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国首个大碗饭 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在安徽合肥开工建设


更新日期:2022-09-17 14:06:17来源:网络点击:1927191

  中新网合肥9月16日电 (记者 吴兰)16日,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在合肥开工启动建设。据悉,作为国内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该项目是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也是水利部、安徽省今年重点推进开工建设的项目之一,总投资9.7亿元。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内容主要分为蓄洪区建设工程和生态湿地修复工程两部分,设计蓄洪库容1.09亿m³,治理生态湿地面积13.6km²。其中蓄洪区建设工程包括新建进(退)洪闸1座,改建、新建排涝泵站7座,外河和保庄圩堤防加固等。

  “当洪水来袭威胁城市安全时,启用蓄洪区功能;平常年份没有洪水时,则发挥生态湿地涵养、净化南淝河入湖水质的作用。”合肥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建成后,可为南淝河超标准洪水提供蓄滞场所,相机分蓄巢湖超额洪量,掌握防洪主动权。同时,通过湿地与生态农业相结合,丰富生物多样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并且兼顾水质净化功能。该项目对于推进巢湖综合治理和安徽生态文明建设、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鸟瞰效果图。 合肥市水务局供图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鸟瞰效果图。 合肥市水务局供图

  十八联圩位于南淝河入巢湖口东岸、巢湖的西北岸,总面积27.6km²。据介绍,南淝河是合肥的“母亲河”,也是环巢湖入湖河流中治理难度最大、国考断面干支流最后一个水质全面达标的河流,是巢湖综合治理的“硬骨头”。1991年、2016年和2020年大水期间,为缓解合肥市、巢湖周边区域防洪压力,十八联圩均主动破堤蓄洪。

  2016年大水后,合肥市规划建设十八联圩生态湿地,将其纳入《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实施方案》国家试点项目中,2019年12月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审核,至今已批复实施三期湿地修复工程。2020年7月,安徽省巢湖流域水生态修复与治理工程——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纳入国家150项重大水利工程清单,2022年8月,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得安徽省发展改革委批复。

【编辑:李岩】

相关:

中国创新药头上的“三座大山”图片来自 诺诚健华官网在核心产品奥布替尼成功商业化后,诺诚健华(HK:09969)再次迎来里程碑。9月9日,诺诚健华正式在科创板启动招股,融资金额接近30亿元。二次上市成功后,诺诚健华成为又一家“A+H”两地上市的..

苹果依旧是苹果 华为依旧是华为 手机产业需要竞争这个月,手机界一年一度的大事又来了,那就是新一代iPhone的发布。iPhone14一推出,就一如以往地惹起不少争议,评价仍然很两端。有媒体认为安卓阵营“想超越苹果,越来越难了”,也有KOL认为iPhone14了无新意,三..

上一篇: 遵义本轮新冠肺炎疫情整体可控形势向好
下一篇: 广西首条PPP模式建设铁路项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