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诉求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1 03:58 点击:1068454

“每天准时测体温,有发热、咳嗽等状况要第一时间联系我们……”3月1日,在重庆市江津区支坪镇津坪社区,退役军人、老党员王永朋和社区志愿者穿梭在各处楼院。像这样每天挨家挨户走访排查,年过六旬的王永朋持续了一个多月。有同事劝他多休息,王永朋说:“疫情不退,我也不退。”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各地退伍老兵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参与排查、消毒、运输、值守等任务。他们不是医者,却是战疫先锋。他们不畏艰险、不辞辛劳、不计报酬,默默守护着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若有战,召必回”的庄严承诺。 “蓝色尖兵”,冲锋在疫情防控一线 “身为一名党员退役军人,关键时刻,我必须要站出来,冲上去!”说这话的周昆是“襄阳楷模·最美退役军人”,也是湖北省襄阳市谷城蓝天救援队的主要发起人和临时党支部书记。这支以党员退役军人为骨干的救援队2019年10月成立,自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一直活跃在谷城县。 1月22日,谷城县医院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接诊的发热病人逐渐增多,全县医疗救治物资告急!救援队队员席文辉立即向在某电商企业任高管的好友求援。除夕当晚,在得知该企业捐赠了28吨蔬菜和水果、10万只口罩等物资的消息后,救援队队品牌诉求

守卫病区、转运患者、卡点值守,在湖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场上,哪里有公安民警,哪里就有辅警。“辅警也是警,关键时刻,绝不退缩!”他们这样说。面对病毒,他们像民警一样,越是艰险越奋勇向前。 “我的职责不允许我胆怯退缩” 2月24日,湖北荆州市公安局沙市区分局辅警集体“疫情防控转运送治突击队”被沙市区人民政府记集体三等功,辅警李兴龙记个人三等功。这是湖北省首次为辅警记功。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由李兴龙、杜雄、王风华等7名辅警组成的“疫情防控转运送治突击队”累计出动90余次,转运120余名发热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其中34岁的李兴龙,已累计转运送治发热人员80余名。 “每天接触这么多发热人员、疑似患者,你不怕吗?”常有人这样问他。 “我年轻,抵抗力强,我的职责也不允许我胆怯退缩!”李兴龙答道。 李兴龙本是沙市区公安分局立新派出所的一名辅警,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后,该所需抽调一名警力协助开展全区发热患者的转运工作。“让我去,作为预备党员,这是检验我党性的最好时刻!”李兴龙主动请命。他每天忙碌地转运发热人员至指定的医疗场所,最多的一天,连续转运了17个发热患者,不能按点吃饭是常事。 “哪怕是辅警,关键时品牌诉求

“对在斗争一线表现突出的入党积极分子,可火线发展入党。”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对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工作作出明确指示。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公安民警、社区工作者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分子。他们一贯表现好,都是工作中的骨干,在抗疫一线事迹特别突出,有的之前已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有的刚刚提出入党申请,在战疫“火线”,他们面向党旗庄严宣誓,成为党组织的新生力量;还有更多同志,因身边共产党员的精神感召郑重提出了入党申请。 据统计,截至3月2日,各省区市和部门(系统)共在抗疫一线发展党员9397名,其中,一线医务人员4919名,公安民警1559名,社区(村)工作人员814名,物资保供、市场监管、应急管理、交通运输、城管环卫、专门医院和方舱医院建设、新闻宣传等部门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工作人员2105名。这些新生力量在战疫中无惧风险、奋不顾身、日夜守望,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斗争,谱写出一幕幕英雄篇章,党组织因他们的加入而汇聚起更强的战疫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坚强组织保证。 淬炼:抗疫一线是考验入党初心的大熔炉 这场战疫,没有硝烟,却危险重重品牌诉求

  “引进黄瓜试验品种10个、菜豆试验品种2个……”近日,吉林省永吉县兴隆村第一书记郑德春正在为村里棚膜园区蔬菜生产忙活着。   郑德春介绍,疫情防控期间,村扶贫产业棚膜园区蔬菜生产项目,吸纳本村8名贫困户到园区打工,每人月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   疫情给贫困人口带来更多困难,2019年底,吉林省剩余未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还有5001户、贫困人口还有10063人。面临决胜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的现实,吉林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脱贫攻坚两场硬仗。   铆足劲帮助贫困户就业   “不能出门务工,家里收入少了一大块。”通化县英额布镇大倒木村60多岁的贫困户李淑云,因去年老伴突发脑血栓丧失劳动力,便在家附近干零工照顾老伴。春节过后,受疫情影响,村里没有零工可干,李淑云有些着急。   “这临时公益性岗位解决了眼下找工作的困难,每个月有近1000块钱收入。”如今,李淑云悬着的心落了地,她在村里干起了防疫工作,值守、登记、测体温……每项工作都尽心尽力。   吉林省通过扶贫信息系统大数据分析,确定了省外就业返乡人员、存在返贫风险的贫困劳动力和县外省内务工人员约1.8万人,作为这次疫情防控期间需要加品牌诉求

  (抗击新冠肺炎)武汉战“疫”记: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中新社武汉3月4日电 题:武汉战“疫”记:人间烟火气 最抚凡人心   中新社记者 张芹   4日清晨,武汉市民陈莉走进厨房,将前一晚醒发好的面团取出揉搓、擀平,保温杯临时充当起擀面杖。按压好的面团切成长条,两片叠在一起,用筷子压住中间部位,两段捏紧,放入五成热油锅中,不一会儿蓬松酥脆的油条便出锅了。   “宅家”抗“疫”的日子里,陈莉和丈夫为了丰富孩子们的餐桌,挖空心思“苦练”厨艺。从自制凉皮、电饭煲蛋糕、“网红”奶茶,到武汉人“过早”(武汉方言,意为吃早餐)常吃的热干面、豆皮逐一“破解”。   在武汉一家房地产公司工作的陈莉,平日因为工作繁忙,鲜少有下厨的机会。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宅”在家中的她不得不为一日三餐重新掌勺。   “大部分是跟着网上食谱学的,有时候还会打电话向家里老人求助。”陈莉告诉中新社记者,疫情当前,作为普通市民留守家中不出去添乱就是最大贡献,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做一桌可口的饭菜,也是难得亲子互动的机会。   在陈莉看来,少了外卖和出门“觅食”,自制美食也为“蜗居生活”增添了不少烟火气。疫情当下,一家人整整齐齐吃品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