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唐绝味鸭脖广告 廷波代表:“两户三人”是我最大的牵挂


更新日期:2020-05-20 15:11:31来源:网络点击:1614739

  新华社沈阳5月20日电(记者李铮 邹明仲)“决战脱贫攻坚的答卷上,水泉村还差两户三人。七个半月,我们要奋力达到满分。”全国人大代表、辽宁省喀左县水泉镇水泉村党支部书记唐廷波最牵挂的就是村里还没脱贫的3位乡亲。

  地处辽西的水泉村有3993口人,经过全村人几年的拼搏,建档立卡的58户112个贫困户中,已经脱贫56户109人。

  唐廷波说:“剩下的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我们这几年坚定四个字‘产业兴旺’,路子对,所以有信心。”

  2016年以前,水泉村的5911亩土地绝大部分用来种玉米,传统的生产方式成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最大瓶颈。

  唐廷波2016年挑起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担子后,决定带领乡亲们走土地流转、办村级合作组织、发展特色种植的路子。

  辽西十年九旱,多年受穷的农民不愿意冒险。土地流转这第一脚就不好踢。

  唐廷波一家一家地走,乡亲们有顾虑,他就坐在炕头把党的政策掰开来讲,逐渐消除了群众对新兴事物、新兴产业和相关政策存在的模糊认识。

  2016年6月,水泉村成立了水泉润泽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采取“党支部+合作社+产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将土地集中起来统一经营、统一管理,发展高效农业。

  现在,水泉村旅游观光、蔬菜认养、精品果园、特色杂粮、餐饮娱乐、光伏发电这六大产业共同发力,昔日满眼苞米地的穷村变成了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田园综合体。

  产业越来越旺,贫困人口越来越少,唐廷波乡村振兴的标准也越来越高,但农村缺人才成了他最大的烦恼。他今年带到全国人代会上的建议就是关于农村人才的。

  唐廷波说,农村人才如果仅仅依靠农村自己培养,那这池水只能越来越浅。他建议,以人才市场和农村产业市场发展为导向,根据不同人才对农村产业振兴作出的贡献予以鼓励和激励,不断壮大扎根农村产业振兴的人才队伍。

  另外,唐廷波迫切希望有关部门出台鼓励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与农民面对面的政策。他说,职称、职级、待遇等激励政策都应鼓励农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相关专业人员走进农村,面对面传授养殖、种植、生产等各方面农业生产高技术、高科技,这样农民才能实实在在受益。

  唐廷波说:“农村有了人才,产业才会更加兴旺。脱贫攻坚战胜利后,乡村振兴的后劲就会更足。” 【编辑:房家梁】

相关:

黑龙江省确诊病例无新增 3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  中新网哈尔滨5月20日电(程岩 记者 史轶夫)黑龙江省卫健委20日发布消息,19日0-24时,黑龙江省省内无新增确诊病例,无新增无症状感染者,哈尔滨3例无症状感染者出院。   截至5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本土确..

江苏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1例  中新网5月20日电 据江苏省卫健委官方微博消息,5月19日0-24时,江苏省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截至5月19日24时,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22例,均已出院。   当日无新增本地确诊病例。截至5月19日24时,..

上一篇: 上海新增一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武汉来沪陪夫看病
下一篇: 扎西江村代表:“脱贫+健康”是我最关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