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什么样阿尔法围棋 的活动和场所更容易发生恶性踩踏事故?


更新日期:2022-10-31 20:20:18来源:网络点击:1941783

家宁 敏敏

10月29日晚,韩国首尔龙山区著名商圈梨泰院,发生了严重的踩踏事故。

截至发稿,梨泰院踩踏事故已造成154人死亡,149人受伤,其中有4位中国人遇难。韩国媒体预计,死亡人数还会进一步增加,33名重伤患者中仍有人情况不容乐观。

当晚,无数年轻人聚集到这个商街庆祝万圣节的到来。随着氛围渐入高潮,人群聚集也随之增加,很快就达到十万余人,远超小巷子可容纳的人数。在当地时间22时15分左右,首尔消防部门首次接到求助电话,梨泰院有人被困,接下来的短短一小时里,梨泰院“个别人员被困”就演变成了一场大规模的恶性踩踏事故。

什么样的活动和场所更容易发生恶性踩踏事故?

我们日常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活动,什么样的活动更容易发生恶性踩踏事故,又该如何避免和自救呢?

什么样的活动,更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容易演变成踩踏事故的大型活动,在人群特点和场所特点两方面,都有些相似之处。

人群特点方面,主要体现在人群人流动线不畅。什么因素会导致人流动线不畅呢?

首先,人群密度决定着人群行进速度。一般来说,人群密度越大,人群流动速度越低。学者Nelson 和 MacIennan曾通过研究发现,当人群密度在 0.54~3.8 人/㎡时为人群行进的最佳状态,人员基本可以根据个体意愿行走。而当人群密度达到 3.8 人/㎡及以上,个人就会被人群裹挟无法自由行动。

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时,一块18㎡的小空间内拥挤着300余人,相当于16.67人/㎡,这种人群密度远远超出安全上限。人群僵持在原地无法行动,过分的拥挤让一些人因呼吸困难而跌倒。

其次,人群速度大小的变化也会影响人群流动。

活动活动中,人群速度一致能够提供相对的安全保证。而一旦速度忽快忽慢,加速或者刹车效应都会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放大传递给后续人群,引发不明就里人员的骚乱,因而导致推搡和拥挤。

第三,人群流动的方向不同,也会造成人群流动的滞缓甚至紊乱。

有学者将活动时的人群流动划分为 6 种类型:同向流动型、对向流动型、交叉流动型、中心聚拢型、四周发散型和散漫无序型。

经过模型推演研究发现,同向流动、四周发散和散漫无序(比如闲逛)相对安全,对向流动相比同向流动风险更大,中心聚拢型(注释:人群向同一个点聚拢或散开)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

一旦活动人群的速度大小和行进方向发生不规则变化,踩踏事件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此次梨泰院事件发生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人群行动动线的紊乱。据媒体报道,梨泰院事件目击者回忆,在事故发生前,人们自发靠右通行,秩序还算可控。但随着小巷内渐渐聚集了超出可容纳程度的人群,人群行动方向和速度逐渐混乱,最终酿成悲剧。

人群动线紊乱过程 | 图源:参考文献[2]

人群动线紊乱过程 | 图源:参考文献[2]

除了人群特点,有些场所因自身建筑特点也极容易成为拥挤踩踏事故发生的高危地。

最容易发生踩踏事故的,是建筑的“瓶颈处”。

指的是建筑空间中供人员通行的狭窄位置,如建筑物出入口、楼梯等位置。

“瓶颈处”会导致人群流量大量缩小的位置,更容易引发人流阻塞滞留现象,是踩踏事故的高发场所。比如2002年12月,委内瑞拉加拉加斯某舞厅中庭着火,数百名正在狂欢的顾客纷纷涌向为数不多的几个出口,短时间内出口前人群大量聚集,无法疏散,人们相互踩踏,最终造成了47 死、12伤的惨剧。

而一旦发生人员拥挤踩踏,伤亡最严重的场所,是狭窄的小巷子或桥梁等两面封闭、两头进出的地方。

这种场所在人群众多时,容易形成成拱现象。

成拱现象指的是人群从大空间场地向比较狭隘的通道移动时,既有正面人流也有侧面人流,大家都拥挤着向通道,在通道口聚集形成一个拱形,此时人群拥挤力巨大,容易导致人员摔倒。

图源:参考文献[2]

图源:参考文献[2]

在这种通道内一旦发生拥挤,两侧几乎无疏散通道,令逃生或救援难度剧增。

根据地图显示,梨泰院踩踏事故发生在哈密尔顿酒店旁一条狭窄的小巷内。小巷长约40米、宽约3米,宽度仅勉强容纳6个成年人并排通过;而且这还是一条倾斜角度在30°以上的下坡路,地面凹凸不平,极容易绊倒行人;小巷的两侧是各商家的外墙,逃生的物理渠道极其有限。

事故发生地点在哈密尔顿酒店旁边的小巷 | 图源:Naver地图

事故发生地点在哈密尔顿酒店旁边的小巷 | 图源:Naver地图

世界上发生过的那些死伤严重踩踏事故,无一不是以上几个人群和场所风险因素的叠加。

那么,活动组织者能做什么最大限度规避踩踏风险呢?对于个人来说,一旦不幸身处拥挤人群中,又该如何自救呢?

如何避免踩踏事故,我们又如何自救?

百次善后不如一次预防。

面对踩踏事故,好的预防措施胜过一切。

就组织方而言,需要在设计活动时,避免活动吸引的人群构成过于复杂(即不要把活动设定为适合所有年龄的人群),否则会增大管理难度。而且,组织方应根据活动性质和规模,从建筑安全性、出入口数量和开闭情况、疏散路线和安全指示等筛选合适的举办场地。

有多少活动的场地符合要求?| 图源:参考资料[5]

有多少活动的场地符合要求?| 图源:参考资料[5]

其次,组织方要做好管理工作。

中国公安大学的曹旭对109起大型踩踏事故进行了案例统计分析,发现由管理因素直接导致的事故占比高达34.6%,总伤亡人数接近2万。因此,强化管理层面因素是预防踩踏事故,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一环。曹旭认为,在管理层面,以下几点需要尤其注意:

安全防范工作 包括设立专职的安全管理机构,配备足量的安保人员,对整场大型群众性活动进行风险监控。尤其注意的是,要对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责任分工与落实做到位,以防出现安保人员数量够多,但因职责不清、分工不明造成事故的情况。

对于场地里及周边的复杂地形,如台阶、坡道、道路瓶颈处等,应事先进行实地勘察,对存在较大风险的区域采取隔离措施,阻止人群通行,中风险区域增设安保人员,低风险区域设置提示、警示标志。

控制风险能力 主要指应急预案和实时风险监控。组织方应提前制定详细的风险管理方案,包括应急反应预案,并根据实际工作不断修正和演练。

现场管理能力 疏导、分流现场人群,维护好出入口的秩序。特别是出入口秩序维护,人群易在大型场馆的出入口形成拱效应,相互拥挤,如果不及时合理疏导人群,来自各方向的压力都会作用在出口处,容易进一步导致踩踏事故。

在出口处加一个障碍物,就能避免成拱现象 | 图源:参考资料[5]

在出口处加一个障碍物,就能避免成拱现象 | 图源:参考资料[5]

必要时,可根据人群流量和现场管理水平,对人群采取限行、禁行、禁留等方式,保证交通的畅通性。

参加活动的人也不能掉以轻心,不能将希望和责任全部交由活动组织方,自己也要心中有数。我们能做的是:

在进入人员密集的活动场所后,先观察记忆安全出口的位置和疏散通道的方向,对于不合格的活动场所,尽量避免进入。

一旦发现有大批人群涌来,要第一时间避开,怎么避都行,能爬到高处也可以(前提是保证安全)。如果已经进入人群,那么切记不要在人流中停下,更不要逆人流行进,不要贸然蹲下系鞋带、弯腰捡东西,要保持镇定并稳住重心,防止摔倒在地。

本次踩踏事故中,有人及时爬到高处,躲过一劫 | 图源:微博@承包笑点视频截图

本次踩踏事故中,有人及时爬到高处,躲过一劫 | 图源:微博@承包笑点视频截图

在人群异常拥挤时,要右手握拳、左手握住右手手腕,双肘撑开平放胸前,以形成一定的空间,保持呼吸。

图源:参考资料[7]

图源:参考资料[7]

如果不慎摔倒,应护住胸腔腹腔的重要脏器,侧躺在地,双手交叉、十指相扣,护住后脑和颈部,双肘向前,护住太阳穴。发现有人摔倒,应停止前行,大声呼救,告诉后面的人别靠近。

图源:参考资料[7]

图源:参考资料[7]

有人可能会觉得,这样的姿势好像挨打时在“抱头护体”,不太体面。

且不说这是一种求自保的安全防护姿势,就说这种时候,当然是性命更重要,什么体不体面,都得靠边站。

在本次踩踏事件的相关微博下,有人表示,想起自己小时候妈妈一遍遍地叮嘱“不要去人多的地方玩”,突然不觉得啰嗦和讨厌了,很多自己以前觉得严苛的规定,如今也理解了,这都是血泪换来的教训吧。

只是希望,别再有人经历这样的血泪了。

参考文献:

[1]刘卿,曹庆贵,弭新.大型人员聚集活动的踩踏事故危险性定性模拟[J].西安科技大学学报,2022,42(03):468-475.

[2]唐腾. 基于人群个体情绪值的人行桥拥挤踩踏过程仿真模型[D].云南师范大学,2022.

[3]卢颖,仇乐,吕希凡,姜学鹏.基于ISODATA的踩踏生成特征与集群风险关联性研究[J].安全与环境学报,2022,22(03):1459-1466.

[4]王蓝茗. 商业综合体拥挤踩踏风险评估研究[D].重庆大学,2021.

[5]曹旭. 大型群众性活动踩踏事故风险管理研究[D].中国人民公安大学,2020.

[6]雷红梅. 公共活动场所人群拥挤踩踏事故分析及防控措施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9.

[7]科普中国整合自中国驻韩国大使馆,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韩国发生踩踏悲剧!收好这份安全提示,避免踩踏悲剧!


相关:

天津10月30日新增33例本土阳性感染者  中新网天津10月31日电 (孙玲玲)记者从天津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获悉,2022年10月30日0时至24时,天津市疾控部门报告新增33例本土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其中,3例为确诊病例(轻型),30例为无症状感染者,详..

许智宏:翩翩江南客 依依草木情  【大家】   作者:郝耀华(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陈向军(《人与生物圈》杂志副总编辑)   学人小传   许智宏,1942年10月出生于江苏无锡,植物生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国人..

上一篇: 河南:毫不松懈抓好工厂等人员密集场所疫情防控
下一篇: 充电桩进小区 为何难过“物业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