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氏官方网站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4 16:26 点击:1077408

河南信阳春茶迎采摘 茶农万亩茶林间谱“春曲”  中新网信阳3月16日电(阚力 潘信海 黄晓婉)伴着三月的缕缕春风,茶树悄悄舒展开嫩叶。近几日,河南信阳光山县的数万亩茶园也迎来了采摘季。采茶工们斜挎竹兜,穿梭茶林间,如同五线谱中灵动的音符,谱写出一首采茶“春曲”。 采茶工穿梭在茶林间采摘春茶 盛鹏 摄   光山县是信阳毛尖的主产区之一,拥有茶园24万余亩,无性系良种茶园10万亩。年产干茶1万余吨,产值达12亿元。   连日来,气温回升,春茶采摘刻不容缓。光山县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积极组织春茶采摘工作,加快恢复茶业生产。县里组织技术小分队,深入茶企茶社,解决茶农生产中的难题;对大型茶企、茶业专业合作社、制茶大户进行产前技术培训,对制茶设备进行全面排查。目前该县几家规模以上茶企已得到该县林茶部门批复,率先组织采茶工走进茶园。 采茶工穿梭在茶林间采摘春茶 盛鹏 摄   16日,在白雀园镇茶叶产区,采茶工正在茶园紧张地忙碌着。小半天时间,每人大约能采摘1-2斤毛尖茶叶。   “在家宅了一个多月挺闷的!正好新茶开采了,摘点茶叶也挣点小花费,感觉真不错!”在社交平台看到光山县白雀园镇大尖山茶厂发出的招工启事,春茶开采当日一早,该镇村民付传凤就赶到茶厂,惠氏官方网站

  中新社拉萨3月16日电 (赵朗)“铁牛”拖拉机一字间隔排开,突突声响彻乡间,身着盛装的妇女们紧跟拖拉机,随着翻土撒下青稞种子。3月16日恰逢藏历1月22日,拉萨郊区的协荣村迎来2020年春耕。   按照天文历算推算,这天是开耕春播的吉日,由此,西藏各地农牧民将陆续以不同形式庆祝开耕。   当日,60余台“铁牛”拖拉机“盛装”出场,每一台身着彩旗、装饰牛头、五彩哈达、花束,沿用了牦牛春耕的打扮装束。翻土、施肥、播种、平整,如今这个农业村,耕种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但仍保存了天文历算推算日期、敬青稞酒、撒糌粑、田间跳锅庄的春耕传统。   春耕是西藏农牧民生产的大活动,协荣村将近三分之一的村民参加了这个仪式。   62岁的赤来是协荣村3组的村民,祖辈生活在此,种了一辈子的地。他说:“10天前,已经开始准备种子、肥料。今天春耕仪式非常热闹。”   早在数年前,协荣村已经开始机械化耕种,种地的种子、化肥也由当地政府补贴,减轻了赤来32亩耕地的播种负担。他还说:“其中连片的10亩耕地还由政府统一耕种。”   除了种地,他的儿子开车、务工,家里收入颇丰。   协荣村党支部书记曲珍介绍,今年播种青稞主要以“藏青2000”“喜马拉2惠氏官方网站

呼和浩特推出复工人员出行点对点专车定制服务  中新网呼和浩特3月16日电 (记者 乌娅娜)“自2月28日运行以来,我们已经陆续向内蒙古自治区区内和杭州等地的复工复产人员提供了专车订制服务。”16日,呼运集团机动车队队长任建军介绍道。   记者从呼和浩特市交通局了解到,伴随着人员返程高峰的到来,呼运集团面向社会推出了点对点的专车专人专线定制服务。 图为待命出发的订制专车。受访者供图   车辆运营的同时严格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任建军表示:“根据相关规定,我们按照车辆核载人数的50%载客,要求乘客相隔1米以上,在出发前,车辆在指定区域进行消杀清洁,驾驶员进行消毒、体温检测后全程佩戴口罩驾驶车辆。乘客扫描二维码登记,体温检测合格才能乘车。”   据悉,长途客车填补了火车和飞机到达不了的地区空白,目的地多为一些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订制服务为急需复工复产的人员提供了交通便利。   “目前我们主要针对复工复产人员提供专车订制服务,同时我们也积极配合各大高校,待确定了开学日期后,也会承担一部分返学学生的专车服务。”任建军说。(完) 【编辑:王诗尧】 惠氏官方网站

  安徽破获制售假冒保健品案 受害者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  新华社合肥3月16日电(记者陈诺)记者日前从安徽省合肥市公安局了解到,当地警方侦破一起制售假冒保健品案,不法分子购进假冒药品原材料,贴牌包装后销售,4年累计近万单,受害者遍及全国20余个省市。   前不久,合肥市瑶海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场检查中发现一处小区居民楼内疑似分装保健品及药品的窝点,立即通知瑶海公安分局治安部门配合调查。民警在该处查获了大量贴牌保健品和未来得及分装的药物颗粒,经送检被认定为假药,犯罪嫌疑人李某国被警方控制。   李某国交代,他伙同妹妹李某凤开设网店,并向全国多个地方销售假冒品牌保健品。他们购进假冒药品原材料每粒仅几分钱,通过贴牌包装对外销售一盒价格卖到了数百元。4年来,累计销售近10000单。   警方通过多方调查取证,充分固定证据,将李某凤抓获归案,李某凤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因涉嫌生产、销售假保健品,目前,两人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编辑:王诗尧】 惠氏官方网站

涉外社区抗疫“无缝衔接”传递“上海温度”  (抗击新冠肺炎)涉外社区抗疫“无缝衔接”传递“上海温度”   中新网上海3月16日电 题:涉外社区抗疫“无缝衔接”传递“上海温度”   作者 李姝徵 郁玫   “欢迎回到碧云社区,欢迎回家。”16日中午,法国人丹尼斯接回了妻子与两个孩子,在社区门口的登记处填写信息。接下来两周,他将陪伴家人,居家办公。   为严防新冠疫情输入,上海启动了入境人员落地后无缝衔接的“闭环式”管理,从“落地到隔离”不与社会公众接触,其中,属地社区是最后一个关卡。   拥有超过3000名常住外籍人士的浦东新区金桥镇碧云社区,是上海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国际社区之一。眼下,该社区正以一系列措施,在严防疫情输入的同时,传递“上海温度”。   在丹尼斯一家抵达后,早已等候在社区门口的金桥镇应急小分队的工作人员随即上前,向丹尼斯介绍情况后,护送其返家开展居家隔离,并约定社区医生上门时间。确保重点地区和国家返沪的境外人员从“落地到隔离”的“最后一公里”亦不与社会公众接触。   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蓉表示,考虑到人们长途飞行的疲劳,社区医生与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组成的“小分队”会在其抵达1-2小时后上门。   上门后,社区医生负责介绍惠氏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