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1 23:51 点击:1075869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医生蔡毅和他笔下的“小人物”   中新社武汉3月14日电 题:武汉医生蔡毅和他笔下的“小人物”   中新社记者 张芹   “很多这样的小人物,在我们身边,不那么起眼,突然,没了,我们才发现,他在我们生命中,是那么重要。”   写下这段话的蔡毅,是武汉市中心医院疼痛科主任。   医院门口的小卖部老板、一起吹牛皮的兄弟、从不端架子的老大哥……一个多月的时间里,蔡毅用文字纪念、送别身边的逝者。他说,“我们都是小人物,在这场疫情的‘洗礼’下,默默地付出,默默地承受生离死别。”   39岁的蔡毅是土生土长的武汉人,读书、工作、结婚、生子,从未离开这座城市。2019年末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将他拉上了战斗一线。   主动请缨后,蔡毅在科室微信群里动员大家:“兄弟们,上啊!不能一起扛个枪,也一起上个无硝烟的战场!”   怕吗?医生也怕,可是用蔡毅的话说,“我们怕了,退了,武汉怎么办?”蔡毅说,调令一下,科室里没有躲的,一群普通人,套上防护服,挡在了武汉市民前面,为了对得起身上这件“白衣”。   2月11日夜,蔡毅在个人社交平台上写下一篇长文,悼念因感染新冠肺炎逝世的小卖部老板林军(音)。  建康

战“疫”朋友圈|90后,抗“疫”一线的“未来战队”  战“疫”朋友圈|90后,抗“疫”一线的“未来战队”  “90后”长大了  在抗击新冠肺炎的一线  他们用行动  证明了自己的  责任担当价值  “昨天父母眼中的孩子  今天有了危难时刻挺身而出的担当  成为我们国家的骄傲和希望”  不负韶华  他们的青春在战“疫”中闪耀  “病人的信任让我觉得特别值。”  ——河北支援湖北医疗队张子明  他叫张子明  一名“95后”男护士  是河北首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  在重症监护室工作的他  每天都要做很多琐碎繁杂的工作  帮病人做口护、翻身、绑头发  甚至还要刮胡子、剪指甲、清理污物  “虽然有点辛苦  但病人的信任让我觉得特别值”  “90后创意多,我给患者推去开往春天的‘小货车’。”  ——辽宁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魏来  他叫魏来  是一名“90后”男护士  在雷神山医院  他和四位90后小伙伴  组成了“未来战队”护理小组  看到患者经常有生活用品短缺的现象  他干脆把一辆医用处置车  改造成爱心“小货车”  免费为患者带来生活用品  “阿姨,给您带来了保暖衣”  推着这辆开往春天的“小货车”  魏来希望这里的患者  能够感受到更多的温暖和关爱  “建康

疫情下的公益心理专线:夜半“来电” “烦恼”各异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公益心理专线:夜半“来电” “烦恼”各异   中新网长沙3月14日电 题:疫情下的公益心理专线:夜半“来电” “烦恼”各异   作者 王昊昊   最近一个多月来,心理咨询师尹元洁的手机几乎没闲过,尤其一到晚上,消息提示音更密集。   “大家白天都在忙,晚上就必须面对自己了。”拿起手机、打开电脑、翻开《“社工+心理”线上抗疫心理援助实操工作手册》(下称《手册》),湖南衡阳市雁峰区第四届政协委员、衡阳市良雁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长尹元洁开始了她每天最忙的时刻。 团队的部分心理咨询师信息。 尹元洁供 摄   尹元洁手中厚达50页的《手册》,记录了她和中国各地近百位心理咨询师一个多月来探索、编写的线上新冠肺炎疫情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经验,目前已免费提供给20多个城市的社工机构,供他们开展公益心理援助服务。   突发疫情给不少人带来前所未有的心理压力。疫情发生后,国家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提出各地组建心理救援医疗队、心理援助热线队伍,并对受疫情影响的人群分为四级,第一级为确诊患者、一线防控人员等,第二级为居家隔离轻症患者等,第三级为和第一、第二级有关的人建康

23岁:她们奋战在疫情一线 只愿患者早日康复 人民网北京3月14日电 “我上吧,我最年轻,我没有什么后顾之忧!”“我也是,我也上!”在湖北荆州中医医院被定为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时,95后的小护士赵格格和夏婷积极报名争取上一线。 今年1月份刚满23周岁的赵格格,是去年刚大学毕业到荆州中医院参加工作的护士。尽管去年刚刚入职,但她在平时工作中却一点都不服输,得到了护士长的认可。护士长表扬她说, 赵格格一直跟着前辈们努力学习,做事认真仔细。 在疫情到来之时,赵格格瞒着家人签下了请战书。医院收治病人后,她剪掉了长发,第一批上了一线。“当时防护物资紧缺,不敢浪费。换拖布时我担心动作太大,会撑破防护服,就跪在地上换。”赵格格说,自己在一线坚持了二十多天。 赵格格称:“因为长时间戴口罩、护目镜、穿隔离衣,耳朵、鼻子被勒出了痕迹。不能碰,一碰就生疼”。虽然很疼,但她从没跟自己的母亲说过,她只是告诉妈妈,“我很好,一点不累,我们也有隔离服,不怕传染,不用担心。” 与赵格格一样,夏婷也是去年大学毕业后应聘到该院工作的护士,今年2月14日是她23岁生日,但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她,没有时间去想怎么庆祝今年的生日。“那段时间工作很忙,没有时间想过生日什么的,每天一门建康

抗击疫情:营养科的抗“疫”时间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许许多多最美的逆行在我们的身边,而在这些逆行者中,有许多是非一线工作人员,也在为疫情防控努力着。   疫情爆发初期,地坛医院营养科负责人刘林带领科内人员,迅速行动、分工协作,制定2岁至学龄前儿童的食谱;审核修订膳食部提供的病人餐和一线职工餐食谱;轮流到食堂操作间,对新冠肺炎病人治疗餐和一线职工餐的制作、配送进行监督检查等。   营养师们一天的工作可不轻松,来来看看他们一天的抗“疫”时间。   9:00营养师会准时出现在食堂操作间。检查操作间卫生情况,工作人员个人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再检查所有的配料是否新鲜干净、是否符合预定食谱;随后按照食品加工流程,对采购、储存、加工、留样、消毒等各环节进行检查,确保饮食卫生安全;与此同时,关注厨师们的烹调方式,出菜后及时品尝,确保口味适宜。   9:30:新冠肺炎病人的营养餐开始分装;   10:00:经过数个小时熬制的滋补汤开始分装;   10:30:一线医务人员的营养餐开始分装,这些是营养师重点关注的环节。既要确保每名患者的肉类、蔬菜供应量均符合要求,还要保证分装过程符合卫生要求,分装后及时做好保温措施。   10:40:厨师开始制作儿童建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