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用期自我鉴定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4-30 03:10 点击:1041001

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再为湖北捐赠800余万元物资  中新网石家庄1月29日电(李晓伟 李茜)继26日首批价值1000万元援助物资发往湖北后,连日来,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再次募捐价值800余万元的医疗物资,发往湖北疫区。   据了解,26日以来,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全体工作人员紧急联系医疗企业1000余家,在医疗企业的配合下,此前已采购护目镜3000个、医用帽14000个、二氧化氯消毒泡腾片140吨,呼吸机10台,总价值806.54万元的物资。救援物资已分三批次发送。 工作人员正在装载救援物资。 河北慈善联合基金会供图    29日下午,该组织已追加采购护目镜1万个(含支援湖北和河北各5000个)、呼吸机20台,总价值197.5万元的物资,将尽快安排发货。   同时,针对河北地区疫情,该组织28日紧急发起“共抗疫情 冀益行动”项目,为各大医院、各级组织、社区居民筹集疫情防控物资,截至29日15时,已筹款近200万元。(完) 【编辑:张燕玲】 试用期自我鉴定

  【新春走基层】黄河滩区人的新生活  光明日报记者 徐谭 光明日报通讯员 王克军  黄河在北,大堤在南。山东省高青县开河村就坐落在这样“前后受阻”的河滩上,数十年来只能与水患和贫穷为伴。春节前夕,随着县里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的陆续完工,开河村人即将告别滩区进城,多年安居梦圆。  1月17日,农历小年,45岁的张霞成为村里第一个领到安置房钥匙的人,她和家人打算赶在除夕前简单布置,欢欢喜喜搬进新家过年。   提起滩内生活,张霞恨恨地咬牙。村里旧房距河床不到300米,自从嫁到这儿,她就与频繁的水患较上了劲。“庄稼淹了,道路毁了,房子都泡在水里。”回想多年前的一场洪水,张霞仍心有余悸。  历史上,开河村人从黄河北岸搬到南岸,本想用勤劳双手开垦滩区,创造幸福生活,但河水动辄决口漫滩,携泥带沙毁坏村庄,叫人苦不堪言。每遭一次灾,大伙儿就要把辛苦积攒的血汗钱投在修房子上,村台越垫越高,日子却越过越穷。进退维谷的滩区人不得不再次考虑向外谋出路。  为了养家,张霞丈夫常年在外打工,而她每天清早天不亮就要送孩子翻过黄河大堤,到十公里外的城里上学,然后还要匆匆赶回村中照顾老人和种地,几乎没有时间做别的营生。“从前试用期自我鉴定

  【新春走基层】“太阳”帮咱赚钱  1月25日,山西省临汾市大宁县三多乡东庄坪村的田野沟壑白茫茫一片。63岁的贺志平早晨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家屋顶上的太阳能光伏发电板里里外外擦洗一遍。  “说实话,一开始我心里直打鼓。晒着太阳,这些蓝色的板板就能挣了钱?”老贺边干活边唠嗑。    直到一笔笔款项真金白银打到自己卡里,老贺终于打消了顾虑。3年前,贺志平还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就他一个劳动力,一家的日常开销全靠种玉米维持。在县委、县政府光伏扶贫政策支持下,他在自家的屋顶建起了家庭光伏“发电站”。     现在,他家每年仅光伏发电一项就收入4000元,已如期脱贫。乐得老贺逢人就夸:“晒着太阳就赚钱,幸福生活在眼前。”    像贺志平一样的光伏发电受益户,在三多乡还有很多。近年来,该乡先后在19个村修建了300千瓦分布式太阳能电站,这些占地仅为5.5亩的光伏扶贫电站,年发电量约30万千瓦时,每年收益约30万元,给村民和集体带来很大的经济收益。    行走在三多乡,一排排太阳能电池板格外引人注目,蓝色多晶硅组件在太阳照射下闪闪发光,一条条电缆从四面八方汇聚在一起,将电流源源不断输送到电网。车子走到垣上,穿过一片试用期自我鉴定

为旅客出行筑坚固防线! 记录春节战“疫”中的铁路人 樊杨在对动车组进行消毒。 供图   中新网1月29日电(记者 马学玲 通讯员 秦涛 周兵 樊康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牵动人心,在国铁集团统一部署下,铁路职工严阵以待,他们舍小家为大家,默默坚守岗位,遏制疫情蔓延,为旅客出行建起一道坚固防线。   成都局集团公司樊杨:“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工作”   1月27日夜晚,夜幕下的城市格外宁静。 樊杨在对停放在检修线上的动车组进行消毒。 供图   樊杨,成都动车段运用车间的副工长,他带领着成都铁路疾控中心的防疫人员在检修库内对一列列停放在检修线上的动车组进行消毒。他们仔细地对整列车的每个部位都进行消毒处理。消毒结束后,他捂在防护服内的冬季作业服已经被汗水浸透。 樊杨在对动车组进行消毒。 供图   喝了一杯冲剂,重新换上防护服。樊杨带着防疫人员对动车组的餐车、司机室、监控室、广播室等重要场所进行消毒,提醒防疫人员对动车组车厢两端连接处、行李架等部位进行消毒。   “相比疫区逆行者的坚守与付出,我们只是在普通的岗位做着自己应做的工作。” 樊杨说。   南昌局集团公司余玮娜:宝妈坚守疫情防控一线   作为省会高铁站,福州站身负阻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试用期自我鉴定

  【新春走基层】许昌市建安区彭姚村:乡土人才返乡创业助力脱贫致富  映象网许昌讯(记者 康世保 通讯员 武书锋 何炜)近日,记者来到许昌市建安区五女店镇彭姚村,通过走访了解五女店镇彭姚村引进乡土人才返乡创业的情况。  记者在建安区所创办的三只羊纺织品加工工厂了解到,该厂每年为彭姚村集体增收5万元。一位热心的村民告诉记者:“现在我们村大不一样,村里的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厂里还吸收了很多富余劳动力,大家都齐心协力鼓足劲儿一起脱贫致富奔小康,我们现在的日子是越过越有滋味儿了!”  据悉,彭姚村是回、汉民族团结的和谐村庄,251户1146人,其中回民占比约65%。村“两委”干部5人,党员36名。彭姚村强化党建引领,以争创“五好支部”为目标,扎实推进“三抓三促”。   “我们村委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程序,对村内重大事项、重要支出进行集体决策、民主决策,将工作公开化、透明化。在2019年许扶运河涉及彭姚段2公里的疏通过程中,以‘支部分包党员、党员分包群众’的模式,用4天时间完成102户的渔塘、树木、庄稼等清表疏通。我们村是回、汉混居,在相互尊重民族习惯的基础上,专门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破除婚丧嫁娶中铺张浪费的陋习试用期自我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