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网络与传统,开唱最佳出价 文化对台戏


更新日期:2018-05-25 15:42:09来源:网络点击:352

今天,第十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正式开幕。围绕着“推动文化繁荣,促进融合创新”主题,约1800家文创企业将在主展场——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展出演艺、旅游、体育、工美、动漫游戏、广播电影电视、博物馆、新闻出版等领域的创新产品。记者昨天前去探营时发现,融入人们娱乐和生活的互联网文化产品比比皆是,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产品也凭借独具匠心的设计,给人带来视觉新体验。在文博会的展场里,网络文化产品似乎与传统文化产品唱起了对台戏,各有各的精彩。

据预测,到2015年底,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市场价值约占中国文化产业总市值的70%,而本届文博会各个展区,互联网文化产品无处不在,网络文学、网络动漫、网络音乐、网络剧,折射出中国互联网文化产业的蓬勃生长。大概是慢工出细活,今年展商们的布展速度有些慢。直到昨晚7时记者离开现场时,许多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产品还在调试中,无法完整呈现出来。文博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伴随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增多,各式各样的屏幕正在取代实物展品。只有在展览开放时间来参观,才可以在推广人员的帮助下,体验这些创意品的趣味。

在线体育文化产品是文博会上的大热门。“泰山在线”展示了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体感运动系列产品,将传统的全民健身与互联网科技相结合,开启了全民健身新模式。“爱动体感运动机”则通过移动互联网,让用户随时随地运动健身。北京、张家口联合申办2022年冬奥会成功后,冰雪运动逐渐升温,现场展出的不少冰雪游戏app客户端产品各具特点,将为冰雪爱好者提供新鲜的玩儿法。

今年的广播电影电视与新闻出版展区,首次设立网络文艺展区。国内规模最大的网络文学网站阅文集团、北青网、海洋音乐、天籁K歌、后浪出版、蓝海传媒、华韵尚德等企业集结参展,宣传推介一批热门网络作品,并寻求影视合作。

石景山展区内还有不少又新又热的游戏产品。搜狐畅游的互动手游《天龙八部3D》,游艺春秋的《新破天一剑》、《新丝路》,蓝港在线新款手游《后宫·甄嬛传》等都允许参观者直接上手体验。

传统文化产品也不示弱。文化旅游景区与旅游商品展区内,“北京礼物”运营商全新研发的300余款精品及第十二届“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获奖产品悉数展出;内联升、吴裕泰、张一元、同仁堂、瑞蚨祥、荣宝斋等老字号精品企业,组成了“老字号”联展。工美展区则一口气摆出雕塑、刺绣、陶瓷等3000件工美精品。其中,2015年“工美杯”北京工艺美术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奖的精品首度亮相文博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非遗精品也相聚文博会,青海的唐卡、扬州“三把刀”、梁平竹帘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早知道

景泰蓝生肖吉祥物

张同禄是我国的景泰蓝大师,其作品曾多次作为国礼被赠送给外国元首。他的儿子张旭也同样颇具才华,今年文博会上,他展示出自己设计的羊年景泰蓝生肖吉祥物《祥瑞》。它以藏羚羊的外形为设计主体,羊角采用藏族服饰丰富的色彩,并在羊身上配以三“羊”开泰吉祥花纹,大气而美丽。猴年的吉祥物也已摆上了展台,是一尊猴耳大尊。尊周身的花纹分别设计了“申猴”“吉庆”的变体字,以及宝相花等传统图案,非常雅致。

“笔达人”钢笔

来自台湾的杰盛文具礼品公司是个有着23年历史的钢笔制造商。在2000年鼎盛时,公司曾有1000名工人,可现在只剩下四五十位。不过,胖胖的老板赖明志对大陆市场很有信心,因为他发现大陆用钢笔的人正在慢慢增多。公司的“笔达人”钢笔每年可以在大陆销售近5万支。这些钢笔笔杆有多种颜色和多种材质,看起来朴实无华,但赖明志非常得意笔尖的设计。每一款笔尖都采用德国材料,在裸露的笔尖上镌刻上花纹,让人在写字的时候感到赏心悦目。

艺术青铜雕塑

同样来自台湾的基奇艺术青铜雕塑,打破了人们心目中认为铜雕过于厚重的印象。这家公司已是第四次来北京文博会,此次带来了全新设计的“禅”系列铜雕小摆件。这些雕塑或是小和尚踩着云朵嬉戏,或是小和尚打着荷叶伞避雨,有趣耐看。而一尊芭蕾舞者雕塑,线条轻盈优美,让人赞叹青铜的可塑性。据介绍,青铜雕塑一旦制成,就几乎不会再掉色,经久耐看。

小贴士

参观文博会无需购票

文博会设立在老国展的主展区,将开放至11月1日。往年总有黄牛党在国展外卖门票,其实,文博会的展览是免费观看的。市民只需在国展正门的售票窗口递交一张自己的名片,或留下基本信息,就可以免费拿到门票。如果想抄底淘货,可以在11月1日中午再来。展商们懒得把展品搬回家,通常会低价甩卖。不过,如果来得太晚,也有可能什么都淘不到。


相关:

相声里的“同仁堂”,药怎么少了?同仁堂里有多少味药?现在许多年轻相声演员表演《同仁堂》这段传统相声时,一般只会提到二三十味药,但在10月27日举行的第六届北京青年相声节传统相声比赛颁奖暨优秀节目展演上,获得一等奖的相声演员程磊,按照传..

名人去世新闻为何频闹乌龙?10月27日,“著名词作家、剧作家阎肃去世”的消息,搅动大众神经,事后证明是谣言。而就在前天,一条宣称“杨坤吸毒被抓”的假消息,也一度被传得沸沸扬扬,事后经澄清是一场误会。两则名人乌龙新闻背后,有些东西..

上一篇: 3D博览会聚焦影视幕后技术
下一篇: 创意文化涵养动漫产业撬动千亿“大蛋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