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化 > 正文

不一样的舞蹈,不词组大全 一样的自己


更新日期:2018-08-31 11:01:07来源:网络点击:110940

当“是这”“美滋滋”的声音在匈牙利的舞台上响起,观众们面带不解和好奇,这不是一出戏剧,而是一场萨兹豪隆包陶国际民间艺术节夏日节闭幕式上4分钟的舞蹈演出,演出者是由中国文化和旅游部、克罗地亚共和国文化部、匈牙利人力资源部共同举办的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的营员,这也是本次夏令营在匈牙利的最后一场演出。

自8月1日从北京出发以来,夏令营全体营员在克罗地亚帕津和圣文森特、匈牙利布达佩斯和萨兹豪隆包陶多地进行训练和演出,之前的演出内容基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创,而本次演出则以夏令营全体营员为单位,编舞者也是来自本次夏令营的3个主办国——中国、克罗地亚、匈牙利的4位教师。

在短短4分钟的演出中,舞者们展现了中国古典舞、西方现代舞等多种元素,将夏令营这19天以来从各个老师的课堂上所学到的动作和技术都融合到这4分钟的舞蹈中来。正如作品名称《我们来了》,作品通过独舞和群舞相结合的方式,表现出坚定的在场性,同时又将“是这”“美滋滋”这样的语汇融入到作品中来,展现了夏令营的日常生活。作品表达了夏令营营员之间的和中、克、匈三国之间的协作与友谊,为夏令营多日以来的训练画上了一个完美的句号。

这一场表演得来不易。首先,留给这一场演出的排练时间只有短短4天,演出时间也只有4分钟,但编舞者有来自中、克、匈的4位教师,并且在多日训练之后,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已经到达一种相对疲惫的状态。于是,在排练过程中,老师们开了多次会议,希望能以有效的方式融合几位老师的风格和元素,还希望能展现学生们这19天以来的所学所想。

通过一次次讨论,作品慢慢成形,中西文化的冲撞、舞蹈风格的相异在排练时也体现得淋漓尽致。因为有了共同的期待,老师和学生们都愿意在碰撞中寻求共识,在讨论时理解尊重,夏令营的主题之一——“在不同层面上的碰撞与交流中开阔眼界、转换思维”在最后的4天得以充分体现。

此前,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汇报演出在匈牙利舞蹈学院举行。来自中国和匈牙利、克罗地亚、波兰、拉脱维亚、罗马尼亚、马其顿等中东欧国家的50多名导师和学员齐聚布达佩斯,与匈牙利舞蹈学院的学生们共同参与演出。演出涵盖了夏令营期间学习的中国古典舞、西方现代舞、克罗地亚民间舞、匈牙利民间舞等多种元素,节目精彩纷呈。匈牙利人力资源部民间艺术顾问艾妮可·罗奈、匈牙利舞蹈学院艺术总监尚德·贝阿塔、中国驻匈牙利大使馆文化处官员王心怡等中匈嘉宾观看了演出。

这场演出专业性之强、创造力之高,令人震撼。曾参加第三届夏令营的匈牙利舞蹈教师佐尔丹在观看了演出后认为,比起上一届的演出,今年的演出质量更高,舞者们的表现都非常专业。

据介绍,中国—中东欧国家舞蹈夏令营是《中国—中东欧国家文化合作杭州宣言》《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布达佩斯纲要》《中国—中东欧国家2018—2019年文化合作计划》中的重要人文交流项目,旨在促进中国与中东欧国家在现当代舞蹈人才培养与合作编创领域开展务实合作,增强中国舞者对中东欧地区现当代舞发展的了解,学习其先进的舞蹈编创理念,拓展和提高舞蹈编创的思路和能力。同时,帮助中东欧舞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及其文化背景,推动双方新生代舞者在相互认知和融合碰撞中切磋启发、共同学习,切实为中国舞蹈走出去培养后备力量。


相关:

上一篇: 2018成都车展:长安马自达CX-8亮相
下一篇: 亚马逊翻译出版《秦腔》《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