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置固定资产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5:06 点击:1070102

石家庄29例新冠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河北全省8市清零  中新网石家庄3月6日电(俱凝搏 李晓伟)6日,伴随着1例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张某走出河北省胸科医院隔离病房,河北省会石家庄现有的2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张某今年61岁,2月12日患新冠肺炎入院,经河北省及院内专家组会诊,确诊为危重型新冠肺炎,伴有急性重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性碱中毒、呼吸衰竭、心脏病、高血压病、糖尿病等10多种病症,心、肺、肝等多个脏器出现不同程度损伤,生命危急。经抢救并经对症、抗病毒、中医中药结合、心理治疗等,病情逐渐好转,临床症状消失,核酸检测阴性,原肺炎明显吸收,符合最新版国家卫生健康委诊治方案出院标准。 河北省胸科医院领导与该康复患者进行视频连线。 翟羽佳 摄   9时许,河北省胸科医院领导吴树才、钱卫国等通过视频连线向张某表示祝贺。随后,张某走出隔离病房接受了鲜花和祝福。“在这里我度过了一生中最难忘的22天,我痛哭过,恐惧过,几近崩溃,但我最终还是挺了过来,战胜了疾病。我要感谢省胸科医院的全体医护人员,他们从身心都给了我精心的救治和无微不至的照顾,没有他们,我走不出来。”张某激动地说。   据该院院长吴树才介绍,打响“新冠战役”1个多月来,该院累计接诊发处置固定资产

  (抗击新冠肺炎)智能防疫电梯面世 通过语音或扫描二维码实现零接触操作   中新网绵阳3月6日电 (杨勇 吕婕)记者6日从四川绵阳游仙区委宣传部获悉,四川绵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根据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求,用10天时间研发的“智能防疫电梯”,不仅可以通过语音下达指令,还可以用手机扫描二维码下达指令,实现乘坐电梯时零接触操作。   四川绵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斌修介绍,该电梯是专门针对疫情而研发的,可以实现语音控制。在他提供的一段演示视频中,一人走进电梯,说了两个字“叮咚”,随后电梯智能系统就回答“请问要去几楼”,当乘坐人说出需要到达的楼层“6楼”后,电梯内的按键“6”自动亮了,电梯也自动上升到了6楼。   在提供的演示视频中,除了语音控制外,还有扫描手机二维码下达指令。当操作人员用手机上的二维码,对准电梯上的一个扫描区,然后电梯就达到了指定楼层。   四川绵州通力电梯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某个小区或者某个单位安装了“智能防疫电梯”,如果是使用扫描二维码的功能,则使用人需要下载一个APP,然后设置自己需要到达的楼层,得到管理人的授权后,乘坐电梯时就用手机上的二维码在电梯上扫描,电梯自动激活所到楼处置固定资产

  中新社西安3月6日电 (党田野)陕西安康市中心医院被曝“院领导抗疫补助高于援湖北一线人员”,引发舆论关注。安康市官方5日通报称,对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的医院院长、副院长予以免职,对安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予以诫勉。   日前,安康市中心医院为一线疫情防控人员发放补助的统计表热传。有知情者称,名单中包括多名院领导,且其获得的补助高于支援湖北医护的一线人员。官方对此展开核查。   据介绍,安康市中心医院是该市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唯一的集中救治定点医院。1月20日,安康市卫健委组建了以该院专家为主的市医疗救治专家组,安康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陈文乾为组长,副院长董根文等为专家组成员。截至目前,该院先后收治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人,治愈出院25人。   官方通报称,安康市中心医院按照要求,对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开展摸底统计和核定。3月2日在本单位公示,引发严重舆情。   经核查,安康市中心医院在落实新冠肺炎一线疫情防控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政策时,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工作不深入、不细致,未严格按照文件规定执行,对发放范围、补助时限和补助标准把关不严,对专家组中的院领导简单按全勤计算,其他人员按出勤计算,导处置固定资产

  新华社杭州3月6日电 题:荧光点点 温暖你我——浙江280余万志愿者筑牢抗疫防线  新华社记者 张璇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浙江省文明办、省民政厅、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第一时间倡议动员,号召该省的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浙江省1万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各级文明单位、各类志愿服务组织的280余万名志愿者身披红马甲、戴防护口罩,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成为基层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一支生力军。   3月5日上午10时,杭州市富阳区银湖街道坑西村的千亩茶园里,52名志愿者正帮忙采摘春茶。志愿者胡冬琴说:“虽然我从岗位上退休了,但仍想发挥余热。今年采春茶缺人手,看到富阳团区委在招募采茶志愿者,刚好我年轻时候也有这方面的采摘经验,就申请报名了。”  志愿者戚宝兴今年69岁,原先是一名管道疏通工人,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捐款了10万元积蓄,还和儿子戚越平一起义务为社区居民疏通管道。“每天平均要去三四户,多的时候一天有七八户,过年到现在总共给50多个地方疏通过了。”戚越平说。  一个多月来,志愿者们践行着“党委政府有需要,人民群众有需求,志愿服务勇担当”的承诺,在城乡基层日夜坚处置固定资产

  新华社重庆3月6日电(记者陈国洲)近日,重庆市在抓好疫情防控同时,广泛开展助耕支农志愿服务,全市9300多支志愿服务队伍、21万余名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群众开展春耕春播、技术指导、配送物资,保障农业春耕生产平稳运行。   重庆市长寿区渡舟街道三好村村民邓华云种了33亩蔬菜,眼下正值豌豆尖采收季节,但受疫情影响请不到人,还有11亩地没采收。正当他一筹莫展时,渡舟街道“春耕抢收志愿服务队”上门服务,化解了他的烦心事。而在重庆涪陵区榨菜产地,360支志愿队伍的3万名志愿者,采取分时段分批次的方式,帮助缺劳动力家庭抢收青菜头1.2万余吨。   重庆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志愿者统一由各级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组织,主要包括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职工和返乡农民工。除了帮助干农活促耕作,志愿者们还着力开展农业技术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抓好农技培训,变集中培训为“点对点”交流指导,运用微信、QQ、短信等开展“移动式”技术培训,同时线下深入农村帮助农户解决春耕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此外,志愿者们还为农户开展农资代购、配送等服务,建立“流动农资超市”,将种子、化肥等物资送到农户家门口。运用电商平台、网络处置固定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