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河北永清匠工业硫酸 人用20万节秸秆扎刻“万方安和”模型


更新日期:2022-08-22 21:49:24来源:网络点击:1914988

  中新网廊坊8月22日电 (宋敏涛 王满凤)直径误差不超过0.3毫米的秸秆需要20万节,同一尺寸秸秆开槽相差不超过0.2毫米,榫卯结构要反复比对做到严丝合缝……22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南大王庄村,秸秆扎刻艺人徐健正在制作圆明园四十景之一“万方安和”的模型。

  “‘万方安和’建筑平面呈‘卍’字形,它有一个美好的寓意就是万方安宁。制作这件作品是希望疫情早日过去,大家都平平安安。”徐健说,目前该模型他已经完成了三分之二,全部完成还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秸秆扎刻是以高粱秸秆为原材料,纯靠手工扎刻成大型仿古建筑模型的手艺。2008年,永清秸秆扎刻技艺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徐健的父亲徐艳丰成为该项目的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图为徐健正在制作“万方安和”模型。 刘欣羽 摄 图为徐健正在制作“万方安和”模型。 刘欣羽 摄

  “开始学是出于责任,慢慢地就变成了喜欢。由于秸秆扎刻学习周期长、难度大,几乎没有人愿意学习这门技艺。”徐健说,19岁时起,他开始潜心学习、苦练技艺。

  徐健说,秸秆扎刻必须有足够的耐心,尤其是古建类的扎刻作品,大量的榫卯结构都需要纯手工开槽咬合制作,需要几个月甚至一两年的时间才能制作完成。除去吃饭睡觉,其余时间他都在做扎刻。

图为徐健正在制作“八仙亭”模型。 庞趁友 摄 图为徐健正在制作“八仙亭”模型。 庞趁友 摄

  “你看现在的梁柱都是笔直的,那是因为用酒精灯一一烤过,只有这样扎刻出的作品才会整齐,装上的每扇门和窗才能够打得开、关得上。”徐健说,秸秆扎刻从选材到制作都有着非常严格的标准。由于每节秸秆要用刀挖槽,手指受伤是常有的事,现在他右手大拇指上还有一道4厘米长的疤痕。

  精雕细琢的黄鹤楼,古香古韵的故宫角楼,古朴庄重的遵义会议旧址……经过18年的努力,徐健的扎刻技艺早已炉火纯青,作品先后参加省级、国家级展览40余次并多次荣获金奖。

图为徐健展示制作好的“龙船”模型。 庞趁友 摄 图为徐健展示制作好的“龙船”模型。 庞趁友 摄

  “非遗传承人的首要使命是传承,但创新也很重要。”徐健说,他要将秸秆扎刻融入更多的现代元素,比如制作神舟十四号、福建舰航母等作品,既记录祖国的强大,也能让更多的人了解秸秆扎刻技艺。

  现如今,除了钻研秸秆扎刻技艺,徐健还将秸秆扎刻这一非遗项目带进了校园,向更多人展示、传授这门传统技艺。(完)

【编辑:田博群】

相关:

《明日战记》延长上映至10月4日 目前票房4.97亿8月22日,古天乐、刘青云、刘嘉玲主演电影《明日战记》宣布密钥延期,延长上映至10月4日。电影明日战记官方发文称:“#电影明日战记# 密钥将延期至10月4日23点59分!十年漫漫追梦路,愿能被更多目光温柔照耀,点..

河北省文物建筑数字化项目历时6年采集完成文保单位986处  中新网石家庄8月22日电(记者 李晓伟)据河北省文物与古建筑保护研究院22日消息,由该院承担、历时6年的河北省文物建筑数字化项目于日前通过整体验收。该项目共采集完成文物保护单位986处,将为河北省文物保护..

上一篇: 抑郁症妈妈带3个孩子离家 内蒙古警方连夜寻人
下一篇: 首届农村人居环境公共空间创意设计大赛大奖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