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生物治疗

来源:网络 更新日期:2024-05-05 08:23 点击:1037931

三部委: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医护人员权益  中国三部委:保障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治医护人员权益 图为抢救重症患者。中新社记者 高翔 摄   中新社北京1月23日电 (记者 赵建华)中国财政部23日公布,为做好当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治工作,保障防治人员的权益,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印发了《关于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有关保障问题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明确,在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防和救治工作中,医护及相关工作人员因履行工作职责,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死亡的,应认定为工伤,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已参加工伤保险的上述工作人员发生的相关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按工伤保险有关规定支付;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由用人单位按照法定标准支付,财政补助单位因此发生的费用,由同级财政予以补助。(完) 【编辑:张楷欣】 肿瘤生物治疗

儿童呼吸内科86岁“院宝”老专家坚持坐镇一线  1月23日,武汉儿童医院呼吸内科86岁“中国儿科医师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董宗祈教授照常开动电动轮椅,从武汉儿童医院家属区出发去门诊部上班。在寒冷的冬日与全城众志成城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前,他放心不下患儿,选择做一个“逆行者”,守护孩子们的健康。   每周四上午半天的门诊雷打不动,为了不让前来就诊的患儿久等,早上八点不到,董宗祈教授便早早来到诊室,做好接诊准备工作。“董主任,您帮我看看吧,我这孙儿咳嗽几天了不见好。”当天,58岁的张奶奶带着孙子前来看病。她说,孙儿患有慢性咳嗽,一直在董主任手上看,病情控制得不错,可是前几天没招呼好,孩子吹了一些冷风,又开始咳嗽个不停,在家观察了两天不见好,实在是不放心,便带着孩子前来就诊。好在孩子病情不重,张奶奶心中舒了一口气。   董宗祈教授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时间戴着厚厚的N95口罩让他有些憋闷难受,但一到询问患者病情的时候,他立马挺直了腰板,听得格外仔细。看检查结果、询问病情,仔仔细细地为每一位患儿开出治疗处方。   穿戴着防护装备,脱卸比较麻烦,因此他很少喝水,也很少上厕所。中午12时10分,将26个预约号全部看完后,董教授才离开诊室。   眼下,新型肿瘤生物治疗

“80后”护士主动请缨 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患者救治  中新网上海1月23日电 (陈静范忭忭)自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出现后,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公卫中心)作为定点收治医院,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救治患者。 吴艳在日常工作中。 范忭忭 摄   随着收治人数的增加,应急病房需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配备,吴艳获悉情况后,主动递交申请书,要求加入应急护理队伍,参与救治患者。吴艳表示,自己有12年的护龄,目前在公卫中心呼吸内科担任带教,作为一名党员,必须在关键时刻冲锋在前。 吴艳的申请书。 范忭忭 摄   据了解,这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造成患者的肺部受损,成为“病毒肺”,严重的患者肺部受损严重,影响肺的正常工作。而采取体外膜肺氧合(ECMO)治疗,相当于在人体外安放一个“人工心肺”替代人的肺,让人体自身的肺能够得到充分的治疗和休息。据了解,吴艳在平时工作中,经过ECMO培训并熟练操作ECMO设备,积累了大量临床护理经验。在她看来,在这个时刻进入应急病房,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自启动应急工作以来,在上级部门的领导和市级专家的指导下,公卫中心迅速组建了由240多位医护人员组成应急梯队,确保每一位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能够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 肿瘤生物治疗

  (新春走基层)护工毕晓梅:四天工作56小时 老人们是她难舍的牵挂   中新网昆山1月23日电 题:护工毕晓梅:四天工作56小时 老人们是她难舍的牵挂   作者:黄莹   当身边的老乡一个个背上行囊返家过年,53岁的护工毕晓梅还在昆山盛爱护理院忙碌着,今年是她第六年留守护理院过年。“这么多年没回四川老家,也不知道变成什么样了。”   23日早上6点,毕晓梅准时步入护理院,换上工作服后,投入一天忙碌的工作。“江爷爷这两天血压有点高,要继续监测;沈奶奶今天要给她洗头擦身;最近一直下雨,廖爷爷的关节炎又犯了,要给他按摩活血……”   跟着毕晓梅给老人们打水的路上,遇上家属与其他护工打招呼,“今年不回家过年了?”“大家都回家了,老人们怎么办?总得有人照顾呀。”   昆山盛爱护理院是一家非营利性医疗护理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四层大楼里,收治了约120位老人及一些患病生活不能自理人员。一层还设有内科、康复医学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等科室,供老人们问诊取药。在护理区,2、3位老人一间房,每6位老人配备了一名护工,每层有专属医护人员。   护理院行政院长李梅说,“做护理工作真的不容易,需要加倍的耐心和细心。今年超半数护肿瘤生物治疗

  (新春见闻)棚户区改造让内蒙古民众“做梦也能笑出声”   中新网乌兰察布1月23日电 题:棚户区改造让内蒙古民众“做梦也能笑出声”   中新网记者 李爱平   崭新的茶几上摆放着糖块、水果,电视机上方摆放着两个月前儿子郝峰结婚时的照片,脚下的地板砖被李芳擦得一尘不染。   23在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新尚家园,60岁的李芳满脸笑容地对记者说:“儿子能住进这样的好房子,让我做梦也能笑出声。”   李芳一家是乌兰察布市集宁区近年来实施棚户区改造的受益者,2019年搬进这套心仪的房子后,先迎来了儿子的婚礼,然后一家人将在这里过年。   “当年进行棚户区改造时,房子被拆后,给的补偿款,不足以买大平米房子,在集宁区房屋征收管理办公室的帮助下,用当地的二手房平台购置了这套98平方米的房子,每平方米还优惠了几百元(人民币)。”李芳告诉记者,“这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心愿。现在出去和邻居们交谈也有底气了。”   李芳的高兴事并不止这一件,她告诉记者:“今年年底前,我也要搬进自己的新房子。这样我和儿子就都有了新房子住。”   回想起之前住平房时的日子,她说:“每到冬天都要烧火打炭,脏不说,还时刻警惕被烟熏着。”“上肿瘤生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