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北林大学子实景模拟再现大栅栏纽约摄影学院教材 记忆


更新日期:2019-06-07 09:45:02来源:网络点击:618376

“这组展览,让我们拾起了年轻时的记忆”,6月5日,一组被称为“100+记忆”的院落环境艺术实验展览在大栅栏历史文化街区茶儿胡同12号院拉开帷幕,居住在大栅栏附近的居民纷纷来此,在展览中寻找曾经的记忆。

据了解,本次展览是依托于北京林业大学艺术设计学院姚璐、孙漪南两位老师指导的《设计与表达》《专题设计实践》课程,对大栅栏片区的代表性节点进行街区记忆挖掘,并以此为设计主题在茶儿胡同12号院进行的环境艺术装置设计。

“前世今声” 

重现东南园小区声音记忆

“冰糖葫芦……”伴随着一阵悠扬的叫卖声,北青报记者来到大栅栏茶儿胡同12号院,在正屋的窗户外边,看到了一张编织得密密麻麻的网,网上挂着各式各样的老式电话机,还有旧时的BP机、收音机等“老物件”。电话线的提起和拉扯,就像是记忆与现实的连接,让人们顺着声音的记忆,了解“前世今声”。

据该展览的设计者、北林艺术设计学院环创17班学生王昊宸介绍,在选择街区记忆时,他们小组选择了安澜胡同旁的东南园小区。之所以选择这里,是因为他们在调研时被这里独特的生活氛围所吸引。“青灰的砖墙,小棚子里打麻将的大爷大妈,4层楼顶的鸽子房。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独特的外侧楼梯。”王昊宸说,本来胡同独门独院,离街道隔着一道墙,可东南园倒像是个放大的四合院,胡同里的叫卖声,上楼的时候都能听得清清楚楚。楼下的人做好了饭,只需喊一声“吃饭啦”。于是,小组成员把这些场景绘制成4幅小图,配着收集的10-20种胡同声音以及电影片段,呈现给观众。

“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声音的连接,让观众有一种记忆的穿梭感。”王昊宸告诉北青报记者,他们希望把这些承载声音的“老物件”拎出来,让观众回忆曾经在大栅栏里发生的故事。

“观影”

重现大栅栏街大观楼观影记忆

在茶儿胡同12号院的北屋,一出好戏正在上演。和其他的戏剧不一样,这出戏有自己的装置——利用窗户连接室内外空间,让窗户内外的人在“观影”中互动。

北青报记者在现场看到,“观影”的主装置是一个嵌在窗户上的方盒子,由泡沫板做成,与小院融为一体,观众通过这个方盒子上的小窗,可以看到盒内的小景。小景分为5层,背景板选用的是大观楼对面的街景,第四层为树木;第三层为车辆,包括电车以及黄包车;第二层是小贩,其中囊括了老北京的七十二行;最前面一层则是单独的人物,每一层的元素都是现代和古代的融合,这些元素搭配在一起仿佛一场“隔空的对话”,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到大栅栏街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在现场,观众还可以通过抽拉和置换每一层的元素板,将自己对大栅栏记忆碎片进行重新拼贴组合,自编自导一场“老北京大戏”。

“我们的灵感来源于电影银幕、皮影戏和木偶戏,这些艺术表现手法都是通过营造画面感让人们通过视窗观看来了解故事。”北林艺术设计学院环创17班学生雷雨欣说,希望使用这种方式并加入观者的自主创作来营造整个作品,让人们把自己印象中的大栅栏街景以图的方式直观地表现出来。

大观楼始于1905年,是一座承载着几代人观影记忆的老建筑,中国的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就拍摄于此,被誉为中国电影的诞生地。小组成员在绘制街区建筑时,选择“观影”作为记忆点,通过将大观楼古今建筑立面以及剖面的对比展示,为观众清晰地描绘出大观楼在历史变迁中建筑形式的演变。大观楼效果图是以黑色为底色渲染观影的氛围,用线条的勾勒表达其建筑特色,将其内部三层的空间全面展示给观者。

“表里”

重现延寿街前店后院胡同生活记忆

胡同小巷里的记忆是错杂的四合院与住在这里的人们之间的记忆,是曾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共同的记忆。茶儿胡同12号院的东厢房内,北林艺术设计学院环创17班学生郭晓婕就用他们小组的设计,将这份记忆展示得淋漓尽致。

推门进去,一把椅子首先映入眼帘。椅子上边放着一筐瓜子,椅背上挂着购物袋,贴着二维码。椅子的前边放着一篮水果。而在与这个场景相对应的天花板上,还有一个倒挂的椅子,上边放着一个靠垫,旁边摆着一个洗脚盆。

据郭晓婕介绍,这个设计正是采用了椅子这一生活常见物品,通过相同的椅子在小店里和在家里呈现的不同状态,展现出前店后院的胡同特色生活模式下生计与生活的联系。“小店老板坐在同样的椅子上,既可以做点小买卖维持生计,回到家后又能坐在椅子上喝茶看报,缝缝补补。”这种镜像对称的展示,寓意着生计与生活“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关系。

郭晓婕告诉北青报记者,经过走访调研,延寿街的商业气息很浓厚,商户就是街坊四邻,串门寒暄是家常便饭。“前店后院,维持生计”是这条街具有特色的生活方式。虽然院前院后表面不同,但生计与生活紧紧相依,“宜市宜家”的生活,是他们选择这个主题的灵感来源,也希望通过“表里”的展示,重现胡同里最本质鲜活的记忆。

 


相关:

严歌苓 李少红讲述“妈阁”背后的故事李少红暌违大银幕十三年的电影新作《妈阁是座城》定档6月14日上映,该片以赌城“妈阁”(澳门)为背景,讲述赌场内女叠码仔和三个男人之间的故事。6月2日,电影编剧、原著小说作者严歌苓在王府井书店六层多功能厅..

修复经典神剧 高清版要不要留住“年代滤镜”在家吹着电扇第N次看《射雕英雄传》的孩子可能不会想到,多年之后,在电脑上重新打开心头好时,会因为马赛克一般的画质而弃剧。 那,如果童年经典有了高清版呢? 画质成为95后00后追经典的最大障碍 每一代人都有属..

上一篇: 首都机场迎端午客流高峰
下一篇: 陶然亭举办民俗互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