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第一届“00后”已经22邵平 岁了!


更新日期:2022-05-04 15:59:00来源:网络点击:1864338

  你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

  每当网络世界出现一些“幼稚”发言,

  总有人会不屑地评论一句

  “00后小学生?”

  STOP!

  现在,这句“刻板印象”该收一收了!

  今年,

  第一批00后——“千禧宝宝”

  已经22岁,

  都要大学毕业了,

  再叫人家“小学生”,

  多少有点不合适吧

  站在人生的分岔口,

  22岁的青年们

  有的早早定下了人生目标,

  有的还在为就业而迷茫。

  不过,

  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古往今来,

  无数人从22岁走过。

  我们不禁会好奇:

  22岁的青年都在做什么?

  都想做什么?

  五四青年节,

  小央带你一起看,

  他们的22岁,

  都是什么样的?

  什么?他/她才22岁?

  其实,

  这些青年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大展身手了,

  只是,

  我们可能不知道,

  闪闪发光、甚至举世瞩目的他们

  只有22岁。

  在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横扫日本选手、

  被称为“人间止藤片”的孙颖莎

  是标准的“00后”。

  2022年1月,

  国际乒联公布2022年第5周世界排名,

  孙颖莎成为首位“00后”世界第一。

  作为国乒现役世界冠军中

  年龄最小的运动员,

  孙颖莎在比赛当中展现出来的

  强大心理素质

  已经超越了同年龄段的选手。

  去年,

  22岁的何同学采访到了

  苹果CEO蒂姆·库克,

  全程使用流利的英文口语表达,

  并且配合超强的逻辑思考能力

  加上幽默自信的言谈举止,

  以及对数码科技领域专业的见解,

  让大家感慨“后生可畏”。

  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

  发言人汪文斌在海外社交媒体上也转发了

  这段采访视频,

  为中国“Z世代”点赞,

  并称赞了视频中提到的“同舟共济”精神。

  当年,他们也才22岁而已

  如果将时间的齿轮往前拨,

  回顾几位家喻户晓的“顶流”的

  青年时代,

  我们会发现,

  22岁青年的眼界和能力

  根本没有上限。

  被誉为“民族魂”的鲁迅先生,

  22岁时剪掉了脑后的辫子,

  并拍了张平头的照片寄给友人许寿裳。

  灵台无计逃神矢,

  风雨如磐暗故园。

  寄意寒星荃不察,

  我以我血荐轩辕。

  在照片背面,

  他写下了广为传颂的《自提小像》,

  表达自己为国捐躯、矢志不移的决心,

  定下了终身为之奋斗的方向。

  在1959年举办的第一届全运会中,

  22岁的钟南山以54秒2的成绩,

  打破了当时男子400米跨栏全国纪录。

  时至今日,

  北京医学院还有几项

  由钟南山创下的运动纪录,

  无人能破。

  周杰伦出第一张专辑《Jay》时,

  不过刚刚21岁,

  从此一炮走红。

  看多了这样的故事,

  未免有点“扎心”。

  难道说,

  有些人注定被上天眷顾,

  年纪轻轻就卓然不群、气质不凡?

  而有些人“二十多年到头来,

  还在人海里浮沉”,

  平凡的人生注脚是不是已经写好?

  并非如此!

  也有的人,22岁时还很懵懂

  有人22岁时,

  还没想好到底要干啥。

  余华那年也是个“斜杠青年”,

  和龋齿、假牙打交道之余,

  盘算着进入“清闲单位”的“小九九”,

  由于作曲和绘画太难了,

  所以他想试试写作,

  为能成为每天都在游玩的穷光蛋而努力。

  有的人还是个战战兢兢的“菜鸟”。

  22岁的罗翔还是个穷学生,

  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

  开始在外兼职讲课。

  初上讲台,

  这个日后让“张三”们闻风丧胆的法学大佬

  其实特别害怕,

  他不断给自己加油打气:“别出错就行。”

  为了摆脱从小被嘲笑“n”和“l”不分的小自卑,

  他会在课前写好逐字稿,

  练到嘴巴都形成肌肉记忆了,

  才敢自信地走上讲台。

  22岁,也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网球名将李娜,

  20岁的时候第一次从赛场上退役,

  选择回归校园沉淀自己:

  “在离开赛场的两年中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远远超过了网球的范畴,

  这样的经历也帮助我

  以不同的观点来看待网球。”

  2004年,

  22岁的她重新回到赛场“大杀四方”,

  并以29岁的“高龄”,

  在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中

  夺得亚洲首个单打大满贯冠军,

  创造历史。

  而有的“花季老将”,

  22岁的时候已经从一个巅峰上功成身退,

  步入了人生新赛道。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

  14岁的伏明霞站在

  蒙特惠奇山高高的跳台上,

  背后是哥特教堂和17世纪的古堡,

  而世界就在她的脚下。

  2000年悉尼奥运会,

  从清华大学重归赛场的22岁的伏明霞

  顶着巨大的压力获得3米跳板冠军,

  还与郭晶晶搭档获得女双3米板亚军,

  职业生涯就此完美谢幕,

  开始品尝普通生活的酸甜苦辣。

  因为年轻,

  会有太多的困惑,太多的迷茫:

  会在考研和工作之间纠结,

  会为进入哪个行业踌躇,

  会为留在哪个城市犹豫

  ……

  但也正因为年轻,

  仍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试错,

  人生仍有无限的可能性。

  有人说,

  正因为青春太过美好,

  无论怎样度过,

  都会有遗憾。

  这是对青春的赞美,

  不是虚度年华的借口,

  青年要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要“胆大”也要“心细”,

  仔细考察后,再做出抉择,

  扎扎实实地迈出每一步。

  尝试过、努力过,

  即使最后依然是“普通人”也没关系,

  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生活,

  做个幸福的普通人,

  同样很好。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

  周杰伦问陈奕迅:

  “Eason,你17岁的时候在做什么?”

  陈奕迅给出一个大大的笑容:

  “我在做什么?我在做梦啊!”

  梦想不设限,

  请大胆“做梦”吧!

  “时间会回答成长,

  成长会回答梦想,

  梦想会回答生活,

  生活回答你我的模样

  ……

  一起跃入人海,

  做一朵奔涌的浪花。”

  今天是五四青年节,

  也正值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

  百年前,

  五四运动一声春雷惊醒沉睡的雄狮;

  百年后,

  “春来潮涌东风劲,扬帆奋进正当时”。

  一百年来,

  每当国家大变革,

  经济民生等领域大发展,

  时代潮流开创先河,

  社会风气为之一新……

  我们就会发现,

  活跃的队伍里少不了青年的身影。

  这一代青年的成长伴着国家的富强,

  而青春逐浪,奔流向海,

  这一代青年,

  也将成为中国故事的青春注脚。

  你今年多大了?

  你还记得自己22岁时在做什么吗?

  或者,

  你22岁时想做什么?

  壬寅年 四月初四

  2022-05-04

  五四青年节

  编辑:赵璐、汪一

  撰文:赵璐、汪一、楼婧、文柯松、欣蕊

  责任编辑:张雷

  来源:央视网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文汇报、澎湃新闻、广州日报、中国体育报、总台《朗读者》节目等 【编辑:黄钰涵】

相关:

喷香港故事|“疫”境中逆行的“护平易近使者”新华社香港5月2日电题:“疫”境中逆行的“护民使者”新华社记者刘明洋、黄茜恬、梁嘉骏初春的一个凌晨,香港伊利沙伯医院(下称“伊院”)门前,香港警察黄敬慈和他的同伴正忙着给救护车清洁消毒。他们刚刚将一位..

喷香港青年集体举办专场朗诵音乐会 重温五四精神5月2日,香港多个青年社团联合举办“青春&使命在交响-五四香港青年专场朗诵音乐会”,通过大湾区管弦乐团演奏经典,结合现场朗诵,重温五四精神,凝聚青春力量。专场朗诵音乐会分为“回望历史、音乐励志、展望未来..

上一篇: 上海推进复工复产有哪些防疫要求?解答来了
下一篇: 上海农业复产率达93%以上,其中蔬菜类达98%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