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web前端开发工程师


更新日期:2018-10-11 23:24:25来源:网络点击:265418

曾经在《梁实秋闲适小品》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中国旧式士子出而问世必须具备四个条件。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他认为衣裳对人来说。不仅是一种外在。更是一种内修。而莎士比亚也曾有言:衣裳常常显示人品。又有一句:如果我们沉默不语。我们的衣裳与体态也会泄露我们过去的经历。

群居终日。幼时穿衣犹如吃饭。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件事情。限定于一个贫穷家庭。衣裳就是属于一种“拼接式”的传承了。由上一代穿到下一代。由哥哥姐姐穿到弟弟妹妹……由衣裳变成裤子。由裤子变成裤筒……诸如此类。都没有上述梁实秋先生或者莎士比亚的衣裳品味。反观“富人”呢。我倒觉得“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他们可能就不会追求衣裳的诸般变化。可能就会去追求与他们生活环境相宜的东西了。比如像鲁迅的《山海经》。或者是胡适看小说演小戏。更或者像觉慧一样思想解放去了……

因而衣裳只是对穷人有着相对特殊的含义。

人常说善变。不是因为人生而如此。我还是非常喜欢那句“时势造英雄”论调。我这里想强调的善变是随环境而变。穷人之所以是穷人。他们并不是生而为穷人。而是不得已为穷人。简单一点宿命使然。既然是穷人了。那就有气了。气不出。散不开。虽人穷但志不短。就想干点什么扭转乾坤。因而穷人的奋斗目标相对来说是暂时的改变。并非有种“改朝换代”的新面貌。暂时的奋斗目标就是改变当下的生存现状。他们的生存现状是怎样的呢?很简单。温饱。这毋庸置疑。

温饱就我的理解而言。人生有四大幸事。这四大幸事之一就应该换成是温饱。解决了温饱还担心“久旱”吗?“甘霖”是甜。难道我们所谓的温饱不是甜蜜之事吗?而且还更加甜蜜。所以纯真年代我们很难关心这件事。我们没有认知。理解事情也就简单。但是纯真无邪的年代一过。我们有了“善变”的心思了。我们就会想改变一些事情。顺势而为。温饱也就开始提上了日程了。才有了后来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的存在。才有了关注衣裳的华美与否的人存在。当然前提条件是羞耻心与之同步而言的。

衣裳代表了“生存空间”。也就有了差别的存在。为什么要说是旧式士子呢?理由非常简单。调侃的意味。这种调侃是一种自嘲。“一团和气。两句歪诗。三斤黄酒。四季衣裳”。既然把文人士子归到“臭老九”一类。想必追求也就此四事吧。前两类不管是什么类型的人都可以外化。生财有道:和气生财;歪诗有感:柴米油盐酱醋茶;黄酒有取:举杯消愁愁更愁。唯有衣裳不好办。何况是四季衣裳呢?古代士子就没有那么多的内修。一件衣裳四季如是。既没有长衫短衫的区别。也没有华丽与破旧的区别。士子们做到了容易的。难得糊涂地忘却了困难的。这只是后世强加给他们的一种理想罢了。

当然。衣裳看出人品不假:它是地位的象征。紫色的衣裳不是谁想穿就穿的。一是没有那个条件。二是没有那个胆识。孔乙己穿长衫不是还站着喝酒吗?有条件的话孔乙己大可省下酒钱买更华美的衣裳啊。但还是要站着喝酒的。长衫决定不了什么。人品也就那么回事。到时莎士比亚说可以看出经历倒是属实。

所以在我看来。匹配的衣裳。匹配的人格。匹配的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倒不如安稳如前。追求之所以得不偿失。是因为本质未变。要变相变必须彻底。


相关:

等待在最美的时节深苑 昂然挺立的腊梅 独自。开放 没有人看见 更没有驻足 破损的门户窗牖 凌乱的庭院篱墙 人已去。物独留 留下曾经。留下回忆 追寻。等待 在四分之三的时节之后 终于等到这个能相遇的季节 凛冽的寒风坚硬了身姿 绽..

学习论勤者。国之传统美德也。凡成功者。无不勤也。圣人云。一生之计在于勤。此良言也。或有不勤而成者。推其由也。抑或有坚韧不拔之志。抑或有过人之处。况众人甚。圣人鲜。 若我者。智之不及他人。又无他径促吾成者。..

上一篇: 秋雨,是一叶流泪的诗
下一篇: 香茗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