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IP改电影不一定最后的骑士 叫好又叫座


更新日期:2018-05-25 15:44:03来源:网络点击:376

今年以来,《九层妖塔》《滚蛋吧!肿瘤君》《夏洛特烦恼》等热门电影备受关注,在它们的背后,无不显示着IP(热门版权作品)的魅力。不过,在昨天的中国电影与网络文学研讨会上,来自业内一线的从业者们纷纷给“IP热”泼冷水,“不是只要拿到了IP的名字,拍出来的电影就一定能叫好又叫座。”

从知名网络文学IP到电影改编,要走的路还很长。曾经担任《天下无贼》《风声》编剧的张家鲁以网络小说《鬼吹灯》的电影改编为例说道,《风声》的剧本改编操作了9个月,《鬼吹灯》后四部的改编剧本他竟足足写了两年之久。在他看来,好的IP很多,但是跟影视作品的距离,其实很远,“《变形金刚》的成功似乎让人们觉得,人物和故事立不住的时候,有这个大IP再加上特效画面,就足够赢得市场认可,但这是建立在美国强大的电影制作工业体系上的,中国电影不能以此来作为标准。”

电影《滚蛋吧!肿瘤君》的导演韩延也十分认可这一观点,在根据网络漫画改编这部电影时,他只选取几个典型人物,对故事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造,“基本没有保留原作的内容”。他认为,这种处理是因为网络IP和电影并非是同一种叙事逻辑,电影制作还是要回归传统的手艺上去——有扎实的人物和故事。

创作者们还指出,网络IP在内容和类型上的重复率太高,其实在文学性上打了折扣。阅文集团副总裁、起点中文网创始人罗立就承认,网络小说虽然数量众多,但摆脱不了玄幻、穿越、仙侠等类型,这些内容即使大热,事实上还没有成为主流,“它只是很热,被买走的很多,但是做出来的其实并不多。”

“你必须看清IP的价值在哪儿,到底是那个名字重要,还是它背后的群体,或者说是它反映出的某种网络趋势重要。”韩延不无担心地提到,如今在网络上但凡能得到高点击率的作品,就会被奉为IP,继而被影视业炒热,“万一有人在数据上造假,又该怎么办?”被称作“网络剧一哥”的制片人白一骢直言,网络IP其实反映了大多数受众的审美趣味并不会趋向“高级”,“网络IP长期以读者受众为导向的创作规律,也决定了它的格调走低。如果我们还谈创作者使命感的话,你做出来的东西可能有追求,但只要稍微难点,观众就看不懂了。现在大多数的创作者可能就要面临生存的问题,只好去迁就观众的口味。这从长远看,也是不利于影视创作的。”


相关:

北京投入8000万修缮景山公园寿皇殿昨天(10月27日)上午,市人大代表对本市文物保护情况进行视察。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本市已对天安门城楼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结构检测,将根据检测结果确定维修方案。此外,景山公园寿皇殿经过一年勘察设计,将投..

农大文化遗产研究团队 获全球保护发展贡献奖近日,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应邀参加了由农业部国际合作司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主办的FAO/GEF-GIAHS项目中国试点总结暨“青田稻鱼共生系统”授牌10周年纪念活动,并被授予“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发..

上一篇: 首批“市级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园区”公布
下一篇: 乱搭影视资本快车,伤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