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发展实体经济需坚邓鹤翔 持市场约束


更新日期:2017-01-05 03:31:19来源:网络点击:666945
摘要 引“虚”入“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共识。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实体经济发展需“有进有退”,努力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但在实践中,市场约束不够刚性,引发微观主体道德风险,导致部分实体发展质量不高,背离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方向。因此,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需坚持市场约束,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强化其对生产者行为的引导,鼓励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全力满足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

  引“虚”入“实”,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已经成为全国上下共识。结合供给侧结构改革,实体经济发展需“有进有退”,努力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但在实践中,市场约束不够刚性,引发微观主体道德风险,导致部分实体发展质量不高,背离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总方向。因此,大力发展实体经济需坚持市场约束,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劣汰机制,强化其对生产者行为的引导,鼓励创新驱动,提升产品竞争力,全力满足需求结构升级的需要。

  这些年来,由于长期坚持不懈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我国在经济增长新动能培育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些新兴产业、新的业态发展强劲。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市场还存在软约束,导致部分高污染、高耗能、低品质的实体经济部门仍在苟延残喘,既消耗了宝贵的资源,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影响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又无法适应对高品质产品持续增强的社会需求结构。去产能过程“一波三折”,价格稍有反弹,增产动能就“死灰复燃”。一些企业通过各种变通方式绕过环保监管,法制和社会意识极为淡薄。借助电商平台,一些品质低下价格低廉的产品大行其道,假托“便宜没好货”为自己的不当、不法行为找借口,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他高品质产品的合法权益。而食品生产流通领域的种种不法行为,伤天害理,令人法治,但又屡禁不止,被老百姓深恶痛绝。种种表现,都深刻地反映出局部领域的市场约束缺乏刚性,不当行为某种程度被姑息,不法行为未得到足够的惩治,致使实体经济领域仍存在一定的道德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前提就是通过市场竞争的刚性约束,实现市场的自发出清。所谓市场刚性约束,简而言之,就是在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下,通过市场竞争的优胜略汰机制,让不符合需求结构的供给退出市场,推动符合需求结构的供给快速发展。

  首先,这种市场刚性约束是在市场法制环境有效运作下的刚性约束,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方向。这些年来,我国实体经济发展的环境代价高昂,主要是因为环境成本没有合理地计入生产者的预算。由此引发的肆意破坏环境、肆意向大气排放污染气体、肆意向土壤河流排放污水的行为,已经严重影响到生态环境的自我循环。虽然经济发展中的环境污染现象似乎是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实,但作为后发国家,我们完全可以吸取国外、前人的失败教训和借鉴国外治理污染的成功经验,尽量减少经济发展对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也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必然途径。环境违法成本过于低廉,环境违法惩治行为达不到足够的震慑作用,才是环境违法现象屡禁而不止的重要原因。同理,对食品领域的违法行为,对生产流通领域的不当和不法行为,也同样存在违法成本过低的问题,理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其二,不能混同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市场运行有自身的规则“优胜劣汰”,只有承认竞争的失败,才能促使资源向最优的方向配置。在我国粗放式发展的实体经济部门,由于技术水平低下,产品不符合市场需求,但由于过去多年来扩大产能的冲动,导致企业运行承载了过多社会功能,一旦市场退出将引发巨大社会压力。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让这些理应退出市场的企业苟延残喘,只是把问题延后。该市场退出就要坚决退出。而在承接社会保障方面,需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来解决。即便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必须要摒弃无原则、无底线的保障。

  其三,有效维护市场公平的竞争秩序。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是市场竞争机制有效发挥的重要基础。不公平的竞争秩序,使得市场选择产生异化,市场竞争的结果难以实现最优状态,甚至连次优的结果都难以实现。主要是因为一些产品竞争成功的原因并非本身过硬的质量,而是不公平竞争秩序给予的保护,使得其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维护公平竞争秩序,离不开市场有效监管。在供求关系上,作为需求的群众无法了解产品的真实质量。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必须依靠监管者的铁面无私和强有力的监管,才能缓解。

  从表象上看,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也似乎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但实质上并非有效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侧质量不高,导致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进而产生需求受到压抑和外溢的情况。供给侧质量不高,主要表现为有效供给不足,难以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消费升级需要,导致海外购物成为消费时尚。据统计,2015年我国境外消费1.5万亿元人民币,过半用于购物。供给侧质量不高,也表现为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僵尸企业“僵而不死”,长期创造无效供给,消耗宝贵资源,导致经济金融运行风险聚集。这些情况表明,供给侧质量不高,已经影响到经济转型升级,阻碍了内生经济增长动力的凝聚。综合来看,今年全球经济金融发展的形势极为复杂多变,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事件增多。全力发展实体经济,是应对当前经济运行挑战的必然选择。而坚持市场约束,强调市场的刚性约束,才能更有效地推动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促进产品市场的优胜劣汰,将会推动供给侧结构改革成果落地,惠及广大人民。

(原标题:发展实体经济需坚持市场约束)

(责任编辑:DF309)


相关:

聂卫平也输了 Master打了一行繁体字:谢谢聂老师Master:谢谢聂老师。原标题:聂卫平也输了,Master打了一行繁体字:谢谢聂老师1月4日,横扫网络的神秘围棋高手Master继续迎战人类顶尖高手,在接连战胜周俊勋、范廷钰和黄云嵩取得53胜后,“棋圣”聂卫平坐到了他..

攀枝花官员枪击市领导案中,这些细节该注意!原标题:攀枝花官员枪击市领导案中,这些细节你应该注意! 今天(4日)上午,四川攀枝花市突然曝出一起震惊舆论的案子:持枪人闯进攀枝花市会展中心会场,对正在开会的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进行连续射击后..

上一篇: 金价小幅收涨 两利好助力升至三周高位
下一篇: 要以信用进步引领新型智慧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