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日元先生”skse 的制造业反思


更新日期:2017-02-18 03:51:59来源:网络点击:686745
摘要 制造业是近几年的热词,“转型升级”也早已成为业界和舆论界认可的一个基本概念。在这一口号的引领下,中国制造业不仅经历了上一轮人民币升值的阵痛,也见证了最近两年的人民币贬值。只是,虽然经历过宏观环境的大起大落,公众对转型升级的理解似乎还只停留在“越高越好”之上。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依然缺乏思考:转型升级对制造业来说,是结果还是原因?转型升级的终点在哪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又是什么?

  制造业是近几年的热词,“转型升级”也早已成为业界和舆论界认可的一个基本概念。

  在这一口号的引领下,中国制造业不仅经历了上一轮人民币升值的阵痛,也见证了最近两年的人民币贬值。只是,虽然经历过宏观环境的大起大落,公众对转型升级的理解似乎还只停留在“越高越好”之上。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依然缺乏思考:转型升级对制造业来说,是结果还是原因?转型升级的终点在哪里?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原动力又是什么?

  在这些问题上,“日元先生”榊原英资的一些思考值得我们重视。在他看来,21世纪的基本特点有两个,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一方面已经产业化的国家在逐步走向后现代和金融化,另一方面新兴市场更大规模的产业化则在一波接一波袭来。其结果是,全球范围内的中产阶级群体大为扩张。整个20世纪,欧美与日本产生的中产阶级总人数最多不过5亿到6亿人,但随着其他市场的产业化,这一群体在21世纪上半叶将激增至近20亿人。

  这一群体,无疑就是全球市场未来总需求的核心,这也将是一个后现代和现代化夹杂并行的总需求。对制造业而言,这意味着非常明确的两极分化:在发达市场,随着环境和安全意识的觉醒,企业竞相采用最先进的技术,生产价格昂贵但品质极高的产品;而在新兴市场,由于中产阶级群体折算成美元的消费能力仍然有限,接受度最高的产品其实是品质虽然有所下降,但价格更为便宜的东西。

  这种两极化,是制造业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挑战,因为这两个极端对产业组织模式和成本沉淀的要求互不兼容。对企业个体而言,可以根据自身基本条件,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个方向发力,但对一个国家整体而言,这种选择就困难很多,更不要说全球市场还远没有实现绝对的自由。

  一些曾经深入人心的理念,比如质量至上,在两极化的时代甚至可能成为自身最大的局限。榊原英资以日本手机产业为例,因为品牌的前期沉淀确立了高成本、高品质的基本思路,这使日本手机产业走上了所谓的“加拉帕戈斯化”——只能适应日本本土市场,对其他市场的消费者来说,产品既贵又不实用。对外界所称道的日本制造业的“工匠精神”,榊原英资的看法也和我们迥然不同,他认为这只是20世纪产业化时代的核心竞争力,但并不是日本在21世纪所能够依赖的国家竞争力基础。

  换句话说,所谓的转型升级其实只是顺应全球市场变化的自然结果,它不是制造业转变的起点。应该怎么转?从国家战略和企业自身的角度看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我们很难用规划去描绘未来。这一逻辑,跟近几年很多产业折射出的现象非常类似。再以手机为例,近年来国内崛起的华为、小米等,品质虽然和苹果手机难以一决雌雄,但其对国内市场和海外其他市场需求的契合,却是苹果手机做不到的。

  以榊原英资亲自主导过日元汇率自最高点向下转贬的那段经历而言,他对制造业的这份思考无疑是非常独特的。这对于中国当下而言有多大意义?相信知者自知。

(原标题:“日元先生”的制造业反思)

(责任编辑:DF319)


相关:

证监会:提升证券执法效能 有效遏制关键领域违法苗头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今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了证监会稽查执法专项执法情况。专项执法的四批案件包括审计评估机构职业违法行为、IPO欺诈发行和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市场操纵违法..

证监会对五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三宗为内幕交易案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今日通报,近期证监会对五宗案件作出行政处罚。其中包括一宗信息披露违法及限制期内交易股票案,三宗内幕交易案,一宗编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案。 ..

上一篇: 证监会:非公开发行不得超过总股本20%
下一篇: 证监会:遏制关键领域违法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