作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于是,在当地的“农家乐”、路边饭馆甚至是城市高档餐厅,靠野味吸引顾客的现象比比皆是,生意很是兴隆。如此多的餐馆经营野味,说明不少人有食用野味的偏好与需求,这就暴露出我们对此仍然存在思想认识上的误区。可见,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既要有权威部门的“紧急制动”和令行禁止,也要有对全社会和风细雨般的“野味科普”。只有把《决定》转化为全社会的共识和自觉行动,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才能水到渠成。   “野生动物吃了大补,还可以治病”“缺少野味,怎么称得上是高档宴席”“没吃过,就想尝个新鲜”……一般来最美不过初相见

  武汉汉阳区“00后”志愿者张玉欣——  为居民买药送药争分夺秒(一线抗疫群英谱·青春力量)  “阿姨,您的处方单是以前的,药店说需要新的处方单才能开药,请您让主治医师再开一张发过来吧”“叔叔,您要的药没有了,看看这种行不行”……在武汉市汉阳区晴川街的一家药店,19岁的张玉欣(见图。资料照片)一边跟店主报需求,一边联系居民询问购药的细节,忙得不可开交。  张玉欣是武汉本地的“00后”大学生,疫情发生后,她主动到社区报名,成为一名志愿者,主要负责给居民买药送药。“之前有过志愿服务经验,现在我们的城市遇到困难了,我想继续为家乡人民出一份力。”张玉欣说。  张玉欣工作的汉阳晴川街龙灯社区龙灯里小区是一个老旧小区,居民大多是老年人。为了满足居民多样化的用药需求,张玉欣和同事们经常从早跑到晚,遇到一些难买到的药,还得一家家药店去询问,经常饭都来不及吃。   “虽然只是跑腿的工作,但有些药对居民来说是‘救命药’,我们必须争分夺秒去买。”张玉欣说,小区居民买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药物比较多,有的隔几天就需要再买一次。最多的时候,她一天要买五六十种药品,光排队就要好几个小时。  让张玉欣印象最深的是,一最美不过初相见

  “环球诗词大会”真情满满,守望相助共克疫情   中国援外物资上的寄语暖人心   本报记者 李俐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还记得一个多月前,日本援华物资上的这些诗词么?它们曾在疫情最艰难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深深的感动。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当全球面临严峻的疫情考验时,中国也责无旁贷地为各国抗疫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记者注意到,无论是使领馆、地方政府,还是各大企业、民间组织,都不约而同地在援外物资的包装箱上贴上了精心挑选的寄语。诗句、箴言、歌词……一行行简短而真挚的文字背后,藏着我们投桃报李的满满真情,更寄托着特殊时期人们的美好期盼。   精选这些诗词“回礼”日韩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也是最早对中国抗击疫情提供援助的国家之一。作为“回礼”,中国捐赠日本的物资上自然不能少了诗句。   3月2日,马云公益基金会向日本捐赠了100万只口罩,捐赠物资上写的是“青山一道,同担风雨”。诗句化用自唐朝诗人王昌龄的七言绝句《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值得注意的是,这句寄语特意呼应了此前日本给中国援助物资时引用过的最美不过初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