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解放》蹚出历史纪录易到 片新路子


更新日期:2018-05-26 14:49:28来源:网络点击:15941

纪录片向来被视为一种更严肃、高级的节目形态,在电视剧和综艺娱乐节目称霸的荧屏,那些没有“颜值”刷屏、没有“老公”撑场的纪录片如何斩获粉丝的心?在这方面,北京卫视《档案》栏目最近开播的五集大型纪录片《解放》可以算是一个极佳的典范。这部制作精良的纪录片,以关注历史中的人为全新视角,从历史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他们在关键节点的命运转折,来展现一段峥嵘岁月。

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范畴中,“解放”一词常特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率领解放军和人民群众,战胜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政府和军队的曲折历程。假如回到30年前,“人民创造了历史,历史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来领导人民、造福国家”这句话,几乎是每个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高度理论总结。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理论总结与历史真实之间或许需要建立全新的连接。

如今我们每天都置身于信息的洪流中,各种“揭秘”“野史”盛行,人们似乎靠娱乐八卦就可以“涨姿势”、跟潮流,而67年前的那场国共对决,在许多人的脑海中已变得越来越不清晰。尤其是生长在和平年代的80后、90后、00后们,或许他们对宋仲基的身世了如指掌,而对解放战争的认知却十分模糊。与小情小调相比,当下年轻人对大家大国的概念,更多地止于抽象的符号,而非理性的认知。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纪录片《解放》从观众的情感连接点来代入历史,因而对历史事件的展现做了大胆取舍。让历史书上记载的1946年到1951年间解放战争的历次战役和重大历史节点“退居二线”,在片中仅以背景的方式出现,而全片的“前景”则从人物的情感线索来展现真实发生的历史。仅以刘胡兰的人物故事为例,对于国人来说,刘胡兰或许就是“革命先烈”的抽象符号,而《解放》节目组却试图从普通人的喜怒哀乐着眼,回到刘胡兰的故乡,采访了她的亲人、发小、邻居,勾勒出了一个年仅15岁、英勇无畏的花季少女形象,对比普遍懵懂无知的同龄人,“英雄”二字顿时跃然眼前,让人不禁唏嘘“生得伟大 死得光荣”这句话的分量。

在这部纪录片中,刘胡兰的事迹也顺理成章地引出了《解放》的主旨——这是人民的选择,这选择背后的坚定信念、牺牲精神,共同铸就了这段历史。正是这样的新思路,让这部纪录片在众多娱乐节目的潮流中获得了自己的存在感。


相关:

大众集团北京车展将带来五款新车首发凤凰汽车讯 今日,大众汽车集团官方正式宣布,将在即将到来的北京车展上携七大乘用车品牌、五款首发新车亮相本月20日揭幕的北京车展。 据悉,此次大众汽车品牌将首发的五款新车包括将全球首发的全新途锐、亚洲首..

全新大众POLO SUV新效果图 2015年发布凤凰汽车讯 日前,海外媒体就曾曝光了大众Polo SUV车型最新效果图。据悉,新车预计将在2015年亮相。目标对手锁定标致2008及福特翼博等车型。 大众POLO SUV假想图 外观方面,新车外观造型采用了大众家族的最新设计..

上一篇: 戏韵画意展现戏曲舞美发展史
下一篇: 两代摄影师记录北京旧貌新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