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中国最美传统节日企业管理书籍 “花朝节”走红 “朝”字该怎么读?


更新日期:2019-03-22 11:13:27来源:网络点击:614888

春分时节,花朝良辰。笔者观察到,近日,在武汉、重庆、江西、安徽等多地都上演了庆祝古代民间传统节日“花朝节”的主题盛会。年轻人们纷纷身穿汉服相约而来,在百花丛中举行传统祭花神仪式,典雅的汉礼和多样的传统民俗体验,令人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古时花朝的盛况,更为平凡的生活注入了一场别样的风雅,甚至吸引了不少外国友人也加入到这中国最美的传统节日盛会中。

约会春色,赏红踏青,充满传统文化韵味又高颜值的花朝盛会满足了当下广大人们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回归传统节日的渴望,但不少人对花朝节的由来与传统可能还一无所知,甚至不清楚花朝节的“朝”字,到底该读“cháo”还是“zhāo”?为此,环球网文化频道记者独家采访了知名学者崔增亮教授,为广大网友解密“花朝节”的历史渊源。

“花朝节”是我国汉族的一个传统节日,也叫“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花朝节的“朝”在这里应该读作“zhāo”,这是一个会意字,在甲骨文里的形象,左边的上下是两颗小草,中间是太阳,右边是月,合起来表示太阳从草丛中升起,西边的一弯月亮还没有落下,这个字形恰好描绘了早晨的情景,“朝”(zhāo)的本义就是早晨。

花朝节一般是在农历的二月十五,与八月十五相对应,所谓春花秋月,世间最美,花朝对月夕,一春一秋。所以,花朝节的“朝”,应该读作“zhāo”。

花朝节由来已久,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书》中已有记载。至于“花神”,相传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传说她善于种花养花,被后人尊为“花神”,并把花朝节附会成她的节日。到了唐代,花朝节开始兴盛起来,清朝以后,由于人们更注重清明节,而花朝节则被渐渐人们淡化,以致到如今人们很少知道花朝节了。

“花朝节”的节期因时代、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唐代多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作为花朝节,宋代的开封以农历二月十二日为花朝节,而在洛阳则以农历二月二日为花朝节。也有地方在二月二十五举办,依据于南北方花期的不同。

诗咏花朝,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常常在观赏花朝美景之时饮酒赋诗,留下数篇华章美词。南朝梁元帝有花朝诗云:“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南朝张正见花朝诗云:“诘晓三春暮,新雨百花朝”;唐代诗人方干诗云:“花朝连郭雾,雪夜隔湖镜”。清朝蔡云写的《咏花朝》: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万紫千红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的盛况。

花朝节的风俗更是花样百出。如踏青,从春分开始,大地回暖,万物复苏,草渐新,柳渐绿,花渐红,人们纷纷到郊外踏青游春,舒活筋骨,放松心情。再有就是赏花和花市,随着花朝节的到来,文人雅士,贵妇小姐,纷纷来到郊外各名园欣赏争芳斗艳的鲜花,一些花农也趁机把培植的鲜花、插花或盆景拿到花市来卖,以满足人们的雅趣。自北宋开始,其活动又有了新内容,增加了种花、挑菜(采摘野菜)祭神等,并逐渐扩大到民间的各个阶层。

传统节日与饮食总是相关联,花朝节有吃花糕的习俗。传说始于武则天执政时期。武则天嗜花成癖,每年夏历二月十五花朝节这一天,她总要令宫女采集百花,和米一起捣碎,蒸制成糕,用花糕来赏赐群臣。上行下效,从官府到民间就流行花朝节活动。这也是食花糕的由来。

“春花秋月,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物,花朝节与中秋节同样美好,我们在提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今天,应该让花朝节这一美好的节日复兴,这对于我们解除紧张与疲劳,放松心情,融入自然,拥抱春天,享受阳光,追求希望是很富有积极意义的。”崔增亮教授表示,在花朝节这个风和日丽,春暖花开的节日种草、植树,美化我们的环境,造福我们的后人,不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吗?(作者/崔增亮、代玉)


相关:

《北上》阔大开展 气韵沉雄“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朝诗人皮日休的这首诗,悉数道出大运河对于我们的重要意义。 作家徐则臣,作为当代“70后”作家群体中的领军人物,其新作《北上》以一条..

《大唐之国:1400年的记忆遗产》悠然邂逅大唐之国作为伟大的世界性帝国,唐朝的历史记忆和文明遗产常常令千年之后的人们激动不已。书写唐代近300年的历史,描摹帝国璀璨夺目的文化,揭橥世界文明视野中的唐史、唐人、唐风,也成为一代又一代学人甘之如饴而“永远..

上一篇: 李龙:2019年劳斯莱斯大中华区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下一篇: 牧马人插混谍照曝光 纯电动续航60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