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整合资源薏米仁 培育精英 以服务平台助力设计产业发展


更新日期:2018-05-26 14:28:17来源:网络点击:15700

本报实习生  张  婧

“我是学设计出身,2015年初才自己创业成立了公司,用户可以通过我们开发的‘知亦行’APP在手机上浏览最新的博物馆或美术馆的展览信息,这算是泛文化领域的一个垂直产品吧。”6月24日上午, 在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的会议室里,北京谛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洋熟练地为记者介绍着公司研发的手机应用程序,整个过程中,这个帅气又腼腆的年轻人眼里始终闪着自豪的光芒。

近年来,随着创业、创新的持续走热,特别是在文化、创意、设计日渐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类似王洋这样的青年创业者越来越多地走入人们的视线,而站在他们“身后”,为创业者提供服务的各类平台也随之浮出水面。对于创业者而言,服务平台就好比他们的“家”,在平台“四起”的当下,什么样的“家”能给创业者最好的庇护?创业者、服务平台、相关产业这三者之间又应该构成什么样的关系?这些问题无疑都是人们极为关注的,为此本报记者特意实地走访了北京歌华创意设计服务中心(以下简称DSC)。作为一家依托国有大型文化企业、成立时间较早,且有北京国际设计周作为支撑的服务平台,DSC发展的思路、轨迹,乃至遇到的很多问题都具有典型性,作为“解剖麻雀”的对象,或许可以为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提供一些参考。

服务平台为设计产业

发展保驾护航

可以喝的书、会呼吸的衣服、水槽洗碗机等都是近期涌现出的优秀创意设计作品,这些出色的作品并不仅仅是一种新产品,其中还包含着设计师对于生活细节的思考,而且同时综合了技术、文化、商业等在内的多种元素,关注并享受这些产品带来的变化,将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然而创意转变成设计产品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除了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之外,资金与技术支持同样至关重要,这也是很多设计师和设计机构面临的难题与壁垒,在这个时候,服务平台的重要性就凸显了出来。

以DSC为例,为了使更多非凡的创意尽快转化为设计产品,DSC建设了全国首家以设计为主题的微观装备实验室,为设计师和设计机构提供数字设计、数字制造、实验指导以及多种3D打印设备的生产性服务,帮助创业者把创意直接产品化,加快创新的实现速度。当日,在DSC创新实验室里忙着制作样品的美国设计师Rolon告诉记者,他特别高兴在北京有这样的实验室,可以让他这样的国外设计师能够进行各种创新实验,尝试各种设计可能性,他很高兴在这里工作。同时,DSC还与海尔等大型企业展开合作,希望通过设计与科技的融合,大大提高设计产品的功能性并使之快速进入市场,融入生活,使“设计让生活更美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

DSC负责人刘晓林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创新实验室今年还将推进与产业的深度合作,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比如陶瓷,我们会设立陶瓷创新实验室,通过科技创新加设计服务,使陶瓷相关产品的设计、艺术、产品化更加容易,并同步通过设计版权服务使设计创新可以顺利推进。”

打造全方位、

系统化服务平台

创意设计产业是一个复杂而全面的系统,由创意变成版权、按版权授权生产产品、产品营销形成市场、市场淘汰凸显品牌、品牌价值再形成新的更高版本的版权,这个过程漫长而精细,在这期间还要随时防止被盗版与侵权。所以说,为创意设计产业提供一个系统而全面的服务平台是促进产业发展必不可少的环节。

“从设计方案的提出,到设计产品的形成,其中涉及到了材料选择、工艺确定、样品打版、模具制作等方方面面的工序,这个过程仅仅依靠设计师单个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我们一直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一个配套设施比较完备的成长空间,包括为他们提供技术支持、空间支持、信息支持以及学术支持等,让这些优秀设计人才可以自由发挥创意的同时较少受到外部客观条件的制约。”刘晓林强调DSC一直以来都致力于为设计师提供优质的、全方位的服务,希望通过各方面长期的努力与支持,为设计师乃至社会公众创造一个可以将梦想付诸实践的乐园。目前,入驻DSC的公司和个人设计师涵盖的领域包括文字设计、品牌设计、建筑设计等各个方向。

设计服务输出为城市、

乡村发展注入新活力

山寨白宫、仿制狮身人面像、盗版悉尼歌剧院,中国的这些山寨建筑层出不穷,好似模仿了国外的标志性建筑就能为当地城市增添一抹时尚感,而真正结合城市文化内涵与地域特征的建筑或标志却凤毛麟角,从这个角度来说,本地化设计对当前我国城乡建设也十分重要。

服务平台的建设为创意设计的输出提供了支持与保障,设计师或设计机构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通过服务平台聚集起来的全方位、系统化的资源,这种一条龙式的设计服务的输出为我国建设智慧城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注入了蓬勃向上的生命力。

DSC在创意设计服务的输出上也作出了尝试,它推出的“在地设计”服务理念与服务体系,为当前我国城乡建设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在地设计’是用全球化的设计理念进行本地化的设计,中国的设计种类与设计资源都很丰富,我们希望通过‘在地设计’的项目聚集各个领域的设计师。同时,通过项目的实施,整合资源形成一个在地设计服务系统。目前我们正在北京东城青龙胡同街区进行在地设计的更新设计服务,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案例的实施建立城市街区更新设计服务系统。我们可以将这个设计服务系统结合不同城市特点,输出到中国各地甚至走向国际。”刘晓林认为设计在城乡改造与重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随着我国整体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城市和乡村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需要结合自身的特点融入科学合理的设计元素。


相关:

“柏林戏剧节”好戏成双来6月21日晚,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在国家大剧院迎来首演之夜,揭开了“国际戏剧季柏林戏剧节单元”的序幕。6月25日和26日,汉堡德意志话剧院带来的易卜生名作《博克曼》在大剧院与观众见面。而7月8日到9日..

国家禁毒办:涉毒艺人受罚后可回归社会昨天(6月26日)是“世界禁毒日”。据中新网报道,近日,国家禁毒办副主任、公安部禁毒情报技术中心副主任兰卫红在接受中新网视频访谈时表示,对于涉毒艺人也不能“一棒子打死”,接受完惩罚,就可以回归社会。 在..

上一篇: 三大男高音唱响悉尼
下一篇: “16+1”视角下的中国——中东欧文化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