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盛行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6-03 04:42 点击:1058699

留法学子: “只希望能多尽些力”   武汉大学法国校友会在物资运输现场。   “心紧紧连在一起”   马凯亮是巴黎地区公派学者学生联谊会的会长、巴黎萨克雷大学的博士生。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马凯亮看到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大学法国校友会的募捐通知,通过确认后,巴黎地区学者学生联谊会以协办单位的名义通过公众号和微信群发布了捐款消息。“消息发出当天就有一个公派留学生给我截图。他说:‘捐了100欧元,钱虽然不多,但是我的心意。’那一刻,我很感动。虽然是出门在外的留学生,分散在各地,但我们的心是紧紧连在一起的。”马凯亮说,“如今,向我所在的微信群发布募捐信息成了我的固定工作。”   马凯亮告诉笔者,他们正在着手策划将在今年夏天举办的第二届留法艺术作品展,希望通过艺术的形式让大家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   “和时间赛跑”   巴黎一大地理学博士生郄昱是武汉大学法国校友会志愿者中的一员。联系上她时,她正准备出发去仓库。“这批物资会直接送到湖北25家医院。”   郄昱在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加入到志愿者团队当中。“希望能快一点知道物资到哪里了,何时能送到医生手上。”   “因疫情发展,口罩等防护物资供应不足东方盛行

一束阳光从云彩的缝隙射下,继而渐渐扩大,不大一会,阳光普照了星城长沙。芙蓉路,是这座城市南北贯通的主干道,也是最繁忙的主干道。但此时,它门可罗雀,平静地守候着这座城市的宁静。坐落在芙蓉中路西侧的湘雅医院,显得更加宁静,像是在沉思,也似在浅睡。 走进这个大院,这里的宁静不同寻常。 行人稀少,车流零落,原来匆忙奔走在大院每个角落的白衣天使们少有了踪影。但“湘雅”,这个被中国甚至世界亲切叫了百年之久的医院,更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她穿着红白相间的外衣,头顶着天空的云彩,脚深深扎入湖湘大地,就这样宁静地屹立着,不论风和日丽,还是刮风下雨。 但当我走进办公区时,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大家都在忙碌,统计上报、接听关于疫情的咨询电话、联系相关部门协调工作等等。看上去似乎一片沸腾景象,但这还只是表象,真正的沸腾在发热门诊,在重症病房,在湖北抗疫一线;沸腾不在外表,而在内心,在骨子里,在血液中。 我来到眼科医生李凤云的办公室,跟我想象的一样,此时来看病的比往常少得多。如果不是穿着白大褂,李医生就像是邻家大姐。特殊时期,大家都没有握手,李医生主动坐到了下风口,且保持一定的距离。 李凤云医生便是湘雅东方盛行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火神山医院医务人员与患者碰肘加油。   汪学潮摄 武汉的清晨,路灯闪烁。 每天早上6时许,轮班的医护人员,草草吃了点早餐,匆匆戴好口罩,一路小跑登上开往火神山医院的公交车。 “你们都这么累了,怎么还这么精神饱满?”记者跟他们同车去火神山医院采访,便与他们聊了起来。 “军队的医生、护士,首先是战士!”幽默诙谐的火神山医院感染七科一病区副主任谢华说:“我们是革命一块砖,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这支队伍里,有“60后”也有“00后”;有刚入伍一年多的战士,也有即将退休退役的老兵。2月2日上午,他们飞抵武汉天河机场便赶往火神山医院,接收完善新建病房,为2月4日医院首批收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奠定了基础。 谢华说,为了尽快安全地接收火神山医院的首批确诊患者,从2月2日下午开始,“60后”的马壮主任和护士陈红,带领感染七科的医护人员夜以继日地收拾病房,调试设备设施,准备药品和医疗耗材等,一直奋战到2月4日凌晨,接着马壮又带领担负收治首批患者的医护人员进行了实地模拟演练。 4日上午9时30分许,已有3天3夜没怎么休息的马壮,依旧精神抖擞地带领这支队伍准备收治。10辆运送新冠肺炎确诊患者东方盛行

每天只让机器休息两小时(一线抗疫群英谱)   朱志国在中医药预防制剂前   1月23日凌晨,武汉宣布封城,九州通九信中药集团总经理朱志国成了第一批“逆行者”。在疫情爆发前,九信已经陆续在全国采购药材做储备,“但没想到疫情发展这么快。”朱志国说。   尤其是1月23日,湖北卫健委公布中药预防方之后,市场的需求一下上来了,“最开始一两天非常紧张,常备药材有一定库存,但有些药材库存只够一两天,那时真是发动了所有的采购员在全国各地加紧采购。”   当时全国很多地方开始陆续采取交通管制,武汉的车出不去,外边的车进不来,又赶上春节,供应商在过年,工人找不到,好不容易找老供应商凑齐了药材,又找不到司机往武汉送货;好不容易找到了司机,又面临重重关卡。“我们就到处找地方政府、防控指挥部开证明,或者一问到有返回武汉的车就协调带货。”朱志国说。   而让他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送药材的货车进不了城,打了市长热线,又打省长热线,告知当地这是给武汉治病救命的药,最后,当地政府高度重视,派了辆警车一路护送。   “这种采购经历从来没有经历过。”朱志国感慨道。   但采购药材才是第一步。从1月22日九信中药成立抗击疫情指挥部开始,东方盛行

保卫武汉的决心更坚定(一线抗疫群英谱) 华雨辰在测量司乘人员体温 第一次与华雨辰取得联系时,她说:“明天一大早要爬起去搬菜。” 当记者再联系华雨辰时,她又在武汉北湖收费站担任志愿者,协助交警等做好往来车辆人员的体温测量工作。 1月23日,武汉“封城”当天,一则志愿者招募的消息出现在华雨辰的微信,志愿服务的内容之一是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华雨辰一想自己可以做这件事,于是就报名了。 华雨辰是武汉市青山区钢花小学的音乐教师,是一位“90后”。疫情暴发后,她义无反顾地做起了防疫志愿者,为武汉疫情防控做着自己的努力。 一开始缺少防护、消毒物品,华雨辰出门把自己包裹得很严实,每送完一次,就开车窗通风至少半个小时,用盐水抹一抹座椅。后来,华雨辰去超市抢到一瓶84消毒液,这才能够每次送完之后进行完整的消毒。 记者问,这么危险,不怕吗?华雨辰也很诚实:“说实话,我其实挺怕的。”但她更坚定地说:“但是我更怕在这个时候我什么都没做。” 凭着这股信念,华雨辰又加入协助交管人员测量往来车辆人员体温的志愿服务。她一天在武汉市内二七桥,一天在北湖收费站,每一次上岗都在5个小时以上。此外,她还要去青山区方舱医院担任播音员;时不时东方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