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黄组词


更新日期:2018-11-26 10:20:12来源:网络点击:504496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

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乡村落下了帷幕。人们早早地关了门。熄了灯。就连同行的伙伴们也都入睡。静静坐在院子里。盛夏的夜晚在农村里极为凉爽。微风吹来。而我却愈发地清醒......

“我没有妈妈”一句话过后的死寂似乎打破此刻的静谧。它一遍一遍在我空荡荡的脑海里重复。让我不得不一遍一遍地回想今天发生的一切。11岁的小男孩紧张地握紧双手。微微皱起眉头。黝黑的脸上露出的纠结、悲伤交缠的表情。或许是因为这些大哥哥反复问起父母的信息。他最终还是红着脸哽咽。“我没有妈妈。”他始终低着头。声音很小。小得几乎听不见。这五个字却犹如巨石拖沉了我的心情。除了一遍遍地拍打着他的肩膀。我再想不出其他的方式给予安慰。

座座大山连绵。盘踞在粤西茂名信宜这一片。空留有一条条蜿蜒的山路带着人来。载着人往。今年。学院的暑期三下乡活动的支教点定在了信宜市双寿镇。这是一个贫苦镇。由于深居群山。没有多余的土地耕种。所以这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是靠外出打工赚钱。家里只有年迈的爷爷奶奶。所以信宜双寿小学的学生大都是留守儿童。据了解这一带地方的年轻人或中年人都外出打工赚钱了。孩子要么留给家里的爷爷奶奶辈负责带着。要么寄托到亲戚家养着。剩下的极少一部分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照顾自己了。

我们这一行人带着一腔热血前来。努力着融入这座大山。希望用这短短的十几天能够对这里进行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团队里的人各司其职。而我则被分配到新闻组。努力用我的镜头以及笔墨记录我们这十几天的滴滴点点。

这一天。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培养友好的师生关系。红土情缘社会实践队组织开展共建活动——家访。我负责跟拍的是同行的麦同学。他负责的是班主任的工作。这天的主要任务就是去一个小学五年级的男孩家里。在家访之前我对这个男孩儿的认识也仅仅停留在信息上的:这个男孩儿家里“相对困难”几个大字。麦同学作为班主任。他对小孩的认知还是比较全面的。在整个过程中。他负责主要的沟通。在开始之前他也和我谈及小男孩成绩好。课堂上积极活跃。平时都很乖巧听话。

叮铃铃......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踩着夕阳。我们一行几个人踏上了家访的道路。小男孩皮肤黝黑。比起上课积极热情。与我们同行的时候。他倒多了几分羞涩。他低着头。视线紧紧地黏在地上。我们问一句。他才答一句。瘦瘦矮矮的他在人群里尤其不起眼。看着我们笑着。他黝黑的脸上也偷偷挂起一抹笑容。在这样的氛围。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山路也不自觉走了一大半。农村很美。尤其带着夕阳。带着我们。还有我们踩过的每一个脚印。

“你爸爸妈妈有在家吗?”嬉笑打闹中。我的一句提问犹如一记惊雷。震破了彼时珍贵的和谐。男孩陷入了沉默。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我脸上仍挂着的微笑在这沉默中无声地耷拉下来。“或者。或者我们先不聊这个问题?”为了打破这种沉默。我尝试着转移话题。

“我没有妈妈。”细小却深刻的声音从男孩的口中发出。带着隐忍。夹着哽咽。他紧紧地握着拳头。仿佛鼓起了很大的勇气。向我们阐述一个他并不愿意回想的事实。“我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嫌家里穷。抛弃我们离开了。”他没有抬起头。微微颤抖的肩膀。他在夕阳里显得那么的瘦小。那么孤独。一滴一滴的眼泪从他的脸上掉下来。融进了路上的沙泥里。正如他的悲伤。那么的坚忍。那么的难以察觉。

我们停下了脚步。麦同学支开了我们。想单独和小男孩儿聊聊。在路的另一旁。我看着麦同学小心翼翼的劝导。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为我的愧疚。为我的不解......

没多久。小男孩和麦同学回到了我们的队伍中来。男孩的眼睛泛红。大哭之后仍在颤抖的肩膀。也一下一下地打在我的心上。走过大概两公里的硬底路。还有两三公里的蛇形山路。一路上群山连绵。曲曲折折。我们终于看到了小男孩口中的家——大山脚下。一间破烂的、随时有倒塌危险的瓦房。

穿过杂草间隙的一条小路。我们走进屋内。一眼望去。屋内空荡荡的。没有多余的家具。一层层灰覆在每个起眼或不起眼的地方。夕阳穿过破旧的屋顶洒在水泥地板上。萧瑟而沉旧。没有我们普通家庭里的电视。只有大厅才通电等等现实猛烈地撞击着我对生活和生存的概念认知。没错小男孩从小在这里长大。小男孩还有读初中的哥哥。平时更多时候。哥哥上初中住校。也就只有小男孩一个人在这里生活。

哥哥也是害羞内向的性格。我们的到来一开始给他带来了更多的不自在。他埋头干着自己的活。手里不断地往火灶里塞着柴火。在我们的再三请求之后。他才接受了我们的访问。哥哥弟弟两个人坐在我们的对面。把头埋得低低的。只有我们提问的时候。他们才会微微把头抬起来。同时手里却还不断摆弄着细小的柴杆。试图盖过心里的紧张与羞怯。一问一答。来来回回。我们也基本了解了他们的情况:哥哥是一名初中生。在附近的小镇上寄宿上学。平时家里没有什么人。就他和弟弟两个人。爷爷奶奶年迈已经走了。爸爸出去打工一周可能才回来一次。而妈妈在他们还小的时候逃离了贫穷的家。

再度提起妈妈。小男孩的情绪再次汹涌而来。或是受弟弟影响。哥哥也开始红了眼眶。妈妈。于他们而言。是一道早早结痂却无法痊愈的疤。每每提及。就是一场撕心裂肺的痛。妈妈是什么呢?妈妈长什么样?母爱又是什么呢?我们说是驱寒问暖的问候、温暖的怀抱、各种各样的宠爱......而他们只有脑海里朦朦胧胧的妈妈年轻时候的样子。更多的。或者是妈妈狠心远去的背影吧。

我抬头望天。为的就是给这兄弟俩留一个美好的瞬间;我努力回避这个敏感话题。为的就是不愿再揭开那块伤疤。不愿看兄弟俩伤心落泪;我强忍着微笑。为的就是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坚强的一面。但最后我还是躲在角落里红了眼眶。掉了眼泪......

他们的抽噎。隐忍的哭声。就是一根根尖细的针扎在我的手心里。很疼很疼。却没有办法很快地将它治愈。两兄弟都比城市里的同龄人看起来要瘦小很多。黑黑的皮肤。不笑的时候一脸羞涩。笑起来却怀着一脸阳光。他们一周的生活费或许比不上我们一顿麦当劳的钱。他们上山砍柴、饮用山泉水。在天刚蒙蒙亮的时候起床、做饭、走快一个小时的山路上学。在晚上八九点的时候早早上床。农村的夜晚实在是太黑太黑。除了闭上眼睛。我们很难找到更好的消遣方式。小小的年纪。兄弟两相互照顾。买菜、做饭自力更生。在这小小瓦房里。在这小小乡村里。依赖着对方。带着明天的太阳定会升起的希望。用力地生活。

是的。没有真正走进大山里面去了解、去感受的人是不会知道的。是不会知道大山深处的故事、背后的秘密。

寂静的夜里。我抬头。看着重重叠叠。连绵不绝的大山。这一条条弯弯曲曲的山路啊。带着人来。载着人往。却总不停歇。大山外的人带着好奇轰轰轰轰烈烈地来。停留一会儿又洒脱地离开;而大山里的人们寻着机会。拼了命地往外跑。离不开的怕是只有老得不能再闯了的老人还有小得出不去的小孩。留守的人守着空旷的大山等着思念的人如约从远方归来。有的人能等到。有的人只能等来声声悲伤的哀叹。


相关:

因为太害怕失去,所以不能好好拥有

付出的爱,只剩伤害

上一篇: 你离开的日子(二)
下一篇: 成就人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