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水下考古www.10010 是怎么进行的?


更新日期:2022-11-02 20:16:13来源:网络点击:1942754

  福建漳州圣杯屿一艘距今700多年的元代沉船水下考古工作正在进行。有不少新华社客户端网友提问:水下考古是怎么进行的?此次难度有多大?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贝?新华社记者在考古现场为网友揭秘。

  网友:水下考古是怎么进行的?

  记者:水下考古须在平潮期进行作业,因为涨退潮时水流急容易把人冲走,所以考古队员们每天最多赶两段平潮期下潜。为延长水下作业时间,此次采取高氧、双瓶潜水技术,将每次水下作业时间提升至30分钟左右,两人一组,小组接力分批次下水作业。队员们通常一整天都漂在海上,吃饭、休息都在船上。

  网友:水下考古需要哪些装备?

  记者:沉船在海面下30米左右深处,考古队员下水作业时,需要身穿潜水服,背负80多斤重的高氧气瓶,佩戴潜水表进行计时和水下定位,携带水下摄影机、防水绘图纸、深水高亮手电等工具,借助新型设备对沉船进行高精度测绘。另外,此次水下考古有很多器材是考古队自制的,比如改造了一个小型水下吹泥设备,对文物表面的淤泥进行水下清理。

  网友:此次水下考古难度有多大?

  记者:这艘元代沉船经过700多年沉积,已深陷淤泥当中,这对还原全貌和提取文物造成较大困难。首先,需要把沉船四周的淤泥清理干净,在洋流影响下,挖掘工作须分步骤进行,并随时拍摄和绘图记录。再者,水下文物比较脆弱,不能直接打捞上来,此次使用环氧树脂和碳纤维布结合的新型材料,对水下文物和周围环境进行打包提取。此外,海水冲刷对文物原貌破坏性强,后期的复原难度很大。

  网友:文物出水后,如何在第一时间进行保护?

  记者:由于这些文物经过海水数百年浸泡,被海水中的各种盐分侵蚀,所以文物出水后第一时间要进行“脱盐”处理,否则瓷器釉面会崩坏。首先要将文物放在脱盐池中清洗,去除表面盐分,再通过脱盐溶液或者新型脱盐循环水池等提高脱盐效率,直到内部盐分近乎全部析出。脱盐结束后,这些文物将交给有关部门妥善保管。

  网友:沉船里发现了哪些宝贝?

  记者:据目前考古发掘得知,沉船的船货主要为龙泉窑青瓷,器型以碗、盘、洗、碟为主,少量盏、高足杯等。目前已经有300多件出水瓷器在漳州博物馆展出,比较精美的有:小巧精致的双鱼洗、稳重大气的龙纹大盘、活泼灵动的五线谱纹高足杯、内底百花绽放的青釉印花瓷盘等。经专家鉴定,这些都是元代中晚期的外销瓷,可见当时我国海上贸易的繁盛。

  策划:齐慧杰 项开来

  监制:邰晓安 康丽琳

  统筹:肖磊涛

  记者:邓倩倩 郭圻

  实习生:王远倩

  新华社新媒体中心

  新华社福建分社

  联合出品


相关:

《克拉和玛依历险记》曝海报 小精灵勇闯魔鬼城 11月2日,原创动画电影《克拉和玛依历险记》正式发布先导概念海报。 该片响应国家“文化润疆”的号召,发扬“大美新疆”的文化理念,倾心打造了这部新疆克拉玛依首部原创动画大电影,荣获了2022年北京国际儿童电..

3名游客进山游玩迷路 西安警方5小时成功施救  中新网西安11月2日电 (记者 张一辰)记者2日从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获悉,西安高新警方联合救援队等多方力量紧急救援,经过5小时成功将3名被困山中的游客营救。   10月30日18时许,西安市公安局高新分局东..

上一篇: 中国戏曲学院携京剧《秦香莲》亮相长安大戏院
下一篇: 我国完成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