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美文 > 正文

智能电网龙头股 小城不一样的元宵节


更新日期:2018-09-14 10:31:49来源:网络点击:145696

过了春节。元宵节转眼就到了。当全国大多数的地方一家人围着桌子吃汤圆时。小城的元宵节却有不一样的风俗。

元宵节这一天下午。人们备好蜡烛、香、烟花。先到自家的祖坟点点蜡烛香。放放烟花。一是新的一年里让祖宗感受一下人间的香火。二是祷求祖上保佑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事业做的红红火火。

趁着家人上坟的时间。家里的主妇们升起灶里的火。一口二尺四寸的大铁锅里。放上大半锅的水。淘米下锅。再放上芋头。腌过的猪骨头、猪肠、豆腐干、香菇等各种佐料。灶下火正旺。锅里水开。白气冒上来。骨头的香味就乘着白气直赴进了鼻端。这时粥还只是一个开始。要慢慢地熬。待到佐料发出的香都融合到一起。锅里的粥越来越稠。上坟的人回来了。一锅香气诱人的杂烩粥就可以出锅了(在我们小城叫咸酸粥)

说起小城元宵节不吃汤圆吃杂烩粥的风俗。这里还有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小城因地处偏远山乡。交通不便。算得上穷乡僻壤了。人们过完春节。备的年货也吃差不多了。又到扳着指头算着粮食的时候。元宵节到了。小城的一巧妇们灵机一动。搜罗了一下家中的剩菜剩饭和不多剩下的年货。到在锅里煮了一锅杂烩粥。一尝之下香浓可口。邻人争相效仿。口口相传。就成了小城元宵节吃杂烩粥的习俗。

埋头“哧溜、哧溜”地吃着粥。母亲总会笑着对我们说:“多吃点。十五夜可要吃十五碗呢。上坟前三碗。回来三碗。看完龙又是三碗。你们敞开了肚子吃。”引来我们的一陈笑声。

这边还在收拾碗筷。那边锣鼓声声响。烟花朵朵开。板龙灯会已经开始了。“锣鼓响。脚底痒”。想起小城的这句谚语正印证了看龙人的心里。

小城的龙是板凳龙。在一条条板凳上以竹条为骨。白纸为身。做出威严生动的龙头。一节节如在飞腾的龙身。做龙是村中做龙老人的拿手活。不过一个龙头。也得做上一两个月。龙身由村中各家的老人负责做好保管。到了舞龙的夜晚。各家各户拿出自家的龙头和龙身。在村中的操场上。用活木栓栓上龙头和一节节龙身。龙头和龙身里再放进蜡烛。一条闪闪在夜间飞腾的游龙就出场了。而举龙即是一个体力活也是一个技术活。要的是举龙人相互间的默契配合。两三百节的龙身加上一个大龙头。龙头的五六个人抬。一节龙身要两个壮汉替换着举。龙身长了。人多了。配合起来就难了。举龙的时候。领头人一喊起。后面的人就得举。领头人一说放。就得放下。如一人配合不好。该放下时没放下。或转弯时偏了点。两条板凳的活栓就全打拆成剪切状。很容易伤到就近看龙的人。有时还会拆翻了蜡烛。烧了龙身。所以每年举龙的人都要挑身强力壮的。还要是有经验的。

月上柳梢头。龙游大街小巷间。人声沸腾。人头涌动。举龙的五六百人加上看龙的。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向前游移。人中有龙。龙中有人。人与龙相亲相近。和谐共存。站在高处看。一条皎龙在夜色上下飞腾。龙过街穿巷。每到一家。那家家主摆好蜡烛香火。在锣鼓声烟花声中。龙为人间祷福祝愿。祝愿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幸福美满。

龙在飞。小城的人们心在欢腾。一轮明月静静地守着小城的元宵节。


相关:

雪花的情怀雪花。“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神秘诗情画意的冬季精灵。飘洒着玲珑剔透的韵律。绘成冬季亮丽的风景。妩媚身姿绽放着飘逸。翩然落地无声的花瓣。轻柔给大地银装素..

是否会有那么一天是否会有那么一天。我在车站转车。突然看见一个人很像你。然后。我过去拍拍你的肩。并轻轻唤你的名。你转过身来那刻。我们哭成泪人相拥在一起。却不去管顾围观的人。 没有谁知。这一别是了多少年月。而在这些已然..

上一篇: 青春畅想曲
下一篇: 微风中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