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亲爱的,没有什么陈情令图片高清壁纸 是过不去的


更新日期:2018-11-05 08:57:43来源:网络点击:393062

2015年6月22号。天气不好。小雨不断。

我以为在图书馆带着就可以安静的看书。安静的看雨。我以为我起床很早就可以就可以改变些什么。我以为我把一整天的时间都放在读书上就可以让自己变的优秀起来。我以为自己努力及可以改变现状。但是。这也知识我以为而已。

就在昨天。也就是6月21号。我很难过。其实难过什么我是不知道的。给蛋蛋打了电话。打通之后却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我们在电话两头隔着整整一个兰州和厦门的距离互相沉默着。那个时候我想我是想她的。

但是今天。我已经忘记了昨天为什么难过。或许是没有吃到喜欢的烧烤。或许没有去看想看的电影。或许是我把买来不久的已经死去的花连同花盆一起扔掉了。或许我喜欢的男孩有女朋友了。或许我不喜欢的男孩子总是打扰我。或许没有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或许已经没有目标去寻找了。

管它呢。让这一切去见鬼好了。

今天。是高考出成绩的日子。

亲爱的。我知道你没有考上。老妈把你的所有资料悄悄发给我让我查的时候。我就已经比你先知道了。你很难过的跟我说:姐姐。我没有考上。

我问你你要去干什么。你说你不知道。

亲爱的。我想讲个故事给你听。

一个影子。暂时叫她影子吧。她给自己起这个名字的时候是不开心的。影子想:全世界都不要我了。没有比我更倒霉的人了。就连影子。都会在最黑暗的时候离开自己。还有什么是自己的呢。

影子第一次来到兰州的时候。是和一群人一起来的。真的是一群人。大家说说笑笑闹着看起来很开心。离开从来没有离开过的家来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然后在这里居住六个月。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很新奇的。很激动的。但是。影子是不开心的。因为她谁都不认识。她只是这么多人里新来的一个。

影子是带着满身的伤来到兰州的。是真的伤。那种长在身体上的赤裸裸的伤。影子来兰州之前还在住院。肚子上烂掉的肉都还没有长好。随便怎么一动机会有血丝流出来。所以。影子随身带着好多的止疼片。画画久了疼的时候既吃几个。没错。影子是到兰州是学画画的。但是后来。影子听说止疼片吃多了会伤胃。所以后来不管怎么疼她坚持每天只吃一个。

周围都是陌生的人。他们都在努力的画画。周围都是有很大志向的人。但是。影子什么都不会。影子是没有基础的。看着别人画的人头像特别的像。她很难过。所以每天打着小台灯藏在被我里看书。几乎没有怎么睡觉。有的时候吃饭的时间都会被省下来去画画。影子是有天赋的。三个月下来人瘦了好几圈。画画水平已经赶上了其他的人。一直到高考结束。

影子以为什么都结束了。可是。上帝给她开了个玩笑。

影子第二次到兰州的时候是在夜里。兰州的天像是不讲理的大人一样。在万里无云的晴空之后下起了大雨。夹杂着豆子大小的冰雹。噼里啪啦的打在大巴车的玻璃上。影子想:下车了去哪里呢?

影子没有告诉爸爸还没有找好画室和住的地方。就一个人来到兰州。原来一起来的人们都已经离开。分散在中国地图上的各个角落。大街上淋着雨的影子有些孤独。。

兰州灯火辉煌的夜晚被雨冲刷的很是迷离。很是好看。好看到影子觉得有什么东西迷了眼睛。还在蛋蛋实在兰州的。蛋蛋找到影子的时候。影子站在雨里拖着往下流水的行李箱和画袋。影子想:好狼狈。

熬夜画的速写摞起来有一米了。

影子在第二次高考的时候又犯错了。第一堂考得语文。作文没有写完也忘记了写题目。家里人听到这个的时候都没有说她。一句都没有。后来。影子在门后面听到有人说:吃了屎的。题目都能忘掉。

影子也是这样想的。

影子的大学在兰州。

曾经不管怎么不容易。她都能坚持过来。而且还可以笑着对那句有人对她说的话:你这么笨是怎么考上大学的。

他又没有见到她的努力。所有人只是注意结局是不是华丽和优秀的。漂亮的灯光下后面是你没有见过的艰辛和苦难。

亲爱的。我讲了个故事给你听。是想让你知道。不是所有的一切都看起来那么的一帆风顺。我知道你努力了但是没有结果你很难过。我也很难过。悄悄的查了你的分数还假装什么都不知道的问你怎么样。可是。那并不是你的全部。高考只是你人生里的一个过程。你还是要用你生活的全部热情来继续你的生活。但是。不管你去哪里去做什么。去接触怎样的人和事。我一只在你身边。我们都在。

你只是还没有找到合适你的东西。你还有时间去找寻很多东西。

愿这个世界与你温柔相待。


相关:

暑假余额不足感言夏日的阳光热烈而惆怅。还来不及思索就照遍了我们每个人的脸颊。刺疼了眼睛。也迷茫了前方道路。 来不及准备。时光就“嗖嗖嗖”飞瞬而过。转眼已到了开学季。对于开学后的生活很是迷茫。对于过去的两个月更加迷茫..

努力攒钱中攒啊攒啊。终有一天。攒够了钱。买房买车。找好工作。娶白富美。发家致富。当大富翁。当大名人。然后到达。人生巅峰……哈哈哈哈。太完美了。太整齐了。先拿两块钱买瓶雪碧庆祝庆祝才行……

上一篇: 独醉引
下一篇: “乱世”下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