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仙官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9 22:49 点击:1070367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众多志愿者尽自己所能,散发微光,帮助他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的是教师,有的是心理咨询师……做着一件件“小事”,留下一个个温暖的故事。  《弟子规》中有言“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面对肆虐的疫情,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而由志愿者心手相牵凝聚的大爱是无疆的,凝聚的力量是无穷的。他们有的组成志愿车队接送医护人员和病人,有的组成小分队为街坊邻居买菜送药,有的在寒风中为居民测量体温,有的在深夜里接听热线电话抚慰人心……以一抹抹鲜亮的“志愿红”,为人们抗击疫情送去光和热。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故事发生;哪里有志愿者在,哪里就有温暖升腾。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在全民战“疫”的队伍中,我们无法统计出有多少志愿者的身影。学生、教师、农民、企业家、退伍军人、退休职工……他们虽然来自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有着不同的身份,但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战“疫”志愿者,有一个共同的信念:打赢疫情阻击战。他们是疫情防控中的“星星之火”,用智慧和力量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融入这场没有销烟的战斗中,用实际行动诠释和放大了志愿精神,成为抗击疫情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大仙官

  中新网郑州3月6日电(阚力 于晓静 于聪聪)“医院早建好一天,就可能帮助到更多的人。”河南版“小汤山”“90后”参建者梁少智5日向记者讲述,参建过程也是在和时间抢生命。   河南版“小汤山”医院是在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港区医院原址上,改造扩建的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名为郑州岐伯山医院,总建筑面积逾2.6万平方米,共有800张医患床位。   自1月27日起改建,经过数千名建设者、数百台机械昼夜奋战,历时10天。因此,郑州岐伯山医院的建设亦被媒体称为“十日奇迹”。   “虽然已经有段时间了,但那10天的每一个场景,甚至现场那么多坚毅的眼神,都不停在脑海闪现。”梁少智在向记者回忆当时场景时,也显得平静了许多。   梁少智所属的中建七局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主要负责二工区隔离病房、门诊观察区建设,及院区所有水电、管线和道路、绿化施工。   “郑州拟修建‘小汤山’医院,有能到郑州的请回话。”1月25日晚上,梁少智看到工作群里的这条信息后,没有犹豫,直接报名参加了。26日一早,梁少智简单收拾一下行李,就出门前往建设工地。   促使梁少智做出这个决定的原因,除了党员身份以外,还有父母的影响。他告诉记者,父母都在医院上班,大仙官

眼下,春耕备耕已从南到北陆续展开。疫情最重的湖北省,春耕情况怎么样?记者一行驱车来到“鄂西门户”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巴东县实地探访。 过长江,翻山头,再穿行狭窄的乡间小道;路两旁一丘丘田里,土壤已全部被深耕翻新,细碎的泥土一垄垄堆积,生机盎然……进入茶店子镇西坪村口,测体温、登记信息,对车辆进行消毒后才进入,“一个防控环节也不能少。”县里的干部告诉记者。车行20分钟,村里育苗工场一个占地10亩的大棚出现在我们面前。 “田长在石头尖上。”在村里待了快5年的扶贫干部王联华告诉记者。巴东县山多,人均耕地少,是深度贫困县;烟叶、茶叶、旅游业是其扶贫产业。西坪村种植经济作物1500亩,是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来源。棚内一位叫龙祈兵的农民,正拿锄头弯腰干活:“这是在拌料,把它们拌匀发酵,装入育苗盒中,再撒进种子。”他家就在附近,已在大棚干了两三天。 “现在是育苗关键时期。你们来的路上两边那些翻新的地,都要种经济作物。”闻讯而来的村党支部书记龙祈臣介绍:到了5月份就可以移苗栽种了。地为啥那么平整?龙书记带我们来到一家农户,新砌的小洋房,墙上贴着红色大字:幸福不会从天而降,好日子是干出来的。户主龙世前推着一大仙官

3月初,北部战区陆军某工兵旅从“雷锋存折”里取出4万元,以“雷锋”的名义捐赠给两名牺牲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湖北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医生彭银华,29岁;河南许昌市董村镇新王庄村村医王土成,37岁)家属,并与其子女建立了长期帮扶关系。 截至目前,“雷锋存折”已向玉树震区、云南旱区、希望小学等累计捐款近140万元,覆盖全国21个省区市,惠及7590余人。通过“雷锋存折”,该旅用一次次扶贫救困、捐资助学的无私善举,书写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温情故事。 这张特殊存折曾经的主人叫雷锋。上世纪60年代,辽宁抚顺望花区和平储蓄所(今抚顺市工商银行雷锋支行)储蓄员王玉珍,为还是普通战士的雷锋开办了一个存折。雷锋将每月节省下来的津贴存下来,多次以部队名义向社会捐赠。雷锋牺牲后,存折里的100元被完整保留下来。 2010年2月26日上午,为了积累更多爱心捐赠,让资助行为常态化、制度化,“雷锋存折”续存活动启动仪式在原沈阳军区某工兵团举行。雷锋班第二十四任班长黄帮维,第一个把2400元工资存入“雷锋存折”。活动结束后,存折里的金额由229.67元变成了10万多元。 消息传开后,源源不断的爱心捐款从四面八方汇聚。2012年12月22日,北京大学党委大仙官

  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还有这样一群特殊的“白衣战士”,他们能消灭的不是患者身体里的冠状病毒,他们要对抗的是存在于人们内心的对于疫情的恐惧、担心、无望....。。他们就是心理治疗专家。   西英俊,北京安定医院心理病房主任,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组的组长,国家卫生健康委派往武汉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专家,就是奋战在此次疫情最前线的心理“防疫”专家。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作为突发性的公共卫生事件,伴随着一些严厉的疫情防控措施,很多人为此产生心理不适;在隔离病房里,不少病人出现不同程度的情绪问题:他们担心、烦躁、恐惧甚至绝望;长期作战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也会出现过度焦虑和压力等心理应激反应。   如果任由这种危机的恐慌心理发展,也许其传播速度比病毒还要快。通过心理危机干预,能化解公众心理应激反应过度、减轻患者恐慌压力、助力一线医护人员保持战斗力,是合力“抗疫”非常重要的一环。   “疫区”心理援助的先行者   疫情扩散后,他被任命为新冠肺炎疫情北京市心理危机干预组组长,此时,他已经做好了随时赶赴一线救援的准备。2月2日凌晨,西英俊接到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派支援武汉的电话,时间紧迫大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