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即时 > 正文

170名中国投影之窗 飞行员争5顶金头盔 展开“蓝天论剑”


更新日期:2014-09-16 10:54:53来源:网络点击:174273

据《解放军报》报道,从9月上旬开始,第四届空军歼击航空兵部队对抗空战竞赛性考核拉开战幕。

这场空中比武,更广为人知的通俗叫法,是“金头盔”大赛。

据报道,来自7个军区空军19个旅(团)的170名战斗机飞行员,在西北戈壁的鼎新基地展开近半个月的“蓝天论剑”,角逐5个“优胜单位”和5顶“金头盔”。

与上届相比,参赛飞行员由128名增加至170名,供争夺的“金头盔”却从9顶压缩至5顶,获奖比例仅1/34,含金量更高。

就像华山论剑争夺“武林盟主”称号,各战斗机部队的尖子飞行员,使出毕生所学争夺至高荣誉“金头盔”。它代表着中国空军对抗空战训练的最高水平,空军大多数三代机部队及部分二代机部队均已参加。

钱报智库专家、空军王牌试飞员徐勇凌大校告诉记者,“金头盔”的难度、强度与规模的逐年递增,日益贴近未来实战,比武本身及其对各部队日常训练的影响,已经开始使空军飞行员的个人空战技能、以及适应现代化空战的能力,获得巨大而广泛的提升。

“金头盔”大赛

是对飞行员最苛刻的“试金石”

80后飞行员李海明战绩出色

第一届“金头盔”举办于2011年底,100余名尖子飞行员首次开展同型机间的空战比武。经激烈角逐,10人获“金头盔”,其中有一半来自成都军区空军。

第二届在2012年11月进行,108名飞行员参加,诞生11名“金头盔”。此届首次出现取消高度差的自由空战,就是在空战随便打,只要战机之间间距大于300米即可,因而争夺更为激烈。成都军区空军某团大队长蒋佳冀少校,成为首名蝉联“金头盔”的王牌飞行员。

第三届在2013年下半年上演,七大军区空军128名飞行员参加,决出9位“金头盔”。

蒋佳冀对自由空战对抗的评价是“就是真打仗!”他解释说,空中情况瞬息万变,飞无踪影,打无定式,听似简单的“自由”,是对飞行员最苛刻的“试金石”。

据空军军训部副部长于和杰透露,今年更突出团队协同制胜和新人担纲主角,不仅压缩了“金头盔”的获奖几率,还首次要求参考部队的新选手不低于50%,并首次从初赛阶段就采取双机编队对抗。

双机编队对抗,带来了更多的变数,也让许多习惯单挑思维的飞行员措手不及。

据《解放军报》现场报道,济空某团一位出生于1985年的飞行员李海明,在一场双机编队对抗中,与两届“金头盔”得主、沈空某旅副旅长许利强遭遇。

李海明与友机密切协同、灵活机动,多次成功规避对方导弹攻击,并以2次首发命中获胜。降落后,许利强连连感叹“后生可畏”。在后来的考核中,李海明连续命中5枚导弹。

钱报智库专家徐勇凌:

大赛模拟实战应对突发状况

考核飞行员的个人空战技巧

“金头盔与以往对抗的最大区别,在于不限定条件,模拟实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突发状况。”徐勇凌向记者分析道,“它没有预警机参与,要求飞行员在缺乏体系支持的情况下,先敌发现,先敌攻击,以对抗获胜比率,来考核飞行员的个人空战技巧。”

作为前两届“金头盔”的大赢家,成空部队从2006年起,便把对抗训练贯穿于训练全过程,每年“空战”时间占训练总时间的80%以上。同型机间、异型机间,升空就是对抗,据蒋佳冀透露,每场对抗的激烈程度丝毫不逊于“金头盔”争夺战。

徐勇凌透露,为了在“金头盔”大战中占得上风,空军各参赛队“削尖脑袋”钻研新技术、新装备提供的任何新对抗手段。譬如在第一届比武中,沈阳军区空军参赛队因为平时训练疏于电子对抗,到“金头盔”赛场上,遭遇强烈电磁干扰,雷达无法锁定对手,连导弹都射不出去。即使勉强发射出去,基本上扑了空。

痛定思痛,沈空从空军蓝军部队里请来高手当部队长,革新训练手段,使飞行员在复杂电磁环境下利用武器系统攻击目标的能力获得质的提升。

在第三届“金头盔”大战中,装备歼-11战机的沈空部队成为最大赢家,拿下三个“优胜单位”,4名飞行员摘得“金头盔”。沈空某师3年赢得了4个“金头盔”,打了个漂亮的翻身仗。

本报记者屠晨昕


相关:

潘璠:切忌随某些指标的波动而乱了方寸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8月份指标增速明显回落,固然有短期因素影响,但很大程度上,正是长期以来各地都把增长点放在几个见效快的少数行业上所致。这恰恰表明,继续扩大规模、增加投资的外延式发展已难以为继  ..

阙明坤:用市场的力量办学 混合所有制职校大有可为  发展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有利于实现不同所有制形式互相联合、优势互补,有利于减少政府对教育资源的行政性配置,推动资源配置依据市场机制实现效益最大化和效率最优化,逐渐实现“政府宏观管理、学校自主办学..

上一篇: 《瞭望》刊文:四问“丝绸之路经济带”
下一篇: 长江洪峰过境 重庆市民码头公路上钓鱼(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