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评估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16 09:31 点击:1046987

  2月6日,北京市卫生监督机构对地铁交通枢纽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开展监督检查,重点检查集中空调运行现状、通风系统卫生检测报告、设施部件定期清洗情况及新风系统和风口的设置与卫生状况等。执法人员要求管理责任者每天按最大通风量保持通风,公共空间保持每天22小时通风,并落实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的工作要求。   据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流行期间,全空气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关闭回风系统采用全新风运行,并在每天空调启用前或关停后多运行1小时;空气—水方式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要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已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中应严格遵循产品使用说明操作,保障运行效果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要求;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过滤器、风口、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记者杨金伟 通讯员蔡佚阳)风险评估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黑龙江省公安机关将对包括阻碍医疗救护人员等采取检疫、强制隔离防控措施在内的12种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严厉查处打击。   据介绍,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包括:阻碍医疗救护人员、疫情防疫人员、人民警察和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采取的防疫、检疫、强制隔离、封锁疫区等防控措施的;编造与疫情有关的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虚假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已经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员,故意传播病毒,危害公共安全的;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牟取暴利,欺骗消费者,严重扰乱市场秩序的;生产、销售用于防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假药、劣药,以及伪劣的口罩、手套、消毒水等防治、防护产品、物资的;盗窃、诈骗、哄抢、抢夺、破坏、侵占疫情防治救援物资、设备的;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名义,实施诈骗行为的;非法堵塞道路交通,阻碍执行疫情防控任务车辆通行的;非法捕杀、交易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的;串联、煽动、组织非法游行、集会、聚集闹事等扰乱疫情防控工作的;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风险评估

  2月4日14时30分,在温州市中心医院南白象院区(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门口,4名曾被确诊为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在康复出院时向医生表达着谢意。这其中,年龄最大的一位重症患者是85岁的黄阿婆。   黄阿婆1月10日出现咳嗽、咳痰,1月22日赴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治,1月24日被确诊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转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诊治。入院时,除了发烧、咳嗽等症状外,黄阿婆还有高血压。检查后,发现黄阿婆血气提示氧合指数低,达到重症的标准,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医护人员对黄阿婆全力展开救治工作。   经过医护人员12天的精准诊断和施治,黄阿婆病情逐渐好转,两次呼吸道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专家组研判病情后认为达到解除隔离、出院标准。   温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63病区主任戴建义介绍,在医务人员的精心治疗和护理下,该院目前累计出院了10名确诊患者。医务人员将会定时对他们的健康状况进行回访。(记者郑纯胜 通讯员刘约 陈欢笑)风险评估

  最近,有医务人员建议用CT检查代替核酸检测来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对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指出:核酸检测对于传染病的病原学检测来说是金标准,不能用CT替代。尤其对于新发传染病,必须要做核酸检测。   瞿介明说,疾病诊断是由临床医生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做出的综合判断。对于肺炎,影像学检查尤其是胸部CT扫描是非常重要的辅助检查,特征性影像学表现能够对肺炎的致病原作出提示。胸部CT征像及其组合有助于临床医师判断肺炎致病原的大方向,如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等。如果CT上有相对特异性的征像,有经验的临床医师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史、免疫状态和临床表现,不难一眼“猜出”致病原。   瞿介明强调,影像学诊断领域有句老话叫“同病异影,异病同影”,以病毒性肺炎而论,其致病原可以是流感、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等,而混合感染更增加了仅从CT推论致病原的难度。对于传染性很强的新型冠状病毒,如果将CT表现作为确诊标准,就会存在将流感等其他病毒性肺炎误判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风险;而如果将这些患者当作确诊病例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患风险评估

  宁波、杭州的两个病例是否为共同驻留者所传染,尚需流行病学调查确证,但值得注意的是,两位患者在接触时均未佩戴口罩。   在疫情防控形势严峻的当下,公众对特效药、疫苗望眼欲穿。什么时候能研发出特效药?疫苗研发有没有具体的时间表?诸如此类的问题,也是媒体向专家们提问最多的。   公众急迫的心情可以理解,但迄今为止,我们仍缺乏针对性的特效药及疫苗,这与病毒善变,尤其是RNA病毒善变的特性有关。因此,在加强科研攻关,研发药物和生物疫苗的同时,决不能忽视戴口罩、勤洗手等“社会疫苗”的重要作用。换言之,当我们缺乏进攻的“矛”时,就更要夯实防守的“盾”。   另一方面,也应认识到,当前我国公民健康素养普遍不高。要想使大家在短时间内养成佩戴口罩等卫生习惯,并非易事。此次疫情或许可作为一种催化剂,加快公众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此,卫生健康部门要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让公众了解到如何科学佩戴口罩。与此同时,其他相关部门也要做好物质基础保障,避免出现一“罩”难求的情况。(记者 张磊)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