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健康 > 正文

理解中国“新改州的笔顺 革经济学”—访北大国发院副院长黄益平


更新日期:2013-12-05 20:03:52来源:网络点击:2721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黄益平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不仅描述了新一轮改革的路线图,还透露出中国的“新改革经济学”。

  黄益平教授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在他看来,中国的新改革经济学有三大特点,即顶层推动,完全市场化,以及公平、正义优先于效率。

  他说,虽然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的具体人事尚未公布,但人们普遍认为它体现了顶层设计、顶层推动,这对到2020年也就是7年后兑现改革清单意义重大。顶层设计的好处,一是有权威性,二是有助克服部门和利益集团阻碍。“下一步改革在决断性和全面性方面将有很大改善。”黄益平说。

  他认为,从决策来说,党的最高层负责全面推进改革工作,重点会非常明确,也确保了权威性。过去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像农村大包干,都是自下往上推开改革的。但现在改革需要更多的顶层设计。比如,资本项目开放、利率市场化这样的改革,很难从底层自发地试验,顶层设计就很必要了。

  近些年来改革难度越来越大,黄益平认为,其原因固然是难在有很多错综复杂的利害关系克服不了,此次出台的《决定》,体现了最高层的意志和思路,很多过去认为大胆的、难以实施的想法,包括国企改革、计划生育政策等,都写了进去,其突破超出很多经济学家的预期。

  黄益平表示相信,随着新一轮改革终结“不对称市场化”,中国将在2020年之前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

  中国在20年前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经济改革不断深化,黄益平形容,中国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现在到了“临门一脚”的关键时刻,从《决定》设定的时间看,2020年,就是中国成为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时间。

  黄益平说,走过35年的改革,仍然是不对称的、不完整的市场化改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产品市场已彻底放开,但劳动力、资金、能源、土地等投入品或说要素市场仍被管制着。

  他认为,这种严重扭曲既带来了经济的超常繁荣,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结构性问题。

  “《决定》已明确提出将启动要素市场价格改革,这将终结不对称市场化。”黄益平说。他说,新一轮改革突出强调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就是说,以后凡是市场能决定、做得好的,政府就不干预了,市场做不好的事,或出现市场失败时,政府才出手,这就是真正的市场经济了。

  “中国的市场经济体系会跟成熟市场经济国家的非常接近,”黄益平说,“这也意味着,今后中国经济的波动会增加,因为这是市场经济的规律。”

  他提醒,不要把“改革是最大红利”误解成一改革就又重回过去10%的高速增长了。事实上,随着市场经济走向成熟,潜在增长率会往下走,这是客观规律。其实,改革的最大红利是通过改革实现可持续的增长。

  中国的新一轮改革已经明确,将改变政府过度追求增长的做法,同时实现生产要素市场化。

  黄益平认为,如果这些改变能够实现,中国经济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常规发展”阶段——增长速度会放慢一些,但质量会更高、结构会更平衡,增长也会更加可持续。

  

(责任编辑:DF056)


相关:

IMF再向肯尼亚提供贷款  据当地媒体报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日前再向肯尼亚提供1.1亿美元贷款,以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   自2010年肯尼亚外汇储备跌至低点以来,IMF多次向肯尼亚提供中期贷款,增强其抵御风险能力。加上新批准..

欧元区11月综合PMI跌至51.7 连续5月高于50  汇通网报道,周三(12月4日),数据编纂机构Markit公布的调查显示,欧元区11月综合采购经理人(PMI)终值虽从51.5上修至51.7,好于预期51.5,且为连续第五个月位于50荣枯分水岭上方,但仍低于10月终值51.9。这表明..

上一篇: 央企和地方“环保拉锯战”呼唤加快资源税改革
下一篇: 周昌滨:银监9号文来袭?地方债到底有多可怕?