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被“杀”恰吉 了3次的女孩


更新日期:2022-05-22 15:32:01来源:网络点击:1873001

诗织的最后几个月,

一直活在“我会被杀死”的恐惧中。

作者:毛予菲 编辑:陈佳莉 编审:苏睿

那个女生骑自行车到了日本铁路公司(JR)桶川车站外,准备搭车去大学上课。这是1999年10月26日中午12时50分。平常的话,她会直接走上通往车站的天桥。但这一刻,惨案发生了。

她在人行道边锁车,一名男子从她背后靠近,猛刺一刀。她回头时,又中一刀。一声惨叫,她蹲倒在地。男子逃逸无踪。

秋天的日头落得飞快,天一眨眼就暗了。警察拉起黄色警戒线,凶案现场被围得水泄不通。电视播报新闻:“死者为住在上尾市的21岁女大学生猪野诗织……”

记者们扑到诗织家,家里空无一人。记者正在周围乱转时,诗织的弟弟回家了。听到姐姐的死讯,弟弟竟说:“真的被杀了?”

·诗织资料图。

“如果我突然死掉,

凶手就是小松”

诗织的最后几个月,一直活在“我会被杀死”的恐惧中。

这一年3月24日,诗织第一次找好友岛田倾诉。在东京大宫地铁站附近的一家天妇罗餐厅,她说的第一句话是:“我可能会被杀掉。”

“你先把他名字写下来,如果我突然死掉,凶手就是他。”她从皮包掏出一张名片,上面印着“W汽车经销公司”和“小松诚”。

诗织开始讲两人间发生的种种。“真有这样的人吗?”岛田觉得难以置信,但眼前的诗织面容憔悴,满是恐惧。

1999年1月6日,东京还沉浸在新年氛围中。在繁华的南银座,笑容温和、头发微卷的小松向诗织递出那张名片,自称汽车公司老板,23岁。诗织一点都没怀疑。

·小松资料图片。

诗织与小松陷入热恋。

小松温柔体贴,对诗织也很大方,喜欢送东西给她。一开始送的不过是些公仔,之后礼物越送越昂贵,甚至升级到奢侈品牌包和高级套装。他还告诉诗织:“下次见面的时候,就穿这一身来。”

诗织对名牌并不感兴趣,日益升级的礼物攻势更令她不安。

某天她告诉小松:“我已经收了你未来十年份的生日和圣诞节礼物了,不用再送了。”小松却暴怒:“这是我对你的爱,你为什么不肯接受我的心意!”诗织第一次感到小松不太正常。

交往不到一个月,小松举止愈加诡异。他常开着奔驰敞篷车在空旷的国道上故意蛇行,猛踩油门发出巨响。

有一次,因为一点小事争吵后,小松逼诗织下跪,还在她面前摆了一把刀。“如果你真的爱我,就割腕给我看。”

小松抓起刀子,抵在自己手心,“为了你,我敢割自己的手。”诗织吓得浑身发抖。

从3月20日开始,诗织的生活完全被控制了。

小松每隔30分钟就会给她打电话,还找人监视她,连诗织遛狗也能让他醋意大发:“居然丢下我跟狗玩,看我不宰了你家的狗!”

诗织害怕极了。她鼓起勇气提出分手,小松大怒:“你要跟我分手的话,我就把你逼到发疯。”

威胁、恐吓、报复接踵而来。

先是有人在诗织家附近贴满印有她照片的淫秽传单。那天下着大雨,诗织哭了,母亲一张张撕下传单,淋成了落汤鸡。

后来,周围又出现了写着诗织家电话号码和“等你来援交”的小卡片,就连诗织父亲任职的公司也收到了1000多封“举报信”……

诗织的尊严与名誉,几乎被摧毁殆尽。

“这种男女问题,

警方是不能插手的”

当所有希望都寄予警方,诗织再一次绝望了。

诗织家所在的辖区属埼玉县警上尾署。第一次前往警署时,诗织就将小松大吼大叫的录音带都交给了警方——因为时刻感受到威胁,她在手提包里藏着录音机,一有机会就录音。

诗织脸色苍白,再三表示“这样下去我会没命的”。

听了录音带,一个年轻警察激动地说:“这分明是恐吓啊!”中年刑警却不当回事:“收了人家那么多礼物,才说要分手,做男人的怎么会不生气?这种男女问题,警察是不能插手的。”

·负责侦办案件的埼玉县警上尾署。

回家后,诗织把小松送的礼物全部快递到了小松在池袋的公寓。父母鼓励她:“绝对不可以屈服”“我们一起加油”。

诗织再次鼓足勇气前往上尾署报案,等待她的依然是警察的冰冷回复:“你最好考虑清楚喔?打官司的话,要在法庭上说出一切,不但花时间,也很麻烦。”

一个月后,警方总算受理了案件,可没过几天又到诗织家中要她撤案。诗织彻底陷入了绝望,不停地对朋友说:“已经无计可施了。”

10月26日,诗织如惊弓之鸟般的生活终于被死亡终结。活在恐惧中的诗织,早已在房间留下类似遗书的笔记,一切线索都指向小松。

·案发当天的命案现场。

然而,案发一个月后,上尾署依旧沉默。整个城市从晚秋步入冬季,仅有零星几篇以“桶川女大学生命案一个月后仍无重大线索”为话题的报道,刊登在报纸一角。

诗织被害后,岛田曾主动联系上尾署,告知好友的遗言。警方继续敷衍,没给出任何明确回复。

岛田被迫转向媒体。在银座一家KTV里,他见到了《焦点》杂志记者清水洁,把诗织的事和盘托出。

·记者清水洁。

当过15年调查记者的清水洁很快查出小松的真实身份。小松诚,真名小松和人,不是什么经营汽车公司的企业家,而是数家非法色情店的老板。线人从四面八方捎来的消息,一点点拼凑出案件原貌:当天持刀行凶的,正是小松的“小弟”久保田。

·清水洁团队拍到的凶手久保田(右)。

清水洁查出凶手,上尾署仍“按兵不动”。直到得知《焦点》杂志即将公布久保田的信息后,警方才将他缉拿归案。而这时的小松已逃出了东京。

·《焦点》杂志2000年3月刊,报道了诗织被杀事件。

案件破了,诗织的父母更生气:“为什么会是杂志记者先查到凶手?警察真的好好办案了吗?”

几天后,在日本国会举办的政府质询会上,议员竹村质问警方:“当市民因恐惧而求助警方时,警方却懈怠渎职,岂不是叫市民自生自灭?”

2000年,在诗织案的推动下,日本反跟踪法案出台。

·诗织的骨灰和生前照片、遗物等,一直被诗织的父母陈列在家里。

“堕入酒家的女大学生”

几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案子终于引起了广泛关注。而在此之前,部分媒体的报道焦点竟是被害人诗织的穿着打扮。

命案后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警方公布死者穿着:“古驰手表”“黑色迷你裙”“普拉达背包”。

有媒体这样报道:“死者迷恋名牌”。诗织曾在一家兼带卖酒的餐厅打过短工,报道就将她写成“堕入酒家的女大学生”。

在与记者聊天时,有警员甚至轻佻地说:“那是酒家女的三流案子啦。”

这些细节与命案本身毫无关联,甚至侵犯死者隐私,歪曲死者形象,却不断出现在八卦节目上,仿佛在暗示“被害人自己也有责任”。

·案发多年后,诗织的父亲依然在全国各地演讲,呼吁公众关注分手暴力等问题。

案发两年后,一直被扣押的诗织遗物被归还给家属,其中包括那块“古驰手表”。在她的祭坛前,前来献花的人见到了这只手表。银色表身和表带布满无数细小刮痕,这是20多岁女孩子手腕上常见的那种普通手表,与媒体报道中暗示的奢华名表全然不同。

·诗织的手表。

“我的女儿被杀害了三次。”诗织的父亲说,“第一次是罪犯小松,第二次是怠于调查的警方,第三次是伤害她名誉的媒体。”

清水洁把诗织的“三次死亡”写成纪实文学作品《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畅销日本18年。该书中文版不久前面世,编辑石儒婧向《环球人物》记者提到一位中国读者的留言:“纪实文学最大的优点是真实,最大的悲哀是当今依旧真实。”

“这本书还引发了日本人对诸多类似新闻的回忆。它就像抛到水里的鱼钩,你以为钓上来的只是一条鱼,事实上钓上来了一张网,网里是许许多多曾处于如此绝望中、拼命呼救却得不到回应的受害者,是已经受害还要被舆论羞辱的新闻当事人。”石儒婧说。

·《桶川跟踪狂杀人事件》中文版。

时间回到22年前,命案发生3个月后,在北海道钏路市屈斜路湖畔,小松被发现了。一具一身黑衣的尸体被冲到冰层下,面部结了一层厚厚的冰,看不出任何表情。一旁的黑色背包里装着数万日元现金,以及一张字迹潦草的纸条:“我上不了天堂……”

2001年,诗织的父母收到一张明信片,寄件人是诗织。那是1985年,诗织与家人一同参加博览会时,写给未来的自己的一封信。明信片上的字迹很稚拙:“我现在7岁。2001年的我,变成了什么样?我变成一个很棒的女生了吗?我有男朋友了吗?我充满期待。”


相关:

北京昨日新增52例本土确诊病例和9例本土无症状传染者  5月21日0时至24时,北京新增52例本土确诊病例(含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病例)和9例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疑似病例;无新增境外输入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治愈出院46例。 【编辑:张奥林】

为职业院校学生缔造公允就业情形  为职业院校学生创造公平就业环境  本报北京5月21日电 记者邱玥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获悉,近日,人社部发布《关于贯彻实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做好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

上一篇: 拜登的亚洲野心:东亚之行 为这出邪恶的大戏拉开了帷幕
下一篇: 柯文哲快筛阳性 网友反而担忧陈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